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铜钱的由来
会泽铜商文化的两个高潮期。根据金先生和李晓岑先生的同位素考古研究,会泽铜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的周晚期。从2世纪中叶算起的100年间,会泽铜商文化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根据考古发现,会泽生产的唐郎青铜洗器(铜锅、壶、盆、鼓等家用器皿)在云南昭通、陕西勉县等地均有出土,说明会泽生产的器皿已享有很高的声誉,并远销全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在交通和物流困难的年代,铜洗的广泛流传,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铜商文化的雏形。明清至近代,是会泽铜商文化的第二个高潮期。特别是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到咸丰六年(1856)的近二百年间,会泽铜矿业逐渐兴盛,有开采、冶炼、外省采购、本省铸鼓、北京运输等。,来往会泽的人络绎不绝,大量聚集,气势磅礴。这也被认为是会泽铜商文化的真正形成期。
会泽铜商文化的主要内容。会泽铜商文化的物质基础包括铜矿的勘探、开采和冶炼,铜钱的鼓铸,铜的向外运输和铜艺术的发展,比如铜的冶炼,据统计,从1705年到1806年,云南省* * *开了144家铜厂,往往在30家以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最多,有46家,其中大部分是这些铜厂大多在当地熔炉中冶炼,最高年产量超过1000万斤。再比如铜钱的鼓铸。会泽铜钱的鼓铸始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历时200余年。有新旧两个“宝云”铸币局,是仅次于北京宝源、宝泉的全国第二大铸币局。铜的向外运输,形成了万里到北京铜运输的壮丽景观。
会泽铜艺更是光彩夺目。产生于西汉中期,兴盛于东汉的唐郎铜洗,继承和发展了薄壁铸造技术。它的显著特点是腹部有弦,底部有花纹和铭文。它在全国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和时尚潮流。据东晋常渠《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唐郎县亦名山。银、铅、白铜、杂药。有唐郎乌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白铜生产记录,早于欧洲1500年,说明当时的会泽铜艺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明代东川府钱币局铸造的“嘉靖鲍彤”纪念币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金属硬币,是吉尼斯纪录中记载的最大的硬币,因此会泽被称为富王之地。产生于明代的斑铜艺术,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经冶炼而锻造的金属物件,被誉为中国一绝。此外,还有“浮炉”、“黑铜去银”等技法,见证了会泽铜艺的丰富和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