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甲指挥车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装甲部队装备了59式中型坦克和63式装甲运输车,但没有配套的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因此,指挥员只能乘坐指挥坦克(比普通坦克多配备一个电台)或乘坐63式装甲运输车(代号WZA531),无法进行兵种间的协同通信,无法接收上级下达的核、生化警报、天气预报等战场公共信息。普通装甲车毕竟是战斗车辆,里面没有专门的指挥操作设备,在运动中指挥不方便。陆军强烈呼吁及时研发装备特种装甲指挥车车辆。因此,尽快研制出与之相匹配的装甲指挥车迫在眉睫。

根据装甲兵指挥的特点和部队的需求,解放军总部在70年代初就开始酝酿为部队研制装备特种装甲指挥车的问题,并决定在1975左右研制我国第一代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同时,正式将研制任务分配给研制生产63辆的北方某装甲车厂。从65438到0976,承担研制的工厂根据总部下达的装甲指挥车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开始了我国第一代装甲指挥车的总体方案论证、图纸设计和试制工作。

有关部门在设计之初就要求装甲指挥车应选择我国已经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的现役履带式装甲运输车作为指挥车的基本底盘,而当时理想的备选车型是63式。具有良好的防弹外观、出色的水陆机动性能和良好的装甲防护能力,尤其是后部宽敞的乘员室,为设置宽敞高大的指挥室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基于这种底盘开发装甲指挥车,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底盘开发经费,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还可以提高指挥车的通用性,便于部队实施保障。为此,工厂决定直接选择已经大量装备、性能稳定、质量便宜的63装作为基础车,在此底盘的基础上进行指挥车的改装和改进。方案上报后,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3N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原型车于1978年初由工厂试制,工厂进行了彻底的试验。通过试验,该样机基本达到了军方提出的装甲指挥车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自下而上试验合格后,工厂会及时将样车移交给装甲兵某研究所进行设计定型试验。从6月1978 11到6月1979,装甲兵某研究所的测试人员在北京和黑龙江对指挥车进行了严格高强度的综合测试,三辆原型车累计行驶里程达到5 086公里。通过测试,军方测试人员认为,该型装甲指挥车专用指挥车的机动性能、防护性能、可靠性等战术技术指标与基本车相当,专用指挥通信设备布局合理,性能符合要求。

1980年4月,该型装甲指挥车(对讲机除外)通过装甲兵军品标准化委员会审定,命名为81履带式装甲指挥车,产品代号为Z701。5f]至同年6月,相关部门对车内对讲的设计定型进行了补充测试,车内对讲顺利通过验收。1981 1 10月20日,装甲兵军品标准化委员会正式批准装甲指挥车车载对讲机的设计定型,命名为ZYY-81多用户车载对讲机。

1980年7月,领导机关正式批准该厂生产制造我国第一代履带式装甲指挥车。工厂的研究人员再接再厉,加班加点。当年,他们生产了我国第一批装甲指挥车,陆军官兵期盼已久的特种履带式装甲指挥车终于在我装甲部队“安家落户”。

第二,车体后部高大宽敞的指挥舱是其显著的结构特征。

81型履带式装甲指挥车(以下简称81指)在外观上继承了63件套的特点,楔形的头部,细长的车体,车体前上部两侧的装甲板略微向内折叠,十分干练。与63式最明显的区别是车体后部改为高大垂直的方舱结构,以方便安装更多的通讯设备和观察设备。这一特点使其在外观上与装甲救护车“一模一样”。实际上,我国第一代履带式装甲救护车是基于81指的变体车。装甲指挥车和装甲救护车的区别在于,除了抓住装甲救护车醒目的红十字,还有一招看天线。天线多的地方,就是指挥车。如果只有一根天线,那自然是装甲救护车了。当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共享天线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后,装甲指挥车只有一根天线也就不足为奇了。

