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值得一看?
南京博物院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具有“一院六馆”格局,即历史博物馆、专题展厅、数字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博物馆、民国博物馆。此外,全院还有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研究所、古建筑研究所、展览艺术研究所、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所、古代艺术研究所六个研究部门,是中国博物馆唯一的国家级民俗学研究机构。
截止2010,南京博物院各类藏品42万余件(套),居全国前三,从旧石器时代至今;既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域性的;这里不仅有宫廷传世,也有考古发掘,还有一部分来自社会收藏和捐赠,都是历代的杰作,都是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珍品。青铜、玉器、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牛角、漆器、丝绣、字画、印章、碑刻、雕像一应俱全,每个品种都有自己的历史系列。
南博的藏品一部分来自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另一部分来自建国后的考古发掘、收藏、收购、捐赠、接收和交流。
收藏品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字画、刺绣、竹木牙雕、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
2007年,经过专家评选和公众投票,* * *授予18件南京博物馆“镇馆之宝”:
镇宅之宝——金兽
这件西汉的金兽是在1982的正月初七。盱眙县马湖店村农民把水渠挖完整后,发现它高10.2厘米,长16厘米,宽17.8厘米,重9100克,含金量99%。它又空又厚。
御窑之宝——釉中红古寒三友纹梅瓶
明洪武釉红冷三友纹梅花瓶为阿明瓷,南京市江宁区东山桥香龙山明墓1957年3月出土。
作为国宝级文物,是唯一保存下来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这个梅花花瓶造型美观,保存完好。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青竹、梅花三种常绿植物,象征着高贵的志向。
天上的宝——雕刻人物、鸟兽的玉饰
昆山市昭陵山遗址77号墓1991出土了雕刻的人、鸟、兽玉器。昭陵山位于昆山市张浦镇西南,属于长江三角洲太湖水乡新石器时代遗址。
这件装饰品出土时,放在墓主人右脚下一块石碑的圆孔里。从朱红色、霰上部的捆绑痕迹和现场留下的朱红图案痕迹来看,霰原是一柄。霰弹作为一种由武器演变而来的仪式器具,显示了墓主人生前所拥有的军事权威。
雕刻的人、鸟和动物的玉饰应该是霰上的附加饰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技术价值。它是我国出土时代最早的人、鸟、兽雕刻玉饰,是良渚先民与神灵相通、彰显权威的神秘象征。
珍贵的宝物——金蝉玉叶
1954年,在苏州五峰山吴大夫明代弘治年间进士张安万家族墓地14号的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惊奇地发现了这块金蝉玉叶,出土的正是墓主人的头部。同时出土了两枚嵌宝玉花的银币和四枚金银,证明此物为贵族女子头上的发簪。
一只闪着金光的神形蝉站在玉叶上。它身体向上倾斜,翅膀微张,嘴巴微张,蝉鸣左右。玉叶是新疆和田羊脂制成的白玉。叶子打磨薄凹弧形,分成八瓣。构思巧妙,制作精美,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珍品。
奇迹般的宝藏——青瓷兽雕像
西晋青瓷兽像于1976在宜兴周处家族墓冢出土。神兽雕像略呈梨形,肩腹两侧各有三条横线,上小下大。作品呈之字形排列,平底微凹。这种青瓷兽体大,神态惊人,纹饰丰富,造型独特,具有西晋瓷器的典型特征。这是中国最早的带有铭文的瓷器之一。
保护之宝——银线玉衣
国内仅发现一件银色玉衣,出土于1970徐州东汉王鹏程后裔公刘墓。玉衣长1.70米,玉片2600余片,银线约800克,形制与金缕玉衣相似。这是第一件经过考古发掘、科学修复、保存完好的汉代玉衣。
祭祀之宝——人面兽面玉琮
人面兽面的玉琮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由透闪石软玉制成,呈乳白色,带绿色和赭红色条纹。形状是一个外圆内圆的短方柱体。这个洞是从两边钻的,打磨得很光滑。
这也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精湛玉雕技术的杰作,是良渚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鲜明的标志。
真知灼见之宝——镀金喇嘛塔
20世纪50年代,牛首山红觉寺塔地宫出土了一座镀金的藏式佛塔。这是明代佛教工艺的杰作,也是中国唯一出土的“迷你”镀金喇嘛塔。
这座镀金的喇嘛塔非常精美,喇嘛塔周围有兽角佛像、瓷罐、玉瓶等等。塔内有四个壶门,包括释迦牟尼和韦陀的佛像,上面有轮子、十三天、宝盖和朱宝。塔内住友台上排列着一组佛像。住友里藏着珍珠、宝石、水晶、玛瑙、玉石、骨灰等东西。整座鎏金宝塔置于须弥山形状的红砂岩雕成的基座上,四面雕有胡人献宝、双狮戏球、双鹿戏龙过浪等图案。塔座下刻着:“金陵牛首山鸿觉寺,常满供品”,背面是“大佛弟子、御监太监西门李福善”。
水墨之宝——徐渭《杂花图册》
