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的本质
如果没有春秋末年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普通人还会有机会接触到文字知识吗?
如果隋唐时期不实行科举制度,普通人还能在私塾里学习儒家经典吗?
如果现代没有义务教育,普通人能系统地学习知识吗?
孔子之前的中国,只有贵族才能读书,文盲率高达99%。自隋唐科举以来,大部分朝代的文盲率都在90%以上,只有宋朝有20%的人口自称识字。1949新中国扫盲前文盲率80%。
知识的入口曾经是非常稀缺的,所以教育的主要价值是传播知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好老师的评价往往是“学富五车”。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个老师可能是他人生中唯一的知识入口。如果你能遇到一个“博学”的老师,说明你能吸收更多的知识;相反,能吸收的知识非常有限。
所以在读历史典籍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生追随老师的弟子:颜回追随孔子26年,直到先于孔子而死;王绩、钱德宏放弃科举,终身追随王阳明,直至其去世。
2
然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知识传播变得比以往更加方便和广泛,甚至有点泛滥。
玄奘为了研究佛经,不得不西行五万里,九死一生,到达印度那烂陀寺,获得了当时的500多部经书。
但是现在,我可以轻点鼠标,阅读从古至今所有国家的佛经,从印度到中国,到日本,到泰国,到不丹。
凯尔波罗从义大利来到中国四年,在中国大陆游历17年,产生了《马可波罗游记》。它把中国元代的地理、人文、商业等知识带给了当时的欧洲人,促进了思潮的转变。
但现在,当我打开电子地图时,我可以轻松地浏览世界,并看到当地的实时新闻。
颜回,王绩,钱德宏,都需要和老师一辈子在一起,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和教导。
但现在,我登录在线教育平台,就可以听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名校的精品课程,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甚至实时交流。
当知识的入口变得简单,知识的传播变得泛滥,原本由教育承载的知识特有的入口功能正在迅速丧失。当传播知识不再是教育的主要价值时,教育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三
2016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有一个演讲,是董中立的《教育的意义》。
这个演讲真的很精彩。肖东老师振振有词的演讲让无数人落泪。但遗憾的是,肖东先生没能看到教育的本质。
这篇演讲中有一段话。晓东老师说,有一刻,他在做“教育”:
有一次我谈到四级翻译,谈到林语堂先生如何翻译贾岛的《当我在一棵松树下问你的学生》时,他回答说:“我的老师去采药了。”
谈许渊冲先生如何翻译李清照的《寻找,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说到王佐良先生对塞缪尔·厄尔曼《青春》的翻译“变老不是变老,而是放弃理想会导致变老。”
忍不住手舞足蹈,身为老师的自豪感爆棚。就在这时,一个底层的女生直接质问我:说这些有什么用?考试能拿分吗?你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我觉得我能说会道,但此时此刻,我无言以对。是的,她是对的。没用的。不能拿分。
但是亲爱的同学们,我没有浪费你们的时间。因为这一刻,我不是在教你考试,我是在做教育。
如果可以的话,请允许我告诉小东老师,你是在教书,不是在育人!
在四级翻译课上,如果我在现场,我也会问你:讲这些有什么用?为什么我要在一堂四级辅导班里花时间去听这些随处可得的知识?
你的舞蹈满足了你炫耀的演讲,还是改变了我?真正的“教育”不是从传授考试技巧到传授人文知识。
2010年,我国文盲率已降至4.08%;2012,库塞拉开始知识网络传播;2015当以罗辑思维为代表的知识在网络名人中泛滥,传播知识应该不再是教育的主要价值,无论是考试知识还是人文知识!
四
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中有一句关于治学的名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坚守”。
在知识入口稀缺的时代,拥有“博学”的机会非常重要,所以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传授知识。但在信息和知识泛滥的今天,学术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审问、细思、明辨、恒心”。
有人认为孩子的学习应该尽早开始,最好从子宫开始;但也有人认为,孩子在三岁之前不应该学习数学知识,这会影响孩子大脑神经元的正常发育。
有人认为大脑分左右脑,所以要从小开发娃娃的右脑,做全脑学习;但也有人认为左右脑没有分工,很多功能都是左右脑操作的,每个人的脑区控制功能都不一样。
这些信息会在你搜索大脑发育的时候找上门来,每一条都振振有词。请问你相信哪个?
所以这个时代的学习不缺“博学”,所有的知识都唾手可得。但你需要“审问它,仔细思考它,明辨它”,也就是你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明辨是非;你需要“坚持”,也就是你需要能够改变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
而教育就是引导人独立思考,帮助人改变行为。这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