81}项目的整体结构与63}项目类似。从前到后依次是客室(也装有传动装置)、动力室、指挥室(作为客室安装)。乘客车厢里有一名售票员、一名司机和一名副驾驶。驾驶员和副驾驶分别位于变速器左右两侧,导体位于驾驶员后方。三个乘员分工如下:司机负责驾驶车辆;副驾驶(也是机枪射手)负责观察道路和敌情。敌情威胁时,他会使用安装在副驾驶窗户前的带活动盾牌的1轻机枪(平时机枪固定在车内右侧倾斜甲板上,水平甲板上的弹匣舱可存放1 000发发动机弹药,战时可安装在窗户上,平时战斗时也可拆下使用。指挥负责根据指挥官的命令指挥车辆运行。指挥车停下来执行指挥时,三名乘客可能还负责安全警戒任务,防止敌人偷袭;负责使用车辆上的移动发电机为车辆供电;指挥员在远离指挥车(不超过1 km)使用遥控装置进行指挥时,负责操作电台等通信设备。此外,还可以执行指挥官赋予的其他职责,如担任送信员传递文件、担任卫生员实施救援等。总之,与63装相比,81的乘员可能执行更多更复杂的任务,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多才多艺。

为了方便三名乘客之间的服务呼叫,在客室左甲板安装了司机呼叫箱和售票员呼叫箱,在副驾驶右甲板也安装了1呼叫箱。

乘客室后面是动力室。动力室配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油箱、水散热器、油散热器和冷风加热器。动力室的大部分设备与63机组相同,只是在动力室右侧的水平甲板上安装了1冷风加热器,用于在严寒条件下为指挥室供暖。客室内没有专门的取暖设备,只能靠传动装置和发动机产生的余热取暖。

动力室旁边是后面的指挥室。为了形成高大垂直的方舱结构,8l意味着车体后顶甲板在原有63联装的基础上加高了306 mm,两侧倾斜甲板的倾斜角度由65度增加到87度,使原本狭小低矮的乘员室变成了高大宽敞的大舱,为指挥员提供了良好的指挥空间。另外,原63车的客室与前客室、动力室直接相连,使司乘人员在车内机动,客室噪音相当大。为了使指挥室保持相对安静的人机环境,较厚的隔板将客室、动力室和指挥室隔开,隔板的左右两侧安装了检修门,不仅大大降低了指挥室的噪音,而且不影响客室和指挥室之间的人员流动。指挥室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指挥官和参谋人员的座位、无线电和车载通信设备、观察设备、指挥设备、电源和通风装置。其主要特点是:

首先,指挥室可以容纳更多的参与者,可以承载一定数量的乘客。81是指为指挥官提供两个座位,为参谋提供三个座位,为人员提供两个座位(可用于搭载通信负责人或警卫等。),并安装相应的指挥桌和指挥人员、参谋席。具体座位是这样分配的:第一指挥官座位在左正前方,供师、旅(团)主要指挥官和参谋长使用;它的正前方是二号司令座,是政治指挥官和军队副指挥官用的。指挥室左侧第一个座位是1号参谋座位,指挥室左侧第二个座位是2号参谋座位,指挥室右侧第一个座位是3号参谋座位;指挥室右侧第二个座位是备用座位,另一个备用座位位于后门,由两名乘客使用。

其次,指挥室内安装的电台多达7个。无线电和通信设备是指挥员的“喉舌”,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指挥员政令能否畅通。因此,指挥车的无线电和通信设备不仅要求数量多,而且要求性能好。因此,81是指安装5台A ~ 220A短波调频坦克电台(其中3台为常用电台,2台为备用电台)、1台用于巴丹和丹戎协同通信的714B背包电台、L-339 AM接收机和5台车内通话盒。电台和车内通话盒的分布如下:第一、二指挥席配有控制电台和两个通话盒的面板(包括信号灯、扬声器等设备);1号员工座位配有A-220A电台(编号A1)和呼叫箱,放置714电台;2号工作人员座位配有两个A-220A电台(编号分别为A2和A5,其中A5为备用电台)和一个通话盒;3号员工座位配有339接收机和呼叫箱,其右侧的备用座位配有两个A-220A电台(编号分别为a 3和A4,其中A4为备用电台)。

