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中国民间工艺
很多朋友都看过黄宏、魏宗万、赵亮主演的电影《鬼子来了》。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就是魔王少佐用魏宗万的弹棉工具当乐器,魏宗万等人演奏。魏宗万等人唱了一首弹棉花的歌:“弹棉花,半斤棉花要弹成八两……”
这部电影里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不经意或有意,管仲看到了一种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艺——弹棉花。
弹棉花这种手工技术,应该从中国有历史记载开始就出现了。商代末周初,弹棉花的技术应该基本成熟,基本不变。弹棉花的工具比较简单,一把木锤,一把棉弓。弹棉花时,弓用绳子挂在空中,正好在弹棉花的上方。弹棉花的人一手握弓,一手用木锤敲打弓弦。在打击乐器的作用下,弓弦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以前棉弓的弓弦一般用牛皮绳或牛筋制成,弹性好。在棉花演奏者的敲打下,弓弦会像新棉花一样非常蓬松。
后来打棉花的工具逐渐完善,但牛皮绳很少。弓背一般用坚韧的木材,弓弦由腱或弹力绳改为钢丝绳,但钢丝绳的效果始终达不到腱的效果。打过的棉花大多是人们用了几年的老棉花或者是刚摘下来晒干的原棉。棉花里面很脏,有很多土,所以弹棉花是个脏活。棉花玩家带的口罩,半天下来嘴巴鼻孔都黑了,头发都黑了。一般大人不会让孩子在附近看,孩子只是在远处看。
现在干这种体力活的人越来越少,打棉花的工具大部分都被电动工具取代了。虽然山区有些地方还在手工打棉花,但是想打棉花的人越来越少了。这种手艺可能不会因为不被需要而消失,但会因为人们没有棉花玩而慢慢消失。
箍桶:
箍桶是江南一带,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工艺品。
箍桶的艺术家一般都是专业的。他们大多常年从事这项业务。他们不仅箍木桶,还箍浴缸、马桶等日常用具。但是大部分都是桶。箍桶的生意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之后江浙属于吴越的版图。很多贵族开始在家里使用木桶,这种生意在当时开始兴盛,以至于延续到了现代。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逐渐取代了广场,挑水吃饭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事情,箍桶这一古老的行当之路也越走越窄,很多箍桶的技艺也失传了。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也有箍桶艺术家仍然在从事一个市场越来越小的业务。
铁环桶是一项精细的手工工作。做好一个水桶,需要很多工序。箍桶匠要精通竹匠、木匠、油漆工的工作。抱箍前要先选木材,再进行材料烘干,烘干后的板材要成型,这是一个复杂的环节。要计算桶的尺寸,根据尺寸计算要用多少块木板,然后用刨子把木板刨成一个长梯形,桶做好之后再用线锯锯成原型。然后开始箍立板,最后箍桶上漆。抱箍桶虽然是家用电器,但也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好的桶可以用很多年。箍桶的工具很讲究。一般箍桶师傅把自己的需求告诉铁匠,由铁匠定制。一般木匠用的刨子之类的工具在箍桶师傅手里会不方便。但是现在铁匠很少了,会做箍具的铁匠就更少了。
箍桶技能还没有消失,但正在消失。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漆器:
前段时间在央视二套宝藏上看到一套保存完好的汉代八件套漆器,真是大开眼界。经历了2000年的历史,漆器依然光亮如新,真是不可思议。最后没有认真听专家给出的市场价格。我刚刚在关注这件国宝级工艺品。
我国漆器工艺的成熟应在夏朝甚至更早,但由于漆器作为木制品难以保存,更早的漆器已基本绝迹,但在原始社会晚期遗址考古中发现过漆器。这足以说明中国的漆器工艺历史悠久。但作为中国最传统的手工艺,我们还能看到汉代的作品,这无疑是一种享受。漆器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油漆具有耐酸、耐碱、耐热、耐腐蚀的特性,所以使用时间很长。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十通》一文,述虞舜做了一个食器,“在上面画墨”。玉为礼器,墨画外,朱画内。”在中国古代种植漆树是相当普遍的,战国时期的大哲学家庄子曾担任管理漆园的职务。早期的漆器一般画在简单的木胎和竹胎上,既可防腐又可装饰。随着漆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彩绘、喷漆、贴金、填漆等。已逐渐出现在各种器物上,或把胎画到一定厚度,然后在上面雕刻花纹,有的漆器上还镶嵌金、银、铜、珍珠母、玉牙、宝石,形成华丽的花纹,不胜枚举。唐代的金银水平,宋代的单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嵌宝,清代的脱胎漆器,都是各代的代表性名品。(摘自青年宫网,有部分删节)现在发现的古代漆器一般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北方由于气候原因很难保存,但北方发现的最早的漆器也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漆器漆器就是天然漆,也叫漆器。漆来自漆树。《尚书·龚宇》中有漆树的记载,称“兖州珏宫漆丝”《山海经·Xi·山景》中说:“郭珊,其木材被漆成褐色。英国钹的底座覆盖着漆木。