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动物园的发展如何?

4月1955,西郊公园正式更名为“北京动物园”。

从1955到1975的20年间,北京动物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建成了大象馆、狮虎山、猕猴馆、猩猩馆、海洋动物馆、两栖爬行动物馆等。其中狮虎山、猩猩馆、两栖爬行动物馆等场馆沿用至今,成为北京动物园的标志性建筑。1958年9月,经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批准,根据动物园发展规划,长河背21公顷土地被征用。

北京动物园先后饲养和展出了毛冠鹿、秘鲁企鹅、西里伯斯水牛、华南虎、北美麝牛、亚洲象、日本瞪羚、智利火烈鸟、美洲海狸、白犀牛、麋鹿、暹罗鳄、中美洲貘、加勒比牛、白唇鹿、阿拉伯狒狒和山魈。

1960成立北京动物园科技委员会,由北京市相关单位专家组成。共67人,其中本园21人。由于重视动物的科学饲养,加强管理,重视动物疾病的防治,许多珍稀野生动物很快适应了人工饲养环境,实现了繁殖。50年代饲养的珍稀动物有东北虎、黑貂、金猫、绿孔雀、非洲狮、水獭、河马、鸸鹋、斑马、白鹇等。在科普宣传工作中,除了利用动物说明板、宣传橱窗等方式普及野生动物知识外,还编制印刷了《东北虎》、《水禽》两个系列丛书,绘制了导游图和观光图。

20世纪60年代初,与国际和国内动物园的动物交流仍很频繁。野骆驼、冠鹿、猩猩、褐马鸡、秘鲁企鹅和西里伯斯水牛都是这一时期获得的珍稀动物,在中国首次展出。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宝”大熊猫于1955年首次在园内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华南虎、金丝猴、白唇鹿、小熊猫、白熊、阿拉伯狒狒、黑犀牛等珍贵动物也实现了繁衍。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受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园区的基本建设也受到了影响。只有一个动物馆建于上世纪60年代,即海狮馆,1960开工,1964竣工,投资7.5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00平方米。从旧房子重建一个鸟舍。1965年,首都体育馆建成时,在公园西侧占地约4公顷。1966由于首都体育馆筹备,园区外占用了农场。经北京市规划局和相关单位批准,在十三陵地区征用了2.3公顷土地用于建设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