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青海文化信息
十六国时期,包括青海在内的河西凉地呈现出繁荣的文明。士人聚集与文化教育振兴。主要原因是河西是东西交通的枢纽,西域的文化和学术研究也在逐渐向东传播,所以必须先在河西停下来。东汉和魏晋正是西方文化东传的重要时期。河西大量感受到了西学的新鲜,以至于用它的沃土种下了金色的丰收,获得了新的文明滋养,融合了新的文明成果。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结果,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沉淀,为“无梁”政权所用,形成了文明繁荣的坚实基础。其次,五粮文化的繁荣也应该与河西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有关。自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以来,河西地区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化上发展迅速。大量以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国典籍在这里广为流传,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儒家思想和学者。五粮文化的繁荣也有赖于先后在河西、河湟地区建都的五粮政权统治者大多重视文化教育,崇尚儒学,崇经崇史,推崇士人,这无疑是推动五粮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东晋十六国乃至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期。佛教在五粮分治的河西地区尤为盛行。
无梁包容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佛教“深怀敬意”。以前天冷的时候,我请西域的高僧智和到凉州,和当地的萨摩亚人一起翻译了《守冷衍》、《徐来》、《金光寿》、《如来三昧经》四种经典。自晋代以来,大陆僧人西进求佛成为一股热潮。从西晋朱时兴到东晋南北朝十六国,在300多年的时间里,记载有156人通过河西地区的丝绸之路或青海路西行取经。河西地区在佛教东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出现了,包括建筑、绘画和雕塑。与此同时,在这一时期,当地的民族文化开始蓬勃发展,尤其是在史学方面。当时关于五粮史的著作有十一种。在建筑艺术方面,南梁政权在河湟地区建城扩建。吐谷浑曾修建过河西桥、黄河上游的大田桥、宜州的左军寺等,反映了当时青海各族人民所达到的建筑艺术的高度。另外,南北朝时期,青海当地的民间音乐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体系,一是乐迪音乐,二是羌族音乐,三是凉州音乐。凉州音乐不仅在西北民间广泛流传,而且成为后世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到了唐代,随着吐蕃王朝对青海全境的逐步占领和统治,当地文化逐渐形成了吐蕃化的趋势。青海各民族,包括羌族、吐谷浑族、汉族,由于吐蕃统治者推行的统一、融合、民族同化政策,大量融入吐蕃民族,地方文化的吐蕃特色越来越鲜明。从8世纪中叶开始,特别是赞帕·赤松德赞统治时期,吐蕃王室在统治地区大力推广佛教,使青海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青海本土佛教日益突出。当然,吐蕃文化的本土文化并不是完全排斥高原上的羌族、吐谷浑和汉族文化,而是大量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而使吐蕃民族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唐朝高度发达的封建文化一直吸引着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入藏,给吐蕃地区带来了极其丰富的中原文化,加深了中原与高原的文化交流,从而丰富了各地的文化内涵。
唐代青海作为唐蕃斗争的战略前沿,受到中原士人的关注,唐诗中涉及青海的作品也不少。如李白的“中国军队沿着邓白路前进,而鞑靼军队在海湾的蓝色水域中窥视。因为历史上没有一次著名的战斗把所有的战士都送了回来”(关山月);杜甫“去碧海,沿岸望,望尽旧白骨被弃,新鬼恼旧鬼哭,又是雨又是湿。”(《车店》)和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直到破楼兰(《参军》第四部)等,一去不复返。,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言。毋庸置疑,唐与唐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促进了青海本土文化的发展。
佛教的广泛传播是宋代青海藏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清朝和唐朝统治时期,河湟的吐蕃人已经普遍信仰佛教,他们得到了当地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佛教僧侣在社会上也身居高位,甚至参与政治。“吐蕃很重视僧人,有大事必聚僧人议决,无一人不能。”但是,佛教的流行并没有抵消吐蕃人固有的文化传统。以此宗教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与佛教齐头并进。
青海地处偏远,各族文化教育水平与内地有明显差距。同时,由于民族杂居,当地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青海河湟地区汉族人口大量增加,实施封建正统儒家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相应的需求。儒家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西宁地区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到了明代,青海开始出现举人和进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历年间,西宁备战副使节刘敏宽和西宁牧卫童芝英编撰了《西宁志》,为研究明代青海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元明王朝出于对藏区政治统治的需要,采取了提倡和扶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因此,青海省的藏传佛教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元朝时,蒙古统治者重点扶持萨迦派,随后这里出现了一些萨迦派寺院,即现在的多县格藏寺和东城寺。
明朝对藏传佛教各派采取“多建多封”的政策,即只要在政治上隶属于朝廷,都给予扶持。在明地区,在河湟地区,“大建樊宇,特赠百姓”,在西宁地区,“樊僧庙户星罗棋布”。清代著名的塔尔寺也建于明代。同时,元明时期,伊斯兰教在东方河湟地区传播,随后回族、撒拉族等穆斯林民族在青海定居。