《杂花》是明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戏剧家徐渭创作的书画作品。是中国古代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作,无愧于“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誉。
这幅画卷有十多米长。徐渭以酣畅淋漓的笔法和气势磅礴的气势,运用焦墨、泼墨、积墨等笔法和技法,生动地展示了牡丹、石榴、荷花、梧桐、菊花、南瓜、扁豆、紫薇、紫藤、车前草、梅花、兰花、竹子等13种花果。
光之宝藏-错银青铜公牛灯
撮银铜牛灯是一件东汉青铜器,于1980年在江苏省邗江县甘泉2号东汉墓出土。汉代青铜灯中,实用性、科技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顶级作品,其环保意识和设计都领先西方国家1000多年。
铜牛灯由灯头、灯座、烟管三部分组成。灯座是一头牛,低着头站着,两角翘着。牛的肚子是中空的,它带着一个圆形的灯盘。灯板的一侧设有扁平手柄,便于转动灯板。灯板上装饰有两个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个灯罩一会儿镂空菱形斜格图案,起到散热、防风、调光的作用。
长寿之宝——寿山福海青花瓷炉
明宣德寿山青花福文海瓷炉是一件南迁文物。是明代宣德御窑瓷器的巅峰之作,也是同类中唯一品相较好的。
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上虽然没有官窑钱,但它不仅是明代宣德朝的官窑瓷器,也是官窑瓷器中的重要器物。炉高58厘米,形似青铜鼎。它不同于一般的青花器,是青花,即以青花为地,白釉代表波浪。
强烈的青花发色、绿料的略散之美、仿青铜鼎、看似溢满的波浪结合在一起,使青花炉具有一种惊心动魄的艺术魅力,令观者动容。完整的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仅存一两件,足以见其珍贵。
慈航之宝——金观音菩萨像
这尊佛像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高88厘米,佛身和莲座装饰豪华,镶嵌珍珠和宝石,尽显皇家风范。应该是清代鼎盛时期宫廷的能工巧匠所制,代表了清代宫廷雕塑技术的最高水平。
地图的宝藏——利玛窦伟大的世界地理图
《大通用地理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世界地图,最早出现美洲地图。作者是太仆寺邵青李之藻。这张地图非常详细地描绘了中国的地理。李之藻补充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地理信息,这些信息是其他国家无法描述的,对于中国的省份和重要城市都有详细的注解。地图还描绘了中国的主要山川,如黄河、长江等,详细显示了它的发源地和省份。此外,还提到了世界著名的河流,如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伏尔加河和印度河。
文房之宝——镀金镶嵌动物形铜盒砚
1970,徐州土山汉墓出土一件动物造型镶金铜盒砚。墓主人是东汉某代彭城王。书房中罕见的实用砚,构思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了汉代制砚技术的最高成就。
铜盒砚长25厘米,宽14.8厘米,高10.2厘米。铜盒砚的整体造型看起来像一只癞蛤蟆,头上有角,身上有翅膀,瞪着牙齿,四肢蹲伏。在当时它是一种吉祥的动物。砚台包金,镶嵌红珊瑚、青金石、绿松石。
权力与信任的宝藏——广灵王茜金印
1981年,江苏邗江甘泉山2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唯一一件汉代刘姓王金银。它与滇王和奴隶王银的印章是姊妹印,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印章由高纯度黄金制成,闪闪发光,重122.87克。印刷面长2.375厘米,宽2.372厘米。乌龟纽扣,纽扣高度2.121厘米,表高0.945厘米。其龟扣精美,装饰精美,篆刻“广陵王茜”篆书。布局密集,直中带弯,流畅和谐,坚挺饱满。全印设计精美,制作工整,是中印精品。
刺绣之宝——沈寿刺绣《耶稣像》
耶稣像是民国刺绣,是民族绣工沈寿的作品。这幅作品取材于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画家奇特的油画《耶稣肖像》。它创造性地使用了虚拟针、旋转针等新针法,并根据人物皮肤肌理的需要和油画明暗层次的变化,精心挑选了100多种自行染色的丝线,将这幅耶稣画像绣得惟妙惟肖。
自然之宝——错金银重绕铜锅
1982二月10在盱眙姚庄地窖出土。它是赢得战国霸主地位的青铜重器,汇聚了中国古代诸樊公益的成果。它非常有价值。
铜壶上有三处铭文,分别位于口部、圈足内侧和圈足外侧。沉金缠绕青铜壶是现存唯一能结合先秦金属技术成果,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体现最高水平的泥塑铸造技术的青铜器。
画像之宝——竹林七贤砖画
整幅砖画长约4.8米,高0.8米。它出土于南京西善桥的一座南朝墓中。这是中国最早和保存最好的大型人物的砖画像。它是南朝帝王陵墓的装饰壁画,是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发现之一。
砖画由200
它由几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块,一块为嵇康、阮籍、单涛、王戎,一块为湘绣、刘玲、阮咸、容奇。人物隔着银杏、松树、垂柳。八个人都坐在地板上,但每个人都表现出最能反映他们个性的姿态。士绅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在这块画像砖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