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楚国这么早就称王,其他诸侯国只称公或侯?
据史书记载,周初分封71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国53个。只有宋、陈、嵇、郭、焦、朱、齐七个诸侯国是诸侯国,而侯爵的诸侯国最多,以鲁、齐、晋、魏、唐、齐为代表。
楚国的分封制晚于其他一些老牌诸侯国。楚人的原始部落首领是熊燕,他在商朝末期带领他的部落避难于周文王。熊燕为和两代人服务,并成为周朝的消防队员,负责在祭祀时点燃火把和保存火种,因为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后代。周朝建立后,
熊吉死后,他的儿子李雄成了楚人的领袖。李雄后来带领他的部落生活在绥山和京山的旷野。周成王时期,执政的周公为了躲避灾难,逃到楚人居住的地方居住了一段时间。李雄热情地接待了周公,并作为贵宾留了下来。周公回朝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李雄的孙子熊逸为诸侯。
至此,楚国正式成立,虽然只有五里之遥,但仍是诸侯国。熊逸成为储君的第一代,楚国的建立也得到了周朝的承认。在当时,周朝代表着中国和正统,能得到周朝的认可和分封是莫大的荣幸。楚人非常高兴,非常感激并忠于周朝。
当时新成立的楚国真的是一无是处。它很穷很弱,整个部落连一头献祭的牛都找不到。于是楚人去了檀国,偷了一头没有角的小牛,怕主人发现,就把牛杀了,连夜祭祀,所以后来楚国的祭祀都是在晚上。
不过,熊逸在服侍周时还是很恭敬的。虽然楚国很穷,但熊逸经常拉着柴车,穿着破衣向周进贡,于是就有了“蓝蓝伦”这个成语,意思是开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山开林。后来延伸到创业初期。
尽管如此,楚仍不为周王所喜,《国语·于今》记载了楚王与周天子、诸侯结盟的情况,内容如下:
《国语》:过去在祁阳成为王盟的诸侯,楚国是满静。他设立了守望所,与鲜卑一起守望,所以没有入盟。当初周成王在祁阳加入诸侯联盟的时候,楚国是满静。入盟时负责摆放茅草(祭祀用的一种茅草),布置木名座桌,与鲜卑首领一起守护祭祀用火。他不能像其他诸侯一样拜见周天子。周天子视楚国为鲜卑一样的蛮族。在普通话中,楚被直接称为,这就是证明。
京山是指京山,即今天湖北省西北部的京山,包括湖北省的房县、十堰、荆门、当阳、远安。也是楚人居住的地方。是中国人对南方外星人的一种称呼,有一种鄙视的感觉。除了野人,还有夷、狄、戎,这些都是对中国异族的侮辱性称呼。
但根据楚人的世系,楚人最早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颛顼是昌邑之子,五帝之一。颛顼有一个儿子叫张娟,张娟有一个儿子叫李中,做了帝喾的消防官,也就是祝融。李中因反叛不力被帝喾杀死,李中有个弟弟叫吴回。
武辉有个儿子叫吕仲,吕仲有六个儿子。小儿子叫纪廉,姓糜。纪莲有个儿子叫福聚,福聚有个儿子叫洞熊。在周文王时代,纪廉有一个后裔叫熊欢,是楚人的祖先。算上楚人的祖先,明明是中国正统,在熊逸时代虽然被封为诸侯,但还是被视为诸侯。
楚人把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变成了艰苦的斗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楚国第六任君主熊去病统治时期,楚国已经把势力扩张到江汉平原。此时的楚国已经不是原来的五里子爵国,而是方圆的诸侯国,同时还在不断扩张。
熊去病在位时,先后攻打郭勇(今湖北省竹山县)、湖北(今湖北省武汉市鄂州)、阳岳(古代百越民族的一支,今湖北中部)。楚国国力的强大,也让熊去病的野心越来越大,于是熊去病擅自叫了龚,并封他的三个儿子为王:
《史记·楚世家》:熊去病曰:吾乃蛮夷,不与中国同姓。他立康、长子刑王、仲子弘为鄂王、次子章王,都在楚人之地的江上。及,豪强,熊屈恐其伐楚,亦去其称王。熊去病还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是野蛮人,不与中国同姓”。我在中原诸国不必有与谥号相同的名字。
这似乎是100多年前被周天子冷落,被当作鲜卑一样的蛮族对待的楚王熊去病的复仇之语。熊渠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觉得我是野蛮人吗?我现在是野蛮人,我要做野蛮人的行为,就是召公封王。
熊渠的爵位是子爵,是从他的祖先熊泽那里继承来的。一直是子爵,没变过。而熊去病自称齐桓公,又封长子康为句王,次子洪为鄂王,三子为王。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西周篡位第一案。这时候还是西周,还是周天子。