根据现有材料,青海有始于明代的清真寺。洪武前后,定居在今天循化的撒拉族人创立了著名的戒子寺。现在青海最大的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寺也是洪武时期修建的。清真寺的出现不仅方便了穆斯林信徒的宗教活动,也有助于伊斯兰教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以清真寺为象征的伊斯兰文化也成为青海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初,青海的建筑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几乎都体现在宗教文化领域。达拉然,位于塔尔寺最高点,也是清代所建。这座汉藏建筑由山门、牌坊、附馆、报告厅和客厅组成。它结构独特,建在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寺庙。历经清代数次修缮,塔尔寺已成为青海重要的文化艺术宝库。塔尔寺酥油雕塑、绘画、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热贡艺术(又称乌屯艺术)是一个以绘画、雕塑为主要特色的宗教艺术流派,起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乌屯的上下庄、年都乎、果玛日、嘎赛日等村落。热贡艺术绘画以壁画、卷轴画(藏语称唐卡)和少量木雕为主。内容主要是佛像和佛教故事。画风简约,色彩均匀和谐,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其技法与汉族相似,一般采用单线平绘加少许烘染、色块填充的技法。雕塑以药用泥塑佛像为主,造型生动,技法简单流畅,质感丰富。
伊斯兰文化在清初的青海也非常流行。就建筑而言,西宁东关的清真寺在清代经过多次修缮,形成了一座具有阿、汉、藏多种风格的古代西北伊斯兰建筑。
青海各族人民热爱艺术,到了清代,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清初河湟地区流行的代表性民歌“花儿”。大约在清朝中期,“平弦”从内地传入青海,到清朝后期,成为青海东部汉族聚居区非常流行的坐唱艺术。曲目多为历史故事、神话、民间传说,用方言演唱,地方特色明显。清中叶以后,皮影戏、孝道、道情、扰儿等艺术形式相继传入或产生。
在清代,大量的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等。还以说唱的形式在青海各民族中流传,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世界上最长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与古希腊史诗《荷马史诗》和印度史诗一起,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清初青海文化成就的突出表现是各种地方志的编纂。顺治十四年(1657),苏编纂了青海最早的地方志《西宁志》(又称《西真志》)。
乾隆十二年(1747),西宁勤俭之人杨颖居编纂了《西宁府新志》,共40卷,30万字。是青海最完整的地方志。
乾隆年间,纪昀等人奉命编纂《河源传》三十六卷,详细记述了阿弥陀佛等人考察河源的过程和结果,并参照历史文献绘制了清单,是研究河源的重要文献。
青海的文化事业一直比较落后。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和国际国内文化现象的刺激和影响,青海的文化领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一些前所未有的文化形式开始出现,一些古老的文化形式在内容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文化设施在青海出现较晚,类型单调,实施简单。主要有图书馆、电影院,以及一些临时性的公共娱乐场所。1926年,贵德县受甘肃省教育厅之命,设立贵德县民众图书馆,藏书150余种,是青海历史上第一所近代公共图书馆。1938期间,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传贤到青海考察。他深感青海文化事业落后,倡议建立省立图书馆,捐赠图书3224种9878册。青海省政府在西宁黄庙街选定了图书馆的校址,建立了拥有44间室的青海省图书馆,并于次年4月15日正式开馆。电影在青海的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新事物。1930年,内地民营商人来青海放映默片。同年秋,马步芳派人从天津买回一部电影放映机,次年在新九师司令部和大教学场放映。1942省教育厅成立电化教育辅导办公室,利用幻灯片辅助教学和政治宣传。1943年,著名导演郑、率摄制组赴西宁拍摄《民族万岁》。同年,青海唯一的商业公共电影院——黄光光电电影院开业,地点设在西宁山陕会馆。青海建省前,近代公共娱乐场所很少。1932青海省民政厅为了活跃人民文化生活,在西宁小教场开设了一个娱乐人民的会场。
近代以来,青海的文学创作开始有了新的起色。20世纪以前,一些出生在青海的老知识分子在为官、教书的同时,也写诗抒怀,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一些为后人所称道和欣赏。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诗人有张思贤、赖维理、和赵。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五四”以后,青海文坛越来越活跃。除了传统格律诗的进一步发展,新白话小说、新体诗和散文写作也逐渐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民国时期,有十多首诗被收集出版,如李丹的《珊瑚岩斋诗》、朱耀南的《寻牙诗》、周光辉的《画云诗》、周锡五的《走在草地上的诗》以及其他一些关于首义斋的诗。五四以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白话小说和新诗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20世纪30年代中期,青海出现了《来到人民》、《黎明》、《轮影》、《冰思诗》等多种文艺刊物。这些刊物后来并入《青海共和报》的文艺副刊,包括《边生》、《学生文艺》、《人民乐园》等。它是当时青海新文学的重要园地。民间史诗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形式在近代继续沿袭和发展。
清朝末年以来,青海流行着平弦、道情、小闲、邓英戏等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后来又有了倒水(类似快板)、八角鼓、小魔术等。民国14 (1925)以后,戏剧、舞蹈、歌唱等被称为“文明戏”的艺术形式登上舞台,青海地方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省后,省内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的师生首次表演舞蹈节目,现代舞随着妇女参与戏剧运动开始进入青海艺术的殿堂,这是当时社会风气发生重大变化的表现。抗日战争时期,青海的戏剧、歌舞、音乐等艺术进入大发展时期。
近代青海在书画领域也有所建树。
民国以前,青海史专题研究基本空白。民国以来,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展开,出现了不少著作。
青海的新闻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民国15 (1926)年,国民党西宁县党部在创办每周党报(手书墙报)的基础上,出版了石版《中山周刊》,这是青海最早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新闻报纸。青海建省后,随着新闻舆论和政治宣传需求的不断增加,青海报刊有了很大的发展机遇。1929年2月,青海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局创办了报道省政府工作的综合性刊物《新青海日报》和《青海省政府公报(月刊)》。国军东撤后,《新青海报》由马奇和马林控制。1932年4月,报社更名为青海日报,同时改为光面纸,日发行量800份。除了报刊杂志,青海还出现过三家通讯社,分别是湟中通讯社(陆军成立于1929)、北平郑文通讯社青海分社(成立于1932,不久即倒闭)、青海电信局(成立于1930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都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不大。1949年5月,马步芳政权即将崩溃的时候,在青海建了一个电台。8月1正式播出,每天播出两次。西宁的主要街道都安装了扩音器。
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