现代列强入侵北京的第一场战争是什么?
1856 ~ 1860(咸丰六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又称英法联军之战而得名。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略中国。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他们所获得的特权和利益,并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和进行经济掠夺。1854年,《南京条约》签订十二周年。英国曲解了中美《王霞条约》12年后贸易和海域可稍作改变的条款,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要求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中国全境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征关税,外交大臣驻京。法国和美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拒绝,谈判无果。1856年,王霞条约到期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要求全面修改条约,但仍被清政府拒绝。因此,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那是2008年的春天,克里米亚战争结束了。随着英法的胜利,更多的军队被调往中国。俄国战败,试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美国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了勾结英法侵略中国的政策。
1856 10,英国用“亚罗事件”为战争找借口。“箭”是一艘中国船。它是在香港的英国当局注册的,用于走私,但已经过期。65438年10月8日,广东海军在亚罗号上逮捕了几名海盗和疑似水手。这纯属中国内政,与英国无关。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在英国驻华大使的授意下,致函粤港总督叶,称“阿罗”号是英国船,并捏造中国兵勇侮辱船上悬挂的英国国旗,要求放回被捕人员并道歉。起初叶陈明据理力争,但后来妥协了,把所有的犯人都送到了英国领事馆。为了进一步扩大事态,巴夏礼持批评态度,拒绝接受。10年10月23日,英舰突然闯入虎门入海口,沿珠江袭击炮台,悍然挑起侵略战争。接着,英军炮轰广州,一度入侵内城。当地军民英勇抵抗。由于兵力不足,英军被迫于6月1857+10月撤出珠江内河,等待增援。
为了扩大侵略战争,1857年3月,英国政府任命加拿大前总督尔金为全权代表,率领一支海军和陆军前往中国。同时,我要求法国政府联合出兵。此前,法国正在以“马神父事件”(又称“西林宗教案”)为基础与中国进行交涉。所谓“马神父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父马莱非法进入中国内地胡作非为,于1856年2月在广西西林县被执行死刑的案件。这个案子还没有了结。1857年,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侵略中国,任命格罗为全权代表,率军来华与英军协调。
1857 65438+2月,英法联军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人)在珠江口集结,准备大举进攻。美国公使李维连、俄国公使普雅廷也到了香港,同英法密谋侵略中国。当时的清政府正在极力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对外国侵略者采取“以兵为主”的政策是“难以支付”的。叶忠实地执行了清政府的政策,并没有为之而战。12年2月28日,英法联军炮轰广州,登陆攻城。杜通赖村、钱总邓安邦等人领兵顽强抵抗,次日失陷。广东巡抚白圭和广州将军奉天投降,在敌人的驱赶下,在以巴夏礼为首的“联军委员会”的监督下继续担任原职。叶·陈明被侵略军俘虏,后来被送往加尔各答。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附近的益民在佛山镇设立了应永局,聚集数万人抵御和消灭敌人。港澳爱国同胞也罢工抗议。
广州失陷后,四国侵略者为了对清政府构成直接威胁,密谋继续北上。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先后领船到大沽口,分别向清政府发照会,要求委派全权代表谈判。俄罗斯和美国也表示愿意充当“调停者”咸丰帝下令清军在天津、大沽设防,并派直隶总督谭廷相作为钦差大臣赴大沽谈判,寄希望于俄美使节的“斡旋”。英法侵略者没有谈判的诚意,只是用来拖延时间,加紧军事准备。5月20日,英法军舰炮轰大沽炮台。驻守各炮台的清军奋起反击,与敌展开激战。但谭廷相等人毫无斗志,望风而进,电池设施简陋,大谷沦陷。26日,英法联军入侵天津郊区,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急忙派大学士桂良和吏部高级官员华莎娜作为钦差大臣赴津和谈。在英法侵略者的恫吓下,桂良等人分别于6月26日和27日与英法缔结了《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六条,附附件;《中法天津条约》共42条,附约6条。主要内容有:①公使驻京;②牛庄(后改名营口)、邓州(后改名烟台)、台湾省(后改名台南)、淡水、潮州(后改名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3)允许外国传教士进入内地自由传教;(4)外地人要在内地旅游和贸易;⑤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港口行驶;⑥修改关税,降低商船吨税;⑦向英国赔款四百万两白银,向法国赔款二百万两白银。
英法联军进攻大沽惨败的消息传到欧洲,英法统治阶级内部掀起了战争的轩然大波,叫嚣着要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报复”和“占领首都”。1860年2月,英法两国政府分别重新任命埃尔金和格罗为全权代表,率领15000余名英军和7000名法军扩大侵华战争。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英军占领大连湾,法军占领烟台,封锁渤海湾,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俄国特使伊格纳季耶夫和美国特使华若翰也于7月抵达渤海湾,再次以“调停者”的名义与英法合作。清政府在大沽战役胜利后,梦想与英法媾和。英法军舰逼近大沽海口时,咸丰帝还指示僧沁和恒福不要“先战后和”,以免“战事一直持续到最后”,“看顾局总是重要的”,并派恒福与英法使节交涉。前敌总司令僧林钦钦认为敌人不擅长陆战,于是致力于大沽,放弃北塘防御,给了敌人可乘之机。伊格纳季耶夫向英法提供了关于北塘的毫无防备的情报。
