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鄱阳湖的形成?
鄱阳湖面积解放初为5100平方公里,1976洪水期为8841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湖泊。最深处10米,蓄水量260亿立方米,这是因为受长江水沙涌入的影响较小。但由于江西、鄱阳、新乡、秀山四条河流入湖,湖体日益充盈,枯水期水位低,大面积湖岸裸露。在卫星照片中,湖底的古河床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到夹河两岸的天然堤岸地形。说明这个浅水湖在古代也是平原,在赣江流域积水后向南扩展,形成了今天的地形。以南昌为顶点的赣江三角洲分为两部分,北湖也叫“古力湖”或“罗星湖”,南湖也叫“绿亭湖”。鄱阳湖因隋朝而得名,延至鄱阳县后才改名。湖上有鄱阳湖山,故旧县及湖改名。北湖的地形是一条狭长的溺谷湾,从都昌到湖口,这个古蠡湖是古彭的一部分。因为在古代,彭被划入长江流域,而九江以东则进入泽一带。今天,长江流域地下仍有湖相沉积作为证据。这种湖相沉积与湖口相连,但不到达南湖。与洞庭湖区没有大型湖泊相层正好相反。南湖是四水聚集地,历史记载中还没有成为湖泊。比如《汉书》地理中的舞阳县,也就是湖区内,江西省博物馆还在王思山发现了汉组(1960)和古城遗址,洪水时期被淹没。可见县城周围本来就是平原,当时没有理由在湖中丘陵建县。南湖形成于北魏,因为《水经注》说李鹏湖当日东西四十里。这个湖应该是指都昌附近,因为再往北,水谷湖的宽度只有10公里,赣江三角洲那天并没有延伸到湖中很远。河流先入赣江再入江,只有在那天南湖大部分还是平原的情况下才能这样。随着九江以东彭的淤积,堵塞了湖口排水,赣江三角洲的增长使湖面日益萎缩,湖底填高,致使古舞阳平原在汛期泛滥成湖,赣江下游的汇水区成为南湖所在地。南湖的范围在唐代扩大到都昌县以南,因为唐朝的《元和县志》中有关于南湖的记载,而《鄱阳县志》中没有记载,到了宋代才上升到鄱阳县(见《太平宇宙志》),紫亭湖、史丹湖等小湖并入鄱阳(见六朝的《鄱阳志》、《张羽志》),元明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泥沙增多,湖水变浅,枯水期成为沙滩,反映出湖泊的扩大是由于湖泊变浅的影响。清朝以后,南湖成了季节性湖泊。清代湖岸淤积,赣江三角洲发育。南湖的康山也已与岸边融为一体,使北湖沿岸因湖水直压阶地淹没山谷而形成溺谷状的港湾地形。在干旱时,南湖是一条宽阔的水道。所以今天的湖区地形有“高水如湖,低水如河”的说法。赣江三角洲——鸟脚三角洲赣江上游有许多水土流失区,被称为“红色沙漠”。可见赣江泥沙多。今天,在湖口有许多高度为65,438+000米的沙山,表明更新世末赣江富含沙子。全新世也有许多砂沉积。古有湖底平原白沙镇,记载“沙如雪白”(见太平宇宙)。可见,赣江砂矿较多,有采金名,说明汉代有丰富的沙金。如今,以南昌为顶点的三角洲,北至婺城,不断形成火烧洲、棉条洲等。,青山接岸,南至康山,其间支路呈放射状流入湖中。分支比例为1: 3: 5: 9,即9条主枝入湖。由于来沙丰富,支路两侧天然堤发育,河口可呈鸟嘴状伸入湖中,使三角洲成为“鸟脚三角洲”,这在国内并不多见(滇池有此型)。洪水时期,天然堤坝被冲垮,在高处形成沙岛,使沿湖的一片沙洲密布。天然堤间洼地地势低洼,洪水期积水可深达3 ~ 4米,枯水期为沼泽。这种天然堤之间的碟形洼地,就是沼泽池塘的分布区。但由于分支较多,洼地面积不大,盛产鱼、荷花、菱角,被称为“截湖”。解放前湖区被淹,荒地破碎,人民流离失所。解放后修筑堤防,合理开发围垦,保证了湖区。鲥鱼和银鱼随河水入湖,成为这里的名产。如今,赣江三角洲被山歌所赞美:“春山满茶花,夏蔡河晚霞,秋金谷,冬渔网满湖洼。”赣江干流沙质较浅,上游沙洲宽度超过1,000m。如今,在南昌八一大桥上,河面宽度超过1000米。远远望去,碧水连天,江天相融。正如唐所描绘的“落霞与寂寞,秋水共长一色”的美景。
参考资料:
/teacher home % 5f RS % 5f 01/SID % 2dh 101/SID 10001/RID % 2d tt8/RID % 2dh 08/100010070706% 2 etxt & amp;b = 0 & ampa = 87 & amp用户=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