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妓唐诗赏析
李商隐
珍珠箔又轻又亮,
新戴香寺斗腰枝。
你不必看所有的龙鱼表演,
最后派王怒而剿师。
李商隐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歌颂宫廷生活,具有讽刺意味的诗。“宫妓”这一称谓,指的是唐代宫廷教坊中的歌舞妓。当时中国首都长安(官方主管宫廷女乐的部门,专门负责音乐、歌舞及雅乐以外的数百种剧目的教学与排练)有左右两个教坊,左善歌,右善舞。他在唐高祖的时候,就把内角坊列入了禁令;玄宗开元初,置于蓬莱宫侧。诗中所写的宫妓,应该算是这种内教作坊里的女乐。
“珠箔轻明,新寺香盖。”一两句描述宫廷里的歌舞场面,标点话题。汉代未央宫内有一个毗湿奴殿,汉成帝的皇后赵曾在此歌舞。唐代的青山宫里,也有一个香厅,“新厅”在这里可能取其意。但在这里,宫廷歌舞的独特氛围主要是通过庙号来渲染的,五颜六色,容易勾起历史联想。对于香堂前的歌舞,诗人并没有做太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着重描写了“珍珠衬托得又轻又亮”的情景。珠箔就是珠帘;玉冢是指宫殿前台阶上的白石地面。轻盈透明的珠帘轻轻拂过白玉高跷。这一幕在绚烂中透露出一种温柔流动的意味,特别适合表现一种轻歌曼舞的氛围,让人觉得和那些“斗腰撑”很和谐
宫妓变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斗腰”一词简洁生动,既描绘了宫女翩翩起舞的温婉妩媚状态,又传达了她们争艳、邀宠讨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与后两句的“鱼龙戏骨”和“颜氏”有思想上的关联。可以说是一个贯穿前后的诗眼,暗示了全诗的主旨。
“不必看尽鱼龙,终必致王怒而抑师。”三四句突然转折,重在讽刺和暗示。“鱼龙戏”是指古代百戏中,人们装扮成珍禽异兽进行的各种奇幻表演。《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鱼龙为遗兽,先戏于朝廷;完了就进庙搅水,变成比目鱼,跳着洗水,闹个雾天;完了就变成了一条黄龙八脚,从水里出来在场上玩,炫耀太阳。”可见,这是一场让人猝不及防又引人注目的精彩表演。但从“宫女”这个话题来看,这里的“龙秀”可能并不是真的将龙秀指为杂技表演,而是暗喻宫女新颖多变的舞蹈动作。最后一句中的“怒言诗”引用了《列子·唐雯》中的一个故事。传说周穆王在西行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名叫颜氏的能工巧匠。颜氏献上一个会歌舞的“假主儿”(其实是古代机器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千变万化,恰到好处。”
穆王以为是真人,和他最喜欢的姬胜姬一起看了它的表演。在歌舞的最后,他虚伪地鼓吹“瞬间吸引了王的左右嫔妃。”旺姆大怒,欲杀颜氏,令颜氏立即被解剖,并暴露皮革、木胶、油漆等原料进行假宣导,终于避祸。三四句话的意思是,国王会生聪明的“颜氏”的气,直到看完宫女们的精湛表演。
事故中的颜氏是个聪明的人物,却因为聪明差点丧命。这种机关算尽,弄巧成拙的现象具有典型意义。这是诗人讲偃师故事的重点。诗中的名妓与颜氏的关系相当于原故事中的始作俑者与颜氏的关系;而诗中所描述的“斗腰”“龙鱼戏”与原故事中始作俑者的歌舞如出一辙,更是凸显了颜氏的别出心裁。那么,通过“不必”和“终革职”这两个含义明显的词可以看出,正是诗中所强调的巧夺天工的颜氏,必然会得罪君王,给自己带来灾难。如果把这首诗和梦泽、宫词等歌颂宫廷生活的诗歌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发现“不知歌舞能做多少,却要把宫厨瘦成细腰”“墨香尊花落序曲, 而凉风只在殿西端”和“我不需要看到所有的龙龙,但我终会送王怒剿师”宫廷歌舞本来是政治生活的隐喻; 迎合邀约而埋头红粉的宫女,一时受宠而不顾未来的嫔妃,玩弄权术而最终招祸的颜氏,都是畸形政治生活的畸形产物。
在诗人看来,都是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