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的意大利
意大利和日本一样,被定义为新兴工业国。一战期间,意大利政府放弃了与第二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联盟,转而站在英法一边,从而获得了一战战胜国的地位,但在1919的凡尔赛条约中,意大利并没有像英法美那样受益,甚至还不如只打青岛。日本莫名其妙地从战败国德国手中获得了在中国和太平洋上一些德国岛屿殖民地的特权,还分走了德国远洋舰队的几艘战列舰,并在随后的海军谈判中赚足了分量,成为与意大利、法国并列,仅次于英美的二流海权国家。而意大利,在德国连个海外殖民地都没有!与战争给意大利带来的创伤相比,这点小小的收获简直是杯水车薪。于是,意大利国内经济开始倒退,政局变得不稳定,新的思潮开始泛滥...政府无法控制局势...1922年,墨索里尼法西斯党上台,意大利成为第一个独裁的法西斯国家。然而,法西斯主义没能拯救意大利。从1922到1931,意大利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失业人数增加。与此同时,意大利的对外侵略扩张形势也不容乐观。意大利的军事实力因为法西斯独裁和军国主义,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士气低落、内部腐败的意大利军队很快在后来的战争中遭受重创...
【转自铁血社区/】
1933年,纳粹在德国上台。希特勒认为意大利和墨索里尼是纳粹德国的例子,并称赞他们。意大利毕竟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有类似目的的政党在那个国家获得政权,助长了整个法西斯主义(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这里也闹了不少笑话)。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两场战争,意大利军队的表现都不怎么样,西班牙内战略胜一筹,至少有德国干预军的帮助。没什么好羞愧的。埃塞俄比亚入侵很难看,1887到1896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大戏几乎上演。如果英法的绥靖政策和对意大利的压力不够大,很难想象意大利还能打下去...总之,战前意大利在外交上受困,处境远不如德日(至少军事过硬,外交冒险相对成功,意大利是欧洲大陆)。
在处理二战战略时,意大利总是想处处与德日平起平坐,试图显得很重要,但实际上却是拖累整个轴心国阵营的罪魁祸首之一。看希腊,巴尔干,北非哪里有意大利,其他欧洲轴心国势力就要来填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兵力分散。对于意大利最重要的盟友德国来说,帮助意大利实现巴尔干野心的最大错误是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直接分散了本来就很宝贵的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延缓了入侵苏联的计划。也就是说,浪费了主攻方向的突击力量,人为地“提前”了冬天的到来时间。这一切都是因为意大利军队的软弱无能。本来50万意大利军队更有机会入侵巴尔干半岛。就算不顺利,也不会这么快就败下阵来。意大利是典型的打呵欠的蛤蟆——嘴巴大,肚子小...
对意大利来说,二战中比较明智的策略是在北非采取防御态势,拖住并打击英国H舰队和地中海分舰队,尽可能切断埃及-苏伊士运河与英国在地中海的联系。从意大利的实力来说,这样做比较现实。意大利的靴子深入地中海,撒丁岛和西西里岛守卫着地中海。如果意大利空军和海军的作战思维能跟上二战的水平,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日子会很难过。可惜当时拥有世界顶尖海军的意大利,保持了如此好的地理优势,根本无法对抗英国的一支分舰队...其实意大利空军的战斗机性能很好,MC.200系列的水平和ME109是一个级别的,但是搞笑的是先进的飞机没有配备无线电...我们能期待意大利空军打什么?至于陆地战场,不属于意大利的专长。它应该是组织了一些精锐部队与其他轴心国部队在最前线,同时收缩了当时大量的二流部队来帮助德军对付游击队(意大利军队无论装备多差都比游击队强)。试想一下,近百万意大利军队作为主力,配合少量德军对付游击队。如果指挥得当,他们对游击活动仍有相当的遏制力。这里只谈遏制,不谈根除,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游击队都不可能被彻底消灭。把他们的活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好,不要幻想消灭他们。
意大利对德国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在他投奔协约国之后出现的...搞笑——意大利的大量战争物资储备被德军洗劫一空,导致德军的军事生产在1943年达到二战时期的顶峰。
意大利最大的问题在于墨索里尼的愚蠢、傲慢和无能。如果墨索里尼不是那么注重所谓的面子,而是和德国进行细致的分工,相互补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失败和笑话。一个将军的无能会害死三军,指挥官的无能甚至会导致国家的失败。个人认为,墨索里尼是上世纪仅次于戈尔巴乔夫的第二大害群之马...至少墨索里尼失去了家园,戈尔巴乔夫却失去了苏联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