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海报——五组概念摄影作品带来的视觉创意
文化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文化的形式复杂多变,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中,把握各民族、各时代文化之间的联系点和共性。文化是共享的,是特定群体成员所共有的理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但是,文化也是可以学习的。人是和文化一起成长的,不同群体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们总是强调我们处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在随着这种变化而影响和渗透,这种文化交流最终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尽管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但中国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基督教的教义,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圣诞节的名义放假;虽然西方人大概不知道阳历和阴历的区别,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一起享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二,海报设计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和认同
海报又叫“招贴画”、“海报”,英文名为“poster”,指张贴在纸板、墙壁、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也是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有人根据海报的词根结构和轶事来解读海报的含义,认为海报是由“帖”转换而来的,“帖”的意思是柱子,所以海报指的是所有贴在柱子上的告示。没有一本汉语词典对“海报”一词作过专门的解释,但据说在清朝时期,外国人用海船运载的外国货物停泊在中国沿海码头,并在码头沿街显眼的地方张贴海报,推销自己的货物。沿海市民称这张海报为。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后凡是有类似目的和其他信息的海报都叫“海报”。
(一)海报中的文化认同现象
文化的传递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比如语言就是最重要的符号。借助语言,文化可以代代相传,传播到更广的范围。根据感官的不同,符号可以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和触觉符号。语言属于听觉符号,文字属于视觉符号,图形图像也是重要的视觉符号。海报具有画面大、宣传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远距离视觉效果强等特点。它们是优秀的文化传播载体,是平面设计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内容丰富、主题表达明确、传播渠道多样、展示简单、对环境道具没有过多限制而被广泛传播。很多我们熟悉的国际平面设计师在这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作品。很多国际平面设计大赛也是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进行的。连续举办七届国际大学生反皮草海报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用原创海报作品引导消费者思考皮草服装的道德问题。当我们欣赏获得最终奖项的优秀设计作品时,不难发现,来自不同国家的海报作品中,往往会使用相似的创意或相似的图形元素,也就是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在创意和材料的选择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2007年的第五届比赛,比赛主题是:时尚的受害者。中国有三个获奖作品有衣架元素,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一个获奖作品有衣架创意元素。这种现象说明,在设计之初,中外学生在选择海报创作的元素时,不约而同地将时尚与衣架联系在一起,并在自己的海报设计作品中采用实物拍摄、手绘草图或形成不同图形等一些表现形式。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广泛传播,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所以我经常使用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和理解的图形元素。第二届“东西方”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金奖作品是一幅名为“温暖”的反战海报,背景中央写着英文单词“war”,旁边是一颗破碎的心,看起来像一对带着光环的小翅膀,就像一个血淋淋的天使。图片下方有一排主题词:请不要让这些翅膀飞走。整个画面色彩斑驳,让人想起战争带来的创伤。在这萧瑟的场景中,这颗小小的红心温暖了观者的心灵,让人在沉重中体会到一些别样的滋味。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但它是国际通用语言;中国大部分人不信基督教,但大部分人都能认出天使的典型特征。所以这部作品可以被国内外大部分观众解读。可以看到,尽管成长于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但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现在东西方的年轻一代在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上都在逐渐趋同。这对设计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运用国际通行的视觉元素创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的传播性,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多数观众的理解和认可;另一方面,只用文化认同来设计海报,必然会带来太多创意“崩盘”的风险。所以,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很重要。
(B)海报中包含的文化差异使其独一无二。
