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航空防灾论文
航空灾害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航空灾难是指危害民用航空正常的航空运行活动、运行秩序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一切事故或事件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包括飞行事故、地面事故、严重失误等航空事故造成的有形和无形损失;环境灾害,如飞机噪音和尾气污染、有毒和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空气传播疾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如雷暴、沙尘暴、冰雹等自然变化;其他灾害,如威胁民用航空运行安全的违法行为的危害等。航空事故灾难具有危害性和可控性,因此是最重要的预警管理对象。
航空灾难有四个基本特征:
1.突然产生
航空灾难往往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意外灾难。2000年,笔者在武汉、石家庄等省会城市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其中42.63%的居民认为最不安全的交通方式是乘坐飞机,居各种交通方式之首。其实空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空难,死亡率极高,其突然性和必然性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由于航空灾害的发生是多种诱发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些因素含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因此必然会以偶然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影响灾害的发生。
2.综合原因
民航立体地空生产服务系统是一个人工社会技术系统,主要由航空公司、空中交通服务和机场服务三个子系统组成。它涉及飞行、维修、地面支持和空中服务等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现场分散,组织协调困难,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较大。中国民航总局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分析了近五年来29起国内飞行事故的相关因素。第一个是机组操纵不当(18.8%),第二个是维修的过失和航空公司组织管理的缺陷(分别为12.9%)。第三位是机组违反飞行程序和规定,机组成员配合不好(分别为11.8%),第四位是天气(9.4%),第五位是机组判断失误,机组不能正确使用设备(分别为5.9%),其中人为因素累计高达80%以上。可见,航空事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失误是最重要的因素,包括操作者对环境变化的不良反应、飞机故障等。航空灾难的发生通常是民航运输过程中外部环境突变、人为失误和飞机失控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是全面的。
3.后果的双重性
航空灾难的后果,一是灾难本身对人和社会造成的损害,二是灾难发生后的社会心理影响。航空灾难的双重性表现在:损害范围相对较小,但社会影响却很大。一次飞机失事造成数百人死亡,但却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导致许多人感到不安,甚至害怕乘坐飞机。笔者的抽样调查显示,27.9%的受访者对武汉6·22空难的影响感到难过或不安,23.2%的人表示不想坐飞机,20.0%的人表示不想坐“云起”飞机,只有29.438+0%的人表示自己或家人不受影响。虽然只有8.8%的人表示不愿意乘坐“武航”飞机,但这反映出航空事故对航空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一般来说,空难影响了70%左右的人,可见航空事故对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是相当广泛的。
4.一定程度的预防
航空灾难的发生在微观和宏观上都是不可避免的。从理论上讲,随机事件有随机规律,灾难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所以提前控制原因可以预防灾难的后果。通过监测、识别、诊断和预控,并及时纠正人为错误和机械故障,可以预防灾难。但从宏观上看,系统处于不断进化、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灾难不可能绝对避免。因此,航空灾难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的,至少可以把灾难的发生和损失减少到现有技术和管理水平所能控制的最低限度。以民航机场为例,事实表明,一些航空灾难与机场管理不当有关。比如,由于管理上的疏忽,没有及时发现机场跑道上的金属物体,导致协和式超音速客机起飞时轮胎受损,导致飞机坠毁死亡;由于安检不力,歹徒可能携带凶器登机,导致多起劫机事件。如果民航机场在完善检测等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加强系统化的安全预警管理,这类灾难是可以有效预防的。
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目的和功能
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研究是预警管理理论指导下的行业管理层面的应用研究。综合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安全科学、人文科学、灾害科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对航空灾害可控原因进行监测、识别、诊断和预控的管理体系和手段,旨在预防和纠正航空事故和事件诱发因素的发起和发展,预防和减少航空灾害造成的有形或无形危害,保障民航运行系统的有序和安全状态。具体来说,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目的是解决航空行为者的固有局限性或出错的可能性;航空环境异常变化和飞机故障的原因和过程,以及与人为失误的关系;不同因素和条件下飞机事故和灾难的概率:民航安全管理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管理失误;如何识别和诊断航空事故症状或灾难征兆;如何预测和控制其发展趋势;如何运用有效的预控手段等问题。
实践证明,采取单一措施难以预防航空灾害。只有从法规、管理、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预防和预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就是在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机构中构建一种“自组织”机制,可以对同质性航空事故免疫,预防和纠正各种航空灾害。
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航空安全网的最新统计,2000年至2001的两年间,全球共发生349起航空安全事故,中国只有96起。全世界有227起空难。2001美国“9.11”事件不仅造成了飞机失事、人员死亡的悲剧,还随着纽约世贸中心的倒塌导致数千人瞬间消失,严重损害了美国民航业乃至国民经济,对全球航空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甚至引发了对现有航空安全体系的质疑。自1955以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创造了世界民航运输企业连续40年安全飞行的罕见纪录,被国际民航组织授予荣誉勋章。然而,今年韩国釜山机场附近的“4.15”空难,让这个“国家安全飞行模范单位”在经济和声誉上受到了不良影响;中国北方航空公司大连“5·7”空难不仅损失惨重,还引发了乘客集体罢工乘坐与失事飞机同型号客机的严重事件。
