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几种海洋动物?

海洋动物又称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包括哺乳动物中的鲸类、鳍足类、海牛和食肉目,是重要的水生经济动物。

人类猎杀海洋动物的历史悠久,其中捕鲸起源最早(9世纪前),规模最大。翼足类动物的大规模狩猎始于18世纪的北半球。从1786年到1835年,俄罗斯在北太平洋猎杀了约200万只海狗。1867期间,美国在北太平洋大量捕杀海豹、海狗和海狮,破坏了资源。在南半球,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和美国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非西海岸、智利海岸和南设得兰群岛捕杀了大量毛皮海狮。在18世纪,南设得兰群岛也有象形海狗炼油工业。到1878,岛附近的象形海豹都被抓了。白令海的海象被各国捕杀,资源也急剧减少。但是,南极海域的一些翼足类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开发。

分类和形态学除了个体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鲸类(鲸鱼和海豚),还有以下重要物种。

鳍足动物是一种半水生动物。它们长满短毛,头圆,颈不明显,眼睛比较大而圆,鼻孔在眼前,耳朵在眼后,大部分外耳壳退化,嘴大,周围有触毛。上下颚都有牙齿。鳍足类的四肢都进化成了鳍,有蹼趾相连。尾巴小,上下扁平,夹在两条后肢之间。有海狮、海象、海豹等3科40余种。

海狮种类超过10种,如北方海狮、加州海狮、南美毛皮海狮、海狗等。北方海狮是海狮家族中最大的物种。成年雄性长约3.1米,重约1吨。雌性更小。海狮之吻略显纤细;带外耳壳,长达50毫米;雄性动物颈部有鬃毛状长毛,全身毛发粗糙,呈黄褐色;前肢比后肢长,后肢可从足髁向前弯曲;爪子发达,能在陆地上行走。海狗成年体长雄性约2.5米,雌性约1.5米。海豹的口鼻部很短,外耳比海狮的小。四肢短小,可向前弯曲行走;尾巴很小,全身长满粗毛和短绒毛;四肢表面几乎没有毛,内部光秃秃的;背部黑褐色,腹部浅色,幼虫黑色。

海象只是海象的一种。海象身体粗壮,雄性成年体长3.6 ~ 3.8米,雌性成年体长3米左右。海象头小,口鼻部钝,上唇毛厚,眼睛小,无外耳壳。它们的身体又矮又粗,年老时脱落,皮肤又厚又皱。背面灰褐色,老年灰褐色。后肢可以向前弯曲用于爬行。海象有34颗乳牙,到成年减少;男性上颌骨有1对大牙,长者可达1米,斜向下延伸;女性的牙齿更小。

海豹科约有10种,我国主要产斑海豹,体长1.5 ~ 2米。海豹头圆,吻宽而短,毛发稀疏,四肢全毛,爪薄;尾巴短;身体覆盖着绒毛。成虫为蓝灰色或黑灰色,有许多蓝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腹部苍白。刚出生的动物全身覆盖着厚厚的白色绒毛,断奶前乳毛变成成年色。

南方象形海豹是鳍足目中最大的动物。成年雄性可达6.5米,重约3600公斤。雌性成虫只有3.5米长,身体肥胖,胸部宽阔,但身体柔软,可以向后弯曲。南方象形印的鳍肢靠近背部,可以支撑身体。雄性动物的鼻子是一个长长的鸡冠,长达40厘米;幼虫为黑褐色,成虫为黄褐色和灰色。

海牛很像鲸鱼。它们的皮肤很厚,覆盖着短而稀疏的刚毛。海牛头小,前端截短,吻短,有许多触毛。没有外耳壳;没有背鳍;前肢呈鳍状,后肢退化;尾鳍平而宽;没有阴囊;一对乳头位于鳍状肢的后部。这个顺序有3个家庭* * *。其中,海牛最初分布在白令海峡沿岸海域,体长10米。18世纪灭绝,现在只剩2科。海牛的尾鳍是铲形的。儒艮只有1种,身长可达3米。胸鳍呈椭圆形,尾鳍宽呈月牙形,背部浅灰色,腹部灰色。男性身体的两颗门牙是尖牙。

