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口古镇的历史演变

岩口古镇建于宋代,现在大多建于明清时期。这里曾是郡政府所在地。古镇昔日的繁华,源于嘉陵江沿岸便捷的水路交通。嘉陵江流经古镇时,止住奔腾的咆哮,形成一段水流平缓的1000多米的河段,是理想的天赐良港。过去的商船都停靠在这里,把隆庆药材、湘鄂情棉纱、内江糖、当地杂粮等物资带到南充、阆中、广元,下到合川、重庆,成为川东、川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胜将县城迁到这里,古镇成为县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加繁荣。由于古镇地势较低,曾多次被嘉陵江洪水侵袭。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谷中的县城外迁开发,古镇建筑保存完好。

古镇的建筑利用地形,依山而建。房子大多是一层一底的木屋,相互连接,曲折蜿蜒。这条街是用石板铺成的,又窄又深。古镇中间有一条小溪,大部分是吊脚楼。到了岩口古镇,忍不住要看半条街。建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南北走向,街宽约3米,长约500米。它以建在溪流东边的房子而闻名。有一半的街道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石板街风貌。街区的建筑都是阶梯型的二元风格,大多是临街的游廊式建筑,楼下是商铺,楼上是人或存货。这里的老剧院、酿酒作坊等建筑古色古香。很多街边的房子已经冷清,偶尔我会遇到一两个老人,手里拿着报纸,倚着门坐在小啊木凳上,脚下整齐的街边石头上放着一个茶杯。他们悠闲的样子令人羡慕。有时候会遇到一个小女孩,站在二楼的木走廊上,对着镜子梳头,让人留恋。这里回民众多,是广安最大的回民聚居地,宗教建筑也很有名。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回族牛屠宰场等建筑具有伊斯兰特色。现在仍在进行宗教活动的马家清真寺,总面积600多平方米。始建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现为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武胜县志》记载,岩口古镇原是蒙古军队在征服合川钓鱼城时修建的驻扎点。出于军事上的考虑,选择了这个地方,并将其命名为武胜,意为“以武力取胜”,因此得名武胜县。蒙古军撤退后,这里成为民众的聚居地,逐渐形成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