如果说“9.11”恐怖事件存在从行业或企业管理层面难以防范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大部分航空灾难并非无法预警和防范。加强航空灾难的预防,不仅仅是一个航空公司、机场或空管机构的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民航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提出了一项计划,到2004年将事故率降低到1995的一半。飞行安全基金会(FSF)也提出了到2006年将现有事故率降低50%的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在深化改革、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灾害隐患不容忽视。根据波音公司2001的预测报告,到2020年,中国的客机数量将超过2209架,机队规模几乎是现在的4倍,现有机队中仍有超过一半的飞机在服役。国内市场客流量将以9.3%的速度增长,国内航班频次快速增加;国际市场运输量和国际航班频率也将大幅增加。假设事故率不变,灾害损失会放大几倍。同时,在我国深化民航体制改革和航空公司重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可能导致安全责任在基层不落实,留下安全管理漏洞。比如国内一些地方航空公司安全基础薄弱,安全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在安全管理理念、机制、模式和体系、防控技术和应急救援体系等方面,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以有效降低事故率和灾难率,减少航空灾害的损失是迫切和必要的。
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1.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系统的理论准备
在民航领域,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工业率先加强了空中环境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了交通预警和防撞系统、近地预警系统和风切变预警系统;法国加强了航空事故调查和预防对策的研究,如法航应用里森的因果模型理论建立法航飞行安全组织开展事故预防。以波音为代表的各国航空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基于人因工程等的人机系统研究。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技术、航空法规和标准制定方面。
中国在航空安全技术、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安全法规、航空安全心理学、人误和事故调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近两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灾害预警系统研究”课题组在航空、公路、水运、铁路等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航空灾害预警管理方面,提出了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模型和组织模式,包括系统的建设思路、工作内容、运行模式和工作流程。通过对我国民航飞行质量监控管理模式和措施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利用民航飞行质量监控进行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的新思路,并探讨了预测超限事件趋势的方法,为航空灾害预警管理提供对策。本文探讨了社会心理素质、动机、情绪与民航机组人员行为失误的关系。分析了单位行为失误的心理背景。本文分析了单位管理不善对群体行为失误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单位管理的对策。这些研究与* * *一起为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系统的现实条件
20世纪80年代,国际民航界加强了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可靠性管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出台了许多重要的鼓励措施来提高航空安全标准,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建立全球安全标准体系。例如,在1998中,欧洲民航联合会的35个参与国建立了违反安全惯例或适航规则的飞机和航空公司的数据库;在1999期间,国际航空运输为其成员航空公司制定了运营质量标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1989中规定,商用飞机应安装风切变预警系统(RWS)。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和亚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开始开发和应用飞行质量监控软件,以检测飞机运行、飞机维护和发动机性能监控中的不合格事件和发展趋势。澳大利亚奎达公司和飞行数据分析公司联合开发的软件首次投入商业使用。一些机场成立了专门针对停机坪事故的停机坪安全委员会,制定和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加强硬件设备。
到目前为止,中国民航安全管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运用预警思想加强事故预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南航在1995建立“南航可靠性控制闭环系统”,建立数据可靠性标准,加强可靠性分析。从65438到0995,中国民航为B737和B757开发了飞行操纵品质监控软件。1997,民航局要求所有运输机必须配备QAR设备,并对每次飞行进行监控,为确保飞行安全和加快培养新飞行员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手段,有利于提前进行安全管理。一些航空公司开始重视对人的因素的管理,如驾驶舱资源管理(CRM)、安全分析和评估,通过了解航空运输系统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基于现有的航空安全技术和航空安全管理体系。比如航空环境的监测,可以配合航空气象部门的气象预报服务,机场安检;飞机运行状态的监测、评估和预控可与可靠性管理中的统计评估系统相结合,与先进民航飞机的机载环境预警系统(包括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近地告警系统和风切变探测系统)和空管部门的二次监控雷达系统配合使用;对飞机管制员的行为进行监控、评估和优化,是驾驶舱资源管理的深化和完善。安全管理活动的监测、评估、预警和预控是对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的补充、修正和加强。总之,建立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是一项势在必行的系统工程,具有现实可行性。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是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航空灾害预警管理系统的建立是航空安全“预防为主”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安全第一”方针的深化和发展,对不断提高我国航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可靠性和防灾减灾水平,推动当前“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管、群众监督”的民航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促进航空安全体系建设和民航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