海獭食肉目动物是唯一生活在海里的物种,也是最小的海洋哺乳动物。雄性成虫体长可达1.5米,雌性体型较小。形似黄鼠狼,身体细长。他们有小脑袋;带着小耳壳;上吻部有触毛。四肢短,后肢呈鳍状。身体覆盖着刚毛和浓密的绒毛。身体是浅黄色或深棕色。

海狮海狮因其脸看起来像狮子而得名。海狮生活在海里,以鱼、贻贝、鱿鱼和水母为食,经常吞食鹅卵石。海狮没有固定的栖息地,它们每天四处游荡寻找食物。直到繁殖季节,它们才选择一个固定的地方开始激烈的争夺配偶。最后,获胜的雄性应该拥有许多雌性。雌性怀孕一年,产下一胎。海狮是动物园和水族馆中受欢迎的角色。海狮很聪明。经过训练,他们可以学到很多高超的技巧,比如头球、投篮、钻圈、后腿站立、前肢站立和倒立行走,甚至可以在水面上跳1.5米的绳子。海狮的胡须比耳朵更生动,能分辨几十海里外的声音。

北方海狮是海狮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它也被称为北太平洋海狮、席勒海狮和海驴。它是最大的海狮,被誉为“海狮之王”。海狮是一种应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在科学和军事上都有重要作用。但是,海狮也是濒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类海狮和海豹属于海狮科,有7属14种。它们和海豹的区别在于,海狮和海豹能在陆地上行走,是因为它们的鳍状肢能面向前方,而海豹不能;此外,像小手指一样的耳朵也是海豹早就缺少的特征。因为海狮的雄性脖子上长着漂亮的鬃毛,所以得名“海狮家族”。海狮容易亲近人类,记忆力好,可养可学。海狮的毛又厚又硬又蓬松,可以防潮。皮草只能做防水装备,没有价值。海狗和海狮很像,身体毛茸茸的,脸很短。海狗和海狮不一样,不会学习技能。然而,由于它们柔软美丽的皮毛,猎人们经常捕杀它们。目前,在严格的国际法律法规的保护下,海狗的数量正在逐渐恢复。

生物学家认为,翼手龙和豺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大约3000万年前,海洋中的食物资源大大增加。那时,一些像狗这样的食肉动物开始慢慢地向海洋移动寻找食物。为了适应在水中觅食,它们的身体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四肢进化成鳍,便于在水中游泳。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它们形成了现在的鳍足类。

特点海狮是海洋中的食肉猛兽。海狮的食物来自大海,主要以鱼类、鱿鱼等头足类动物为食。海狮身体粗壮,食量很大,可以潜到最深270米的海底。在人工饲养下,一只海狮一天要吃40公斤鱼。一条1.5斤重的大鱼,一口就能吞下。在自然条件下,海狮的活跃度大大增加,食量会增加2 ~ 3倍。海狮不仅食量大,胆子也大。它敢在渔网里钻来钻去,抢渔民的收成,然后撕开渔网跑掉。所以在渔民眼里,海狮就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由于人们的大量捕杀,海狮的数量正在下降。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保护海狮的倡议。在中国,海狮属的鳍足类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海狮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海狮有十四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体型较大,刚毛稀疏,无或很少绒毛,有北海狮、南海狮等五种;另一种较小,有刚毛和浓密的绒毛,有9种,如生活在北太平洋的海狗。因为海狮的吼声像狮子,有些种类的雄性颈毛像狮子,所以总被称为海狮。

北海狮又名北太平洋海狮、海狮、海驴,是最大的海狮,因其脖子上有长长的鬃毛状毛发,叫声类似狮子的吼声而得名。男性和女性之间有很大的区别。雄性体长310 ~ 350 cm,体重1000 kg以上。雌性动物体长250 ~ 270厘米,体重约300公斤。它的头略凹,口鼻细长,外耳壳很长,可达5厘米。雄兽在成长过程中,脖子上逐渐长出鬃毛般的长毛,但没有绒毛。海狮的身体以黄褐色为主,从胸部到腹部颜色较深。雌性的体色比雄性略浅,幼崽呈深棕色。雄性动物有一个非常小的阴囊。