纵观海报设计的发展历程,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的海报作品大多包含了与自身背景文化相关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语言,并逐渐将其转化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让观者一看到海报画面就能明白设计者是谁。由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护为日本传统戏剧Nobu Drama创作的一系列海报广为流传。能戏是日本第一种民族戏剧,它是由寺庙神社演出中诞生的“猿乐”演变而来,在日本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剧,人物较少,重在表现情节,是一种象征性的戏剧。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都戴着面具,这是能剧区别于其他剧的重要特征。能聚从选择口罩开始。田中一光的能量剧海报大多以面具为主要图形。在表现手法上,他用大面积的几何色块来概括原始的复杂的、具象的面具和头饰,概括它们的主要特征,并用高纯度的补色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除了用几何色块创作海报,还有一些海报以人物甚至笔画为主要创作元素。这些人物往往是一部剧里一个章节的内容,按数组排列在屏幕上;或者在不影响识别的情况下拆分剧名的笔画,分布在画面中;有时候不同的剧用相应的颜色来区分。
田中一光的海报设计中使用了大量的日本传统图像和民族元素,但这些元素是通过相对现代的几何形式来表达的。补色在海报中的应用,营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戏剧世界,并通过巧妙的划分和间隔,体现出层次的重叠,使海报画面形成类似西方透视效果的空间感。这是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与认同的绝佳体现。可能有人会说,现在远不是田一光的鼎盛时期,能剧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文化领域,所以海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独特的民族文化符号。那么,伊朗新锐设计师Me-hdiSaeedi又是一个鲜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总是包含波斯文字、繁体字等民族元素。比如他为三位伊朗女艺术家的油画展创作的海报《三张伊朗脸》,利用波斯语的大小和书写角度的变化,形成三张相互关联的女性侧脸,完美契合主题。他认为波斯文字和拉丁文字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拉丁文字在两条平行线之间,方形文字的结构更容易处理平衡的问题。而波斯文字流动性更强,字母组合更随机。设计师可以用更新颖的方式设计,图形效果比拉丁字符更明显。他的另一幅海报作品《伊朗印象》(Impression of Iran)是为伊朗摄影师的展览而制作的:画面的主要图形是一个裹着头的传统伊朗男子的形象,表现出强烈的地方特色。作为一名曾在英国和法国留学的设计师,MehdiSaeedi明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波斯语的辨识度是有限的,所以他的作品中总会有用英文标注的主题,与原本的波斯语人物有机结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试图把这两种语言的特点结合起来”。MehdiSaeedi通过他成功的海报设计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三)中西文化碰撞引起的“化学效应”
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许多海报设计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而这种中国味是通过简洁易懂的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的。他自己也谦虚地回应:“基本上我所有的东西都是表面的。但是为什么我做的这么好?因为我知道如何表达我的文化,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觉得有趣。但不代表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多少。再问我一个问题,我不一定能给你更深入的回答。”用这种不同文化的设计理念来完成作品,就是“通过国际活动来表达中国的文化和品位,通过这个展览来拿回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尊严”。看他1990年在东京举办的个展“(东方遇见西方)”海报设计,画面主体是一个写在沙上的篆体“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种传统的东方文字笔画结构分为四个英文字母“East”,是英语中“东”的意思。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把海报倒过来,字和笔画会形成“西”,成为“西”的意思。他将英文单词“East”和“West”巧妙地组合在同一个中国古代剧本中,既涵盖了本次个展的主题“(East meets West)”,又体现了东西方的交融与交汇。整体画面为暖黄色,沙砾中的字体刻画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历史的神秘与沧桑。
陈幼坚为“香港东西方”七位香港设计师作品展设计的海报也充满了不同文化碰撞产生的灵感火花。浅色的画面中央有一杯热茶,是典型的中国瓷茶杯,用几笔勾勒出来,但杯子里泡的是红茶。由红色和黄色组成的标签让人联想到有着“世界红茶之王”美誉的英国经典品牌立顿,但标签上的文字已经换成了本次展览的主题。杯中的茶水冒着热气,上升的气体由彩色线条组成,似乎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共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香港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必将通过此次展览的呈现,在设计界大放异彩。海报色彩素淡,画面主体突出,简洁而不简单,蕴含着丰富而有意义的内容。融合东方文化传统和西方设计美学,不仅仅是香港设计师的“专利”。大陆设计师也感受到了东西方结合的独特设计魅力,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在深圳平面设计师刘永清设计的一组名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海报设计中,他巧妙地将中西文字结合在一起。图中“百花齐放”与传统花卉图形相结合,“百家争鸣”二字与孔子雕像相结合,体现了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乍一看,两张海报毫不起眼,但仔细回味,我们发现主题文字是不一样的——汉字的笔画由英文字母组成,不同的英文字体也让中文字体呈现出不同的字体效果宋立科风格和粗体风格。通过设计师的处理,将东西方人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画面中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和谐视觉效果。
第三,结论
文化是一个宽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却很难准确定义。在海报设计领域,设计师将其浓缩为视觉元素,体现在画面中。在设计创意和设计表现时,既要考虑最广泛受众的接受程度,又要保证作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因此恰当把握文化差异与认同的关系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国家的设计作品在保持中国特色的同时需要国际化的长期研究课题之一。
《郎姐》海报曝光:八组八色。这几个颜色就体现了群体的原始灵魂。每周五下午,萌妹子都会忍不住想看看郎姐的内心!