当时的西周已经很弱,没有周初那么强大,而南方的楚国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也是熊去病敢于篡夺齐桓公、齐王称号的原因。熊去病的行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故意违反周朝的礼法,以示对周朝的不满,表达楚人的反抗。
周懿王死后,周厉王成了皇帝。熊去病担心周厉王会联合其他诸侯讨伐自己,所以他取消了儿子的国王头衔。这说明此时的楚国虽然强大,但此时的西周还是有一定实力的,尤其是如果周田字联合其他诸侯讨伐楚国,楚国根本无法抵抗,于是熊去病脱下了儿子们的封号。
熊去病虽然立了儿子为王,但没有立自己为王,熊去病自己也没有,所以这不是公楚王。公楚王将来到楚武王的雄同时期。楚武王的熊仝是第17任楚王,熊去病是第六任楚王。他们之间相差一百多年。楚武王是楚国历史上第一个篡位的国王,也是周朝历史上第一个篡位的国王。
公元前706年,楚国讨伐越国,越王说,我没有罪。你为什么攻击我?熊彤说:我生活在蛮族地区。如今诸侯都在背叛周王室,互相攻讦。我们在楚国有军队,想参与中原的生意。请周以我的名义。
没办法,只好去问周天子,当时是周桓王。他没有同意,而是和同乡一起告诉了熊彤。公元前704年,熊通得知此事后,气愤地说:我的祖先熊欢是周文王的老师,死得很早。周成王提升了我的祖父,但他只给了子爵土地,让他住在楚国。蛮族各部落都服从,周王不加爵位,我只好自称为你的爵位。
熊通的意思是让周桓王增加爵位,因为此时的楚国势力已经是方圆百里,而且是大诸侯国。楚还是想通过周王室来增加爵位,以示正统。熊彤此时无意称王。他就是想获得和其他大诸侯国平等的地位,想让周桓王封他为公或者侯,让周王室分封。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为了摆脱它。
然而,周桓王拒绝了他,这使熊通非常生气。楚国现在发展了这么多,还是得不到周王室的肯定,所以熊通称他为王是为了报复周桓王,因为那时候只有周王才能称王,熊通称他为王是对周桓王的蔑视。当年周王看不起楚人,现在楚人也开始看不起他了,这也是熊通称他为王的原因。
历代楚王的心态其实很复杂。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周王室的认可,承认自己是中国的正统身份。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当周王室拒绝承认楚人时,楚人表现出了极其叛逆的精神,这也是他们对周不满的根源。
这个时候是东周初年。东周王室的实力早已不如西周。皇族的实力连一个中等诸侯国都不如,楚国越来越强大。不再像100多年前那样担心周天子讨伐自己。这个时候的楚国不怕周天子,所以熊统敢称王,不仅敢称王,而且四面八方扩张,实力越来越强。这是楚王的底气。
除了楚,第二个王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寿孟,大概是公元前585年,比楚晚了119年,第三个王是春秋末期的越王昌,他是勾践的父亲,大概是公元前538年,比楚晚了168年。
为什么楚国是先王,其他诸侯国不能?
有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王者要有实力,没有实力的王者分分钟毁灭。楚国在西周已经成为强大的诸侯国,从五十里的小国变成了数百里的大国。同时楚国占据了江汉平原的战略资源铜绿山,实力强大,所以有称王的底气。
第二,楚国地处偏僻,远离中原。在春秋时期,虽然周天子的实力正在衰退,但仍然有一个强大的诸侯国。如果是在中原核心区,被诸侯国包围,一旦称王,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国的联合打击。但楚国距离遥远,诸侯国联合进攻并不容易。齐桓公试图联合其他诸侯国讨伐楚国,但不敢发动战争。
看看吴国和越国。他们都很强大,而且远离中原。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他们才敢当王。
第三,楚国被称为蛮族是楚人心中的一个痛。楚人一直想证明自己不是蛮夷,但是一直被周天子看不起,实力没有得到认可。所以他们想通过称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是蛮夷,而是华夏。楚其实是学习中国文化最积极的诸侯,这是楚人心中的一个矛盾和心结。称王可以让楚人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