“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都有漆树,但产量和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在从甘肃南部到山东的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潮湿的温度和环境非常适合漆树的生长。漆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树高20米。在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有一棵高约30米的漆树,叶子呈椭圆形、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绿色花,秋季果实扁圆形,外观光滑,黄色。漆树长了八年还能割漆液,40岁的漆树还能割漆液。从漆树上割下的天然漆液称为生漆,又称大漆和国漆,又称金漆。熟漆是指用桐油经过日晒、搅拌、氧化后的生漆。每年割漆的时间是4-8月,三伏天割的漆质量最好,因为盛夏,水分蒸发快,阳光充足,生产出来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前是剪漆的最佳时间。漆农用蚌壳剖开漆树皮露出木材,切成斜刀口。把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然后让颜料流入木桶,再用油纸封好。此时漆液呈灰乳白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燥后变成褐色。”白雪皑皑,红如血,黑如铁”是指天然油漆从液态到氧化干燥,从浅色到深色,最后形成固体漆膜的过程。说到漆的颜色,古代有句话:“凡作画而不表色者,为黑”。今天人们形容黑夜里能见度差,也常用它来形容黑暗到了极点。我说漆的原色是栗壳,为什么这个时候说漆是黑色的?”朱门酒肉臭,路冻死人。“在杜甫的诗中,朱门仍然是王宓的官邸和政府的大门。当时红漆大门是不能随便刷的。除了皇室,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黑漆大门,既避免了擅闯的嫌疑,又不至于让达官贵人踏足。原来栗壳色的漆变成黑漆,还得从漆的成分说起:从漆树上割下的漆液中含有漆酚、树脂、氮、水分和微量挥发酸,其中近80%是漆酚。而且漆酚含量越多,漆的质量越好。漆中含氮物质中的酶能促进漆酚的氧化,从而产生了略带酸味的漆的独特味道。至于黑漆,古人有两种方法:一是在漆中加入墨烟,虽黑但有渣滓;其次,锈水掺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混合均匀后,刷在物体上,颜色如墨汁一般深。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黑漆也叫黑漆、黑漆。用于传统家具,打磨时叫黑玉,打磨时叫乌木。用黑色透明漆装饰家具后,不是打磨而是反复打磨。在传统家具中,桌子、书桌和沙发大多是抛光的。具体做法是:待大漆刷干透后,将老羊皮蘸上香油,再用砖灰或磁灰反复打磨抛光。而且手不能有长指甲,砖灰和磁灰中不能有沙粒,以免在家具上留下痕迹。这样打磨出来的家具,简单厚重,就像一面镜子。如果在黑漆上涂上金色,会显得庄重华丽。用大漆油装饰家具时,干燥方式不同于其他人造漆。首先,刷了大漆的家具要进入荫凉房,模拟江南地区雨季的温湿度。只有在温和潮湿的环境下,大面积的油漆才容易干燥。冬季应在干燥的遮荫房内浇火浇水,炎热的夏季应在遮荫房内挂草帘和水,以保证干燥油漆所需的空气湿度。虽然天然漆是天然无毒的,但有些人对天然漆过敏,甚至一闻就起疹子。这种情况下,老师傅们会说被漆咬过,其实是对漆过敏。过去“漆”字也写成“气”,意思是七天。一般来说,漆过敏的症状期是七天。七天后,大部分自然恢复,无需特殊处理。所以漆的读音是气。拆开漆字,可以看出漆字来自木、人、水,形象地表现了漆树、人、漆液的关系。用漆装饰家具时,不要和油、醋、盐混在一起,会影响漆的固化。有意思的是,漆一旦干了,就极其牢固,有很强的耐酸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而且有漆的家具越来越亮,往往是新的。(摘自:我们的扬州)
漆器工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保护,但它与传统的手工漆器工艺有很大不同。作坊生产使传统手工工艺失传,传统漆器工匠日益减少。如何发掘、利用和保护传统漆器工艺仍然是一个难题。
切割窗花:
窗花是中国传统的春节装饰品。以前,人们家里的窗户大多贴足了纸。为了表现春节的节日气氛,许多人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欣赏、实用于一体。窗花是剪纸的一种,剪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人们一般称之为“窗花”。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为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所以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表现农民的生活,如农耕、编织、捕鱼、牧羊、养猪、养鸡等。此外,还有神话传说、戏剧故事等题材。此外,花鸟、虫鱼、生肖的意象也很常见。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吉祥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繁荣喜庆。(网上摘录,有删减)
但是,剪窗花不同于一般的剪纸。剪窗花不仅是剪,更是雕。用剪刀剪复杂图案的窗花是不可能的。让我们来看看窗花的所有制作技术:
1.选纸:窗花用的纸要求很严格,通常是很薄很坚韧的纯木浆纸。新闻纸、宣纸等。是不允许的。