无线电台的分配如下:指挥官1和2可以使用三个常用无线电台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指挥;一个参与者可以使用A1电台,两个参与者可以使用A2和A5电台,三个参与者可以使用339接收机和A3和A4电台。常用的三个电台各自使用自己的天线,三个天线以等腰三角形安装在指挥室顶部的装甲板上。

第三是指挥室的四周都安装了观察镜。指挥室配备12具自动除霜功能的防弹玻璃预见镜,其中指挥室前方安装6面,指挥室左右装甲板上安装2面,指挥室后方垂直装甲板上安装2面。战斗中,官兵可以通过这些12探矿者观察战场,必要时还可以打开指挥室的顶窗门,暴露自己进行观察。此外,车辆还配备了1套63式8折电池镜,方便观察车下远处目标。

第四,机动指挥设备种类繁多。为了方便指挥员在车外进行指挥和操作,车上专门配备了有线遥控通信装置,可以满足指挥员在1 km的距离内使用车载电台进行指挥和通信。遥控装置包括一个遥控适配器盒、一个便携式遥控盒和两对各长2公里的轻型野战电话包线。遥控适配器盒安装在后门左侧的后甲板上;便携式遥控盒通常存放在A1电台下,与背包式714B电台放在一起。此外,参谋人员还可以使用背负式714B电台进行车内外协同通信(该型电台可与A-220A电台通信)。

第五,多套供电装置供电,保证供电安全稳定。81是指供电装置,除了现有的DC发电机和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四个蓄电池外,还增加了一个移动辅助供电装置。发动机上的DC发电机为ZFC-1500 DC发电机,配有FT-3Q调压器和L-108Q滤波器。1号、2号车长座位下安装4节65型电池(串并联使用,总容量280安时)(63号电池安装在乘客座位下)。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指挥车电台多、耗电量大、对供电稳定性要求高等特点,为了满足指挥车在停靠过程中稳定供电的需要,车辆特别配备了L台移动交流发电机作为辅助电源。辅助电源装置由一台702A汽油发电机组、一个整流器和一根50米长的电缆组成。702A汽油发电机组包括一台2.2 kW单缸汽油发动机和一台1 kW单相自励交流发电机等。,可提供230V、50Hz的单相交流电,额定功率1 kW。整流器由变压器和单相桥式全波硅整流器组成。使用时,将移动式发电机放在车外平坦隐蔽的地方,接上整流器,用电缆与车内蓄电池连接。发电机启动后,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经整流器整流,向车内收音机等用电设备提供26V、30A直流电,并给蓄电池充电。

第六,排气装置大小组合,强度可选。为了改善车内通风条件,在车后顶甲板安装了1强力排气扇,对指挥室进行强制通风。此外,该车还在指挥室安装了带橡胶叶片的T3小型电风扇,供教官根据需要使用,以改善指挥室的局部工作条件。为了改善乘客舱的通风条件,还在乘客舱窗户后面安装了1排气扇。

因为81指的是63辆的变型车,所以它的推进系统和保护系统的结构和性能与它的基车相同。为了减少目标特征,该车使用了与基车相同的军绿色进行伪装。

3.装甲部队有一个移动指挥所,装甲指挥官有一个活动“张忠军”