1年8月,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没有任何抵抗。14,塘沽被攻陷。然后水陆配合进攻大沽北岸的堡垒。在直隶总督乐善的指挥下,守台清军奋勇作战。但清政府没有抗日决心,咸丰帝下令僧格林沁出营撤退。清军逃离大沽,经天津退守通州(今北京通县)。8月21,大沽沦陷。侵略军于24日开进并占领了天津。清政府紧急派遣桂良到天津讲和。英法提出,除了全面接受天津条约外,还应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增加赔偿,并让各国数千军队到北京交换合同。清政府拒绝,谈判破裂。侵略军从天津入侵北京。
清政府派雍亲王载垣和兵部尚书尹牧代替桂良,在通州讲和。由于双方的争执,谈判再次破裂。18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通州。21日,清军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激战,总司令僧沁率先逃跑,导致全军动摇,兵败。第二天,咸丰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逃到热河(今河北承德),留下弟弟恭亲王一心在北京主持和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国大使伊格纳季耶夫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御的情报。10 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了北京。侵略军一路烧杀抢掠,掠夺清廷长期经营的圆明园内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放火焚烧园内建筑。10年10月24日、25日,宜信分别与二进、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的批准文件,缔结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中英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①开放天津为商埠;(2)允许英法招收华工出国;(3)将九龙割让给英国;⑷归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资产。法方还擅自在中方合同中增加:“并担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自建房屋”;(5)英法军费赔偿各增至八百万两,抚恤金英国五十万两,法国二十万两。
俄国为“调停”立下汗马功劳,迫使义新于5438年6月+065438年+10月14年缔结《中俄北京条约》,占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为进一步掠夺中国西部领土创造了条约基础。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西北边界条约》。它还分割和占领了巴拉卡什池以东44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大量的主权和领土,向半殖民地道路又迈进了一步。其中,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允许外国人到大陆传教等,都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进入中国大陆,并日益扩张。驻京外交大臣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中国社会进一步半殖民地化。同时,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清政府的权威,也使一些官员和士绅认识到中国的新变化,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了旨在促进王朝复兴的洋务运动。“变革理论”的观点开始流行。
清军在与英法联军的四年战争中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政治腐败和反动,对内实行镇压人民起义,对外实行妥协投降的反动政策。其次,清军落后的武器和笨拙的作战方法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军装备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如发射锥形弹丸的装有步枪枪管的步枪、在浅水中航行的装有步枪枪管的火炮、蒸汽炮艇等。),但清军的装备还停留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水平(仍是霰弹枪、步枪、前装炮和发射球形弹丸的冷兵器),炮台建设仍是露天的,经不起侵略军大炮的轰击。在作战方法上,英法联军注重水陆协同作战,以强大的炮火掩护陆地登陆,陆地作战采取散兵战术,而清军却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忽视陆地纵深防御,不懂散兵战术,因此屡战屡败。清政府对此一无所知,这也证明了清朝及其所代表的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
此外,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涉及圆明园:火劫:联军、土匪、土贼。
英法联军疯狂洗劫圆明园时,无数土匪参与了抢劫。英法联军选择了最值钱的东西去抢,土匪掠夺了剩下的精华,王捡了委员会遗弃的零碎,连看守花园的太监也趁火打劫。容易得到的贵重物品很快被收集起来,一些人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和掩埋在尘埃中的精美珍宝上。他们拿起扫帚和簸箕,在花园的中间道路上飞沙走尘。守园的太监和士兵称他们为“筛土贼”,有时还有一句话:“筛土,筛土,永不苦”。幸运的是,此时大楼没有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