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与中医发展

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持续了700多年。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经济发展,思想、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新情况。有系统的理论、法、方、药著作,成为医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名家如《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医学原则;神农本草经为药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千多年来,中国医学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和提供,包括扁鹊、华佗等中国著名中医,并有学术见解和交流,丰富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年来,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1919)是最早的中医通史研究,其次是王济民、连德武的《中国医学史》,谢观的《中国医学的起源》,樊兴准的《明代西医传入》,其中以陈邦贤的《中国医学史》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