81意味着对部队成功发展和装备的最大贡献在于,擅长机动作战的装甲骑兵有一辆专用装甲指挥车,装甲部队有一个可以随部队前进、移动、停留和防御的机动指挥所,装甲指挥员有一个机动性强、防护好、通信设备多、观察条件好的活动“张忠军”。从此开启了以装甲指挥车为骨干、装甲通信车为中心、装甲侦察车和信息处理车为支撑的机动指挥装备体系新时代,实现了装甲兵作战指挥的历史性跨越。虽然该车还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但它解决了装甲部队在运动中指挥装甲装备的问题。与指挥坦克和替代装甲运输车相比,该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通信手段数量明显增加,基本满足了装甲兵主要通信网络中指挥员的需求。现代条件下作战,装甲部队至少要与车载电台、背包电台和野战有线通信设备组成十几个有线和无线通信网,其中关键通信网是作战指挥网、作战支援保障网、协同作战网和侦察信息网。指挥员乘坐指挥坦克执行指挥时,车上只有两个电台。他听了这个网,就不可能关心别的网了。他要换网,就得换电台频率(A-220A电台要调天线调谐器换频率,特别麻烦)。遇到紧急情况,指挥员心急如焚,没办法。81是指安装6个固定电台和1个移动电台,可以同时加入3 ~ 5大指挥通信网,可以保证指挥员在3大网中进行指挥,比指挥坦克方便很多。此外,81手指还专门配备了调幅接收机,用于接收核生化预警、天气预报、邻军作战行动通知等战场公共和协同信息,极大地拓展了指挥员的信息渠道,使指挥员能够“睁眼看四面八方,听八方”。

二是观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满足了指挥员在各种条件下全面观察战场的需要。在坦克装甲车里指挥作战,最麻烦的问题就是观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1指在指挥室安装了12前视镜,前视镜的安装位置也比较适中,这样均码指坐在各自座位上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外面,观察盲区很小(正面盲区60米,两侧8米),相比指挥坦克和63式装备大大改善了观察条件。再者,12前视镜全部采用防弹玻璃,可有效抵御200-300米左右距离发射的7.62毫米穿甲弹的直接攻击,确保参训人员的安全。此外,这些勘探者不仅能满足工作人员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战场的需要,还能使他们在寒冷、下雪和高湿度条件下看得清楚、看得清楚。原来这些镜子都装有电动除霜装置,可以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对镜子自动加热除霜。该装置由防弹玻璃、电热除霜玻璃、热敏电阻、加热电阻、温控箱等组成。在严寒等条件下导通时,可通过开关控制前、侧、后前视镜自动除霜,通过热敏电阻电路控制加热电阻间歇加热,保持后视镜恒温。这项技术在其他装甲车上很少使用,这是对指挥员的一种特殊的“人文关怀”。

三是指挥运行环境明显改善,满足了指挥员在冬冷夏热条件下进行长时间指挥的需要。首先,指挥室高大、宽敞、明亮,中等身高的官兵可以在舱内自由活动,所以比在指挥舱和63式的要舒服得多。另外,《战地》中的康在被俘前,曾与庞上校在他的司令部“坐骑”喝过啤酒。是的,如何坐在坦克雷是尴尬的。于是,庞上校只好在部队改编后离任前,把啤酒一桶一桶地放在自己形影不离的坦克挡泥板上,唱一首关于酒的歌!其次是指挥室“冬暖夏凉”。读者都知道坦克、装甲车就像“铁笼子”,冬冷夏热,工作环境恶劣,操作条件艰苦。81为了让参考人员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能呆在车里,坐得稳,写得好,标记快,参考了一系列降温保暖的措施。一种是用隔板把动力室和指挥室隔开,既隔音又隔热。再加上指挥室大风扇的强力排风,指挥室还是比较凉快的(效果肯定不如空调);另一种是车内专门安装了一个“油加热器”,给指挥室加热。该装置为燃油冷风加热器,利用车辆携带的燃料进行加热。装置的开关安装在指挥室右侧A3电台上方的隔板上,由3号参谋(或其他人员)操作。这款冷风加热器发热量达到65438+100000大卡/小时,加热效果相当明显:当车辆停在背风处,外界温度为零下35摄氏度时,指挥室内温度可达零下5摄氏度1小时,长时间加热后车内外温差可达45摄氏度左右,可为指挥员提供舒适的指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