2.剪纸:在剪窗花之前,一般需要把纸剪成32英寸的尺寸,然后对齐。纸要稍微浇水,但是看不到水或者纸变湿了。这样,纸张可以很容易地叠在一起,不会散开。纸张通常叠放20-30次。
3.将窗花的底样放在纸上固定,然后开始用剪刀剪出窗花的外轮廓。切割窗花的外轮廓后,用剪刀小心地切割窗花外边缘的细节部分。
4.窗花外侧切好后,就要开始用雕刻刀雕刻窗花内侧的细节部分,比如老虎、鸡等动物的造型、皮毛、表情等部位。雕刻时要求一次刻透20-30层纸,不能补刀,否则上下图形会变形。所以这个过程不是每个人都能完成的,一定要练习很多次。
5.窗花剪完之后要上色,很有讲究。它们应该根据人和动物、树木和庄稼的形状和表情来着色。好色的窗花要晾干,但不要暴晒。晾干后的窗花需要经过最后一道工序——剥离,也就是要用雕刻刀片小心翼翼地将贴好的窗花剥离下来,但并没有完全剥离成单片,只剥离了一半,这是卖窗花时非常容易剥离的。
卖窗花很特别。就是把窗花钉在一块黑布上。在黑布的衬托下,窗花的颜色特别漂亮。所以小孩子在做年货的时候喜欢和大人一起看窗花。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始于明代,清代光绪以前年画发展达到顶峰。
杨柳青,天津西郊的千年古镇,北方最有名,所以也叫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曲舞台等形式,将木刻套印与手绘相结合,创造出了生动活泼、吉祥感人的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花北柳”。杨柳青年画是雕版印刷和绘画的结合。经过近400年的历史,它们寄托着人们的希望和憧憬,给人们带来欢乐和享受。他的作品历史底蕴极其丰富,辉煌壮丽,艺术成就独树一帜,实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从画面上看,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气氛、微笑的人物、幽默风趣的题词、滑稽的故事线、适合人们欣赏习惯的构图结构,都形成了杨柳青年画独有的特色。其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装饰性与象征性的手法构成了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很多思想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至今还能引起人们的感情。这些对于今天我们民族艺术的发展和历史现实的考证都有着宝贵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是“半印半画”,即用木刻出画面的线条,再用墨汁印在纸上,单色印刷两三遍后用彩笔填色。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韵味,又有绘画笔触的色彩,构成了不同于普通绘画和其他年画的艺术特征。杨柳青年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深受群众喜爱。一些传统名作,如《一年不止》、《荷花亭的夏天》等,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被中外艺术家和收藏家视为珍品。周先生曾为杨柳青年画题诗,作了生动的描写:“柳绿如画,绣工皆红装。丹青山水百幅,皆在年画墙上。”作为民族民间艺术,杨柳青年画已经走向世界,先后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展出。
苏州桃花坞是南方最有名的,桃花坞的木刻年画因为曾经集中在苏州桃花坞一带而得名。门画、中堂、屏条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主要形式。年画的内容分布在神仙、戏曲、吉祥庆典、民间故事、风俗人情、人间世等类型。桃花坞木版年画起源于明初,盛行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桃花坞木刻年画由于贴近民间生活,装饰丰富,价格低廉,不仅在江南和全国许多地方广为流传,而且传到日本、英国、西德,尤其是传到日本的“浮世绘”。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清代甘家年画画面清晰,层次分明,对甘家盛世的城市风情和世界描写丰富而生动。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加剧,桃花坞木版年画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作品,在保持木刻套印特点的同时,以装帧实用为主,印刷材料简单,成本低廉,价格便宜,有利于普及。从而形成构图饱满、色彩鲜艳、印刷粗糙、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现在苏州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
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朱槿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以上是网上的文件节选,有所删减。)
木版年画虽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现在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已经失去了原本为人民所用的意义。此外,现在很难找到民间木刻年画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