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的文化是什么?玉商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玉商文化的发展玉林地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孔庆芳认为,玉商文化是研究玉林商业信用市场的历史和现状,把握用人规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搞活地方经济的文化。榆林文化时空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李成伦说,榆林历史悠久,原名榆林。先秦时期属于Xi瓯地。秦魏归桂林县、湘乡县管辖。西汉丁原六年(公元前111)成为县名,南宋七年(471)至唐朝成为县、州、县治。宋至道化二年(公元996年),玉林府迁至此地,设立玉林府、南流县、兴业县。明洪武十年(1377),形成榆林五属(即榆林、博白、北流、陆川、兴业四县)。清雍正三年(1725),玉林、兴业均属广西玉林直隶州。玉林的商业在古代不断发展,有许多历史遗迹可以见证。首先是北流的铜石岭炼铜遗址。据世界考古研究,中国铜鼓有七种类型,北流型居首位。汉唐时期提炼了几百年,现在全国收藏149面。其次,兴业县青鸦冶铁古遗址,始建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是当时南宋两大冶炼基地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遗址位于龙安微一带,现在留下的遗迹有冶炼炉、炉渣和瓷器。三是荣县城关古窑址。荣县始建于金代,唐宋时期为岭南五治地之一,辖十三州六十余郡,是华南政治军事中心之一。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瓷器业的繁荣。根据考古发掘,从荣达到江口的绣河两岸有60多个唐宋时期的窑址。其中县城周边的城关窑址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从县城变电站到农机厂,一公里到三官堂和方圆,剩下的痕迹有60多处,当地人也说有99处之多。容县烧制的瓷器顺着江秀流向日本,经广州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根据榆林商业的发展历史,李成伦和孔庆芳都认为:“榆林商业的发展始于秦汉,以唐宋为基础,盛于明清,强于今。”正是在这项业务的不断发展中,产生了丰富而独特的商业文化。玉商文化的丰富内涵孔庆芳说,玉商文化内涵丰富,首先,它具有浓郁的玉林地方特色。从古代的炼铜、冶铁、卖盐、纺织到现代的水泥、陶瓷、机械、服装,榆林的商业既有传承,又有特色。其次,它强调建立一个诚实的市场。玉林商人在经营活动中,大多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注重信用和质量。唐宋时期,玉林土布因质量好,成为朝廷的“贡布”。再次,掌握玉商文化的规律,为打造中小企业名城、促进玉林经济发展服务,是研究玉商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榆林地委文明办原主任李认为,从事商品活动的人的素质、性格、能力等各种因素与商品本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商业文化。玉林人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创造力和适应力,注重科学管理、人际关系和市场需求。从1950开始经商的原玉林市县级政府市长助理赵回忆说,玉林商人非常善于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上海的布料到不了大后方,玉林人开始织布。除了手摇织布机,一些商人还使用了半自动的“高速机”,玉林的土布大大缓解了大后方的布料短缺。1978年,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榆林县题为《发展商品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实证材料被国家领导人作为会议文件予以肯定。玉林商人从不放过机会,所以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创造了“岭南大都会”的辉煌。例如,福绵船港自宋代以来一直是货物的集散地。《清玉林志》载:“南宋惜春七年,重修州城碑云...傅育林也是岭南的大都市...地平阔无险,水不深,盐有利,船车会遇,富商居此。”西港自明末以来就是广西的食盐集散点,也是玉林农副产品到合浦北海的集散地。清代两广总督岑春煊曾授权朝廷正式指定南流江为广西食盐进口的海运通道,运进食盐,运出米、猪、靛。进进出出港口的船只超过一千艘。据《广西统计丛刊》记载,12年前,由于桂仙-梧州河盗匪猖獗,桂仙的猪从南流江经口岸输出,每年达数万头。玉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在那个曾经信息闭塞的时代,玉商们以自己独特的创业实践创造了玉商文化。原玉林地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市委党校教研室主任梁云烈认为,在信息时代,研究玉商文化的现实意义,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梁云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一些素质不高的商家受利润驱使,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赚钱。近年来,假冒伪劣、以次充好、欺诈和非法牟利的现象时有出现。对此,我们应该挖掘和发扬玉商文化的精髓。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道德教育,重视商业文明建设。孔庆芳说,玉商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榆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玉林人聪明、勤劳、节俭、开拓、善于经商。弘扬和传承玉商文化的精髓,必将提高玉林的知名度,为打造中小企业名城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