果然每次郎姐的表演舞台都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今天第二场演出播出的花絮和视频已经在屏幕上搜到了。光看花絮和片段就让人热血沸腾!!~
但最让萌妹子惊艳的还是妹子们的八组八色表演风格。每组的海报都有不同的主色调,不同的妆容、服饰、造型。看了八组妹子的海报,萌妹子只想说芒果台真的好哔~ ~ ~
第一组是“随便什么音乐”。这一组的主色调是亮橙色,明亮,饱和度高,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活力四射,明亮通透。亮橙突出温度和态度,而《无论什么音乐》是说唱歌曲,恰恰给人一种不羁的“我有我的态度”的感觉。
搭配小贴士:这种色彩强烈,往往需要一些夸张的妆容来突出人物本身,所以姐妹们选择了烟熏妆和脏妆来搭配。整个组合给人一种狂野的感觉,视觉上非常强烈。震惊。
选择亮橘色背景拍照的女生,往往是想展现自己不同寻常的一面,发掘自己的多面性,尝试一些新潮的妆容。这样的照片让人眼前一亮~
第二组是“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痛苦”的那组。这组的主色调是复古的黄色。与第一组相反,这一组是显色性低的颜色。这种颜色让人感觉仿佛陷入了一片阴霾,有一种阴郁压抑的感觉。《这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痛苦》这首歌是一首抒情的慢歌。有了这张海报,似乎就是一种暗示:无论我们是否陷入阴霾,总会有光明。
搭配小技巧:显色性不高,更自然日常的妆容风格更容易给人画面感和故事感。因为这首歌容易带情绪,给人一种切肤之痛,所以姐妹们都加了泪妆来呼应情绪,为曲风画龙点睛。
选择拍复古黄色照片的女生,是想尝试一种复古的胶片照片质感,展现自己内在的成熟和女人味。照片看起来质感十足!
第三组是“恋爱后的动物感伤”。这一组的主色调是粉色,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梦幻、美好。粉色一直是女生的最爱,充满浪漫温馨的气息,也很容易抓人眼球。粉色的照片是温柔的告白,是浪漫的错觉,很有时尚感。《恋爱后的动物感伤》这首歌讲的是恋爱的心路历程~
搭配小贴士:粉色更甜美,更常见。可以搭配浓浓的眼妆和黑色花纹上衣,为背景增色。因为这首歌的主角是动物,所以姐姐们的妆容和造型都比较狂野。看背景上的阴影。就像猫舔伤口一样~
选择拍摄粉色照片的女生,是想品味甜美温柔的风格,展现自己天真少女甜美活泼热情的一面。粉丝照片就像一个放大镜,把他们的甜美可爱无限放大。
第四组是“来自世界”组。这组的主色调是海蓝色,这是一种神秘的颜色,也象征着梦想。它可以代表最宽的海和最深的天。这种背景的蓝色色调偏高,让人感觉天真、温暖、清爽。《来自人间》这首歌是一首抒情的慢歌,听完给人一种温暖有爱的感觉~
搭配小贴士:蓝色很温暖,很沉稳。可以搭配白纱裙,也可以搭配白色镂空连衣裙。蓝色和白色非常醒目,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首歌很空灵,听起来好像要脱离这个世俗。是一种寓意“5天”的符咒。
选择拍蓝色照片的女生都比较敏感细腻。他们想通过蓝色的照片隐藏内心的敏感,突出自己低调内敛的性格,也想通过蓝色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温暖。
第五组是“从世界来”组。这个群体的主色调是白色,白色给人一种干净漂亮的感觉,给人一种干净整洁的感觉。白色是调色板中的主色之一,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容纳世间万物,画出各种百色。这群妹子的姑娘和四重奏更像是身临其境的音乐剧,用歌声和探戈表演的非常出彩~
搭配小贴士:白色很纯粹,给人一种什么都可以搭配的感觉。看两张海报,三姐妹都穿着黑、红、蓝三色礼服,颜色同框,却不突兀,甚至给背景增加了层次感,展现出姐妹们不同的美丽风格~
选择拍白色照片的女生,是想给人一种干净无瑕的感觉,让人觉得纯净平和。同时,他们用白色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纯洁,在心中留下一片净土,让自己不忘你的主动胸怀和进取精神!
第六组是“流”组。这个群体的主色调是红色,红色是不可或缺的主色调,代表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祝愿。红色让气氛变得热烈,展现出姐妹们的迷人气息,我的脸更红润了,笑起来像个明星。
搭配小贴士:红色很强势很霸道,可以搭配同色系或者黑色的衣服。红色给人一种饱满的精神,黑色稳重,红色艳丽,让妹子们又美又狡猾~
选择拍红色照片的女生,是想表现自己的热情和主动,凸显自己的不凡时尚。他们通过热烈的红色表达了自己开放的心态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七组是“倾我所有奔向你”。这组的主色调是金黄色,这是亮度最高的色调,而金黄色给黄色增加了一层朦胧感,让画面更有活力。黄色调和太阳一样,是来自大自然的希望的颜色,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会让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选择亮黄色作为主色调,可以很好的体现青春、阳光、正能量的形象气质。展现这群妹子的性格:努力,阳光,活力!
