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曲艺有哪些形式?
曲艺是说唱的一种。所以有人把“曲艺”称为“说唱”,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曲艺”包括艺术形式,既有说唱,也有说唱。
说相声、评书、故事之类的东西。
唱大鼓、钢琴书、弹弦、和调。
说唱结合有两种情况:
一种叫“押韵体”。如快板、快书等。这种“押韵式”的艺术形式,有节奏,没有音乐伴奏。比如表演快板,打板子掌握节奏,注意配韵,但不需要伴奏。只有天津快板是个例外。还配有简单的音乐,甚至介于说唱和说唱之间。所以艺人经常说“唱快板”而不是“说快板”。
另一个叫“说唱”。它在一个节目里,一会儿说话,一会儿唱歌。有完全无伴奏的歌词,有音乐伴奏。上面提到的鼓、弹弦等艺术形式,既有咏叹调,也有一直在唱的段子。
曲艺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
从起源上看,大部分曲艺源于民间,并长期在城乡民间流传。因此,曲艺也被称为民间文艺和大众文艺。
从历史上看,正如《中国戏曲曲艺百科全书》、《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所指出的,“中国曲艺是古代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曲艺的艺术特点是通过说唱来讲故事,刻画人物。是成熟的标志,产生了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并发展成为具有曲艺艺术地域、民族、流派差异的多种歌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喜爱。”
曲艺分类
大约有400种曲艺。这么多种类的歌可以分成几类吗?很多人都研究过这个,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把这400种歌分成十类。这是:
架子鼓课。因用鼓板和大鼓掌握节拍而得名。演员右手持鼓,自己打鼓,左手持简易板或鸳鸯板。鼓经常用当地方言演唱,所以以一个省或一个地方命名。如山东大鼓、湖北大鼓等。还有少数以所用木板命名,如铁桶(又称乐亭鼓)等。
钓鱼鼓。明清以来在“道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些地方仍称“道情”。它用的鼓是一根八节竹筒,一端包着蛇皮或羊皮,叫做渔鼓。刚开始只是打渔鼓掌握拍子,后来逐渐加大伴奏。比如河南吊坠,不仅用了三弦伴奏,还创造了独特的吊坠弦,大大丰富了表现力。
弱词性有广东福建的木鱼书,江浙的宝卷,江苏的苏州弹词和扬州弹词,湖南的长沙弹词。起初多为自弹自唱,后来逐渐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逐渐以讲为主,节目多为中长,如苏州的“弹词”与“评话”合流,形成了以评书为主要特色的“苏州评弹”;另一种是以唱腔为主,节目多为短篇,如逐渐从评弹中独立出来的“戏的开场白”。
钢琴和书籍。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所以被称为“舒勤”。山东有山东舒勤,江苏有徐州舒勤,山西有翼城舒勤和武乡舒勤,四川和云南称为四川扬琴和云南扬琴,湖南的常德泗县也属于这一类。演唱形式活泼多样。有独唱,也有很多人在唱;有些站着,有些坐着。
排子曲类。各种直接收集民歌和小调,或者直接从戏曲中接音乐牌的歌曲都属于这一类。如北京的弹弦、甘肃的夫子戏、青海的平弦、山东聊城的八角鼓、河南的鼓子曲、四川的印青和广东的大合唱。
杂曲类像排子曲,它采用民歌和戏曲中的曲牌。不同的是,不是串联唱,而是重复使用同一个曲牌。比如广西是“散”,山东是“四级调”。也有一些种类的杂曲是由几种不同的曲调演唱的。如“时光调”,包括“鸳鸯调”、“回力调”、“赫拉调”。七八种曲调,大多在天津唱的都是“背调”;京腔是“赫拉腔”。
唱歌课。唱歌跳舞。如东北二人转、西北二人转、云南花鼓灯、西南车灯等。
除了以上七大类,还有快板、相声、评书三大类,共计十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