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位于哪里?
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据说是国王为了庆祝他最宠爱的妃子黄的儿子而建造的,也被称为“塔”。因为它矗立在杭州南岸赵茜最高峰雷峰顶上,所以后来被命名为“雷峰塔”。
高塔毁灭的历史
元代雷峰塔保存完好,有“千尺浮于天”的记载。明朝嘉靖年间,侵华日军入侵杭州,放火焚烧了雷峰塔的木檐、平座、栏杆、塔顶等结构,只留下砖塔身。这一点可以从明朝崇祯年间的一幅西湖古画中得到证明。后来因为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者保胎,所以很多人从塔砖里磨粉挖砖,也有人从塔里挖卷轴牟利。1924年9月25日下午,几乎被掏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负,突然坍塌。
建筑和文物
雷峰塔原为八角形,砖木结构的五层楼阁塔。塔檐、平座、游廊、栏杆等。都是木头做的。塔八面有华严经石刻,塔下有金刚十六罗汉,后移至净慈寺。
关于塔基下是否有地宫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最终通过“雷达探测”的方式得到了证实。2001年3月1日,雷峰塔地宫开放。地下宫殿的入口被一块重达750公斤的石头所覆盖。地宫中间是一封铁舍利信,旁边有一尊小铜佛、四面铜镜和大量铜钱。铁舍利信打开后,有一座金银镀金的塔,一面方形铜镜,铜镜上有一个镀金银盒,一对挖好的腰带,一个蓝色小玻璃瓶。其中,金银镀金的宝塔是供奉佛祖头发的。
重建
1999 10杭州决定重修雷峰塔,重塑雷峰塔日落景观。2002年10月25日,10,新雷峰塔落成。新雷峰塔建在老雷峰塔的原址上,塔座成了遗址的展厅,有很多文献供人参观。
文化
雷峰塔曾是西湖十景之一,因传说中的白蛇传说而闻名。在历代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描述,如“雷锋如醉翁之意在塔紫烟中”、“魏豹如美人,雷锋如老太婆”等。铁塔倒了,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国家内忧外患。鲁迅以此为题讨论雷峰塔的倒塌,表达了他对未来理想文明社会的重建与创新的向往。而徐志摩和俞平伯则更多的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对雷峰塔的倒塌感到更多的惋惜。他们分别创作了诗歌和文章来纪念这座古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