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概念构图?
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充满了许多想法。这些观念,不管是好是坏,都是他们人生的路标,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操纵着言行,支配着思维。
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的旧社会的中国,大部分人都是愚昧颓废的,尤其是清朝,这一点被很多历史学家所诟病。“缠足”、“年关”、“等着午时斩首”这些词,在现代人看来无疑是恐怖而难以理解的。试想一下,如果你在ktv看到一个穿着清朝宫女服的男人,手拿三寸金莲,扭着细腰摇头晃脑,拿着可乐瓶,唱着流行歌曲。你会怎么想?观念不像文化,新旧可以和谐。观念是一种人格判断,是一种道德立场。它冷冷地盯着与它格格不入的人,伺机攻击。总是有新的想法取代旧的想法。观念的更替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自然的,不可违背的。
细看,别说一千年前,短短百年间,观念的变化突飞猛进。一百年前,人们连今天看起来很不寻常的彩电都接受不了,更别说智能手机和电脑了。以前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公司老板预言,世界上永远不会有会说话的电影,人们不会想看。他的观念在今天被彻底颠覆了。不考虑音效,抢票有时候都要半个小时,更别提观众的热情了。所以我认为,观念的更替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是一个因果循环,是思想的飞跃。
有些人,他的想法总是局限在浅层次,不跟风,不求上进。他只会戴上迂腐的帽子,蜷缩在角落里。回想当年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正是因为观念不进步,认为不学蛮夷就是“亡国”,中国近代才有了漫长的屈辱历史。学习新思想是必要的,但盲目追求新潮流就一定正确吗?不,不是的。现代社会给青少年灌输了太多新奇的思想,青少年自制力差,容易误入歧途。我好像看到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上聊着恋爱;很多青少年躲在厕所里抽烟、抽烟;很多少年在ktv里精力充沛,却在考试中愁眉苦脸...
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是好的。不能盲目求新,也不能盲目去旧。只有审视各种想法的利弊,才能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