搭配小贴士:黄色的饱和度很高,妹子们的肤色又白又亮,搭配同色系大衣和黑色皮裤俏皮。
有
带着一丝性感,露脐装,超短皮裤,黑色长靴,把姐妹们的好身材暴露无遗~
选择拍黄色照片的女生,是想展现自己活泼开朗的一面,突出自己乐观、积极、有挑战性、开朗的性格。明亮轻快的黄色把她们衬托成天真无邪的少女,表现出她们平时不容易遇到人的温柔。
第八组是蝠鲼组。这一组的主色调是紫色,是蓝色和红色之间的过渡色。它具有红色和蓝色的一些特征,所以复杂而矛盾,可以算是最神秘的颜色。因为它的轻,容易让人沉浸在幻想中,产生心理神秘感。紫色往往给人一种冷冰冰、难以接近的感觉,就像曼塔唱的那首歌:他们叫我魔鬼鱼。....
搭配小贴士:黄色的饱和度很高,妹子们的肤色又白又亮,搭配同色系外套和黑色皮裤,俏皮十足。
有
带着一丝性感,露脐装,超短皮裤,黑色长靴,把姐妹们的好身材暴露无遗~
选择拍紫色照片的女生,是想展现自己冷酷的一面,突出女性优雅知性的一面。当然,紫色也有一种不易察觉的温柔,让女生仿佛被笼罩在一种柔光之中。
看完《姐妹们》第二期,你觉得哪一组最好看?
五组概念摄影作品所带来的视觉创意,其实并不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的发展只有200多年。但是由于科技的飞速进步,尤其是数码摄影出现后,摄影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在广告设计和视觉设计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那些来自照片的创造性视觉效果呢?让我们言归正传。
双重曝光甚至多重曝光的效果真的太早了,很多电影海报包括婚纱照都会选择这种效果。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重叠的人物、植物或建筑的效果更受欢迎。
虽然是老技术,但也能开发出新的创意视觉效果。
利用好双重曝光效果,可以拍出很多惊艳的作品。
这种效果之所以受到很多设计师的喜爱,除了视觉效果出众,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作品的精神和故事感。
微动效应。英文名:Cinegraph或Cinemagraphic
顾名思义,微小动画是指大部分画面是静止的,小部分有轻微的圆形动画。
这种动画,第一次看的时候,真的是被那种奇妙的效果吸引住了。
去年,甚至直到今年,很多品牌还在使用这种微动效应。可以说这种微动效果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品牌的既定套路。
微动效果制作不复杂,预算经济,有很好的传播性。可以预计,很多品牌都会利用这个效果。是概念摄影作品转化为创意效果的成功案例之一。
这个就比较难解释了,主要是互相没有关系的东西反复组合在一起变得相似。看看图大家就明白了。
这种创意摄影在广告设计中仍被广泛使用。
这种创意摄影还是有很大的视觉表现空间的。有人说,不需要实景拍摄,3D也能做到这一点。我想说,首先3D的制作成本真的很高,比实景拍摄贵很多。另外,现在的技术还可以,但是不太容易。换句话说,实景的效果也很好,要达到3D实景的效果并不容易。
前三组摄影作品的效果是现在视觉设计中常用的。
之后两组作品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广泛使用了。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摄影效果本身的限制。也希望同事们看看如何更好的结合。
最初人体投影是一种舞台效果,现在更多的是用于一些装置艺术的表现,也用于很多户外路演。然而,这种效果在平面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希望法国摄影师Marc_hilbert的摄影作品能给你更多的启发。
三星手机广告是为数不多的人体投影视觉效果的应用,或者说是广告片的应用。在平面设计中,很少用到。我依稀记得投影字在人脸上的应用,但是没有找到例子。希望有印象的童鞋可以在这里补充一下。
当然,光绘的效果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半个世纪前,毕加索就已经在尝试研究它了。
据说《生活》杂志的摄影师Gjon_ili拜访了毕加索。
他向毕加索展示了一些浅色照片:溜冰者在他们的冰鞋上粘上小光源,在黑暗中滑行。毕加索立刻被这种摄影形式所吸引并受到启发,留下了这组珍贵的照片,记录了用光作画的毕加索。
或许他就是当今流行光影画的鼻祖吧!
广告设计中,光绘摄影的效果多用于酒类或化妆品。这种视觉会有很强的冲击力,也能产生很酷的效果。但是这两年好像不太流行了,应该说这种效果结合数字技术会有不错的表现。也期待视觉设计师能把旧瓶换成新酒,让这种表演效果焕发出新的魅力。
这五组概念摄影都不是冷门效果,在广告和视觉设计中也有很好的运用。
其实我一直觉得视觉设计师创造一些新的表现效果是一件特别有力量和意义的事情,但是这真的不容易。
在这里,我也希望是一种抛砖引玉,可以让更多的设计师参与进来,创造一些视觉效果。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概念摄影的收藏。也许今晚你会有新的灵感。
链接:_
密码:_5y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