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的演变
版画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临摹到创作。早期的印刷品是为了印刷和出版而制作的。画家、雕刻师和印刷师分工合作,雕刻师只根据画家的图纸雕刻图版,称为复制版画。后来版画在艺术上获得了独立的地位,画家、雕版家、印刷工都由版画家指定,让版画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这种版画叫做创作版画。
中国有1000多年复制木刻版画的历史,最早大概发生在隋唐时期。晚唐咸通九年(868年)的木刻《金刚经》卷首画,说明在9世纪中叶,中国的木刻复制版画已经达到相当熟练的水平。版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在西方早已存在。在欧洲,丢勒在16世纪用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复制了水墨画。到了17世纪的伦勃朗,铜版画已经从雕版发展到腐蚀,进入创作版画阶段。木刻版画是比维克在19世纪以白线为主要凹版方法创作的,摆脱了复制的羁绊,进入版画领域。中国的版画在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倡导,短短50多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种类和技法分为浮雕、凹版、平版和孔雕四种。从材料上看,有木刻、麻刻、石刻、砖刻、纸刻、石膏刻等。在凹版印刷中,有金属(主要是铜和锌)印刷,赛璐珞印刷,纸张印刷等等。在平版印刷术中,有石版画,单幅版画等等。在孔版画中,有丝网版画、纸孔版画等。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雕刻工具和方法不同,产生了各类版画的特点;而且由于各种版画家的创造力和雕版印刷的技巧(主要是手印),版画艺术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