雄性海狮的鬃毛长而厚,环绕颈肩,体毛为黄褐色,背部毛色浅,胸腹部毛色深。雌性比雄性轻,没有鬃毛。海狮有短而宽的脸,钝的鼻子,小眼睛和外耳。它的前肢比后肢更长更宽,第一趾最长,爪子退化。后肢外侧趾比中趾长且宽,中趾有爪。

生活习性北海海狮是群居的,在陆地上有时会形成数千只的大群体,但在海上经常会发现一只或十只以上的小群体。它们主要聚集在饵料丰富的区域。它们的食物主要是底栖鱼和头足类。海狮分布在中国的渤海和黄海。

除了繁殖季节,一般没有固定的栖息地。雄性每月花2-3周时间巡游寻找食物,而雌性和幼崽花更多时间在陆地上。

北海狮白天在海里捕食,游泳和潜水主要靠长长的前肢,偶尔爬到岸上晒晒太阳,晚上睡在岸上。它的食性很广,包括鱿鱼、贻贝、水母和鱼等。,大多是不经咀嚼就整个吞下。为了帮助消化,海狮不得不吞下一些鹅卵石。

生长繁殖海狮,一只雄性动物和10 ~ 15只雌性在每年5 ~ 8月形成多雌群。雌性每胎只产下65,438+0只幼崽。幼崽出生时,身长约100cm,体重约20公斤。它们在3-5岁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北方海狮是一种多雄性动物。强壮的雄性野兽首先到达岸边的繁殖地,并在海滩或岩礁上切割边界。之后,成群结队的雌性蜂拥而至,使得海岸呈现出一派非常热闹的景象。雄兽先站在沙滩上,热烈欢迎雌兽的到来,然后拼命争夺配偶。雄兽越强大,他抢的雌兽就越多,最后形成许多由一雄多雌组成的“独立王国”,称为生殖群或多雌群。

但生殖群体形成后,雌性并不立即与雄性交配,因为它们已经怀孕很久,即将分娩,所以要先做好“生孩子”的准备。产下幼崽一周后,它们将开始与雄性交配。受孕后,它们会在明年生殖期到来时再次出生。雌性一个繁殖期需要交配1 ~ 3次。一般来说,越早交配,受精率越高。每只雌性在受孕后立即退出一夫多妻群体,其他未交配的雌性陆续加入。在5 ~ 6周的繁殖期内,雄性从不出海,不吃不喝,每天交配多达30次,每次交配时间约为65438±05分钟。雄性依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这种巨大的消耗,直到繁殖期结束。

雌性每胎只产下1只幼崽,10分钟左右产下自己的幼崽并不困难。新生儿长约100 cm,重约20 kg,头发深棕色。当她睁开眼睛时,她可以移动,但她需要女性的耐心照顾。当雌性动物移动时,她总是含着它走路。雌性的乳汁很浓,脂肪含量也很高。因此,每1 ~ 2天哺乳一次,可以使幼仔获得足够的营养,快速成长。雌性开始觅食鱼、鱿鱼等。产后5周,而且每2-3天回来一次,有时长达9天。虽然繁殖地又大又密,吼声震耳欲聋,但雌狮和幼狮还是能分辨出彼此。当雌性动物回到她的栖息地时,她首先叫她的幼崽。只要听到妈妈的呼唤,幼仔也会大声附和,急切地向母动物呼唤的方向移动,母动物也会加快脚步,向幼仔靠拢。两人在一起,除了继续用语音交流和联系,还要辅以嗅觉,嗅对方的气味,甚至鼻对鼻的亲吻。当没有疑问时,雌性开始哺乳。然而,雌性动物对不属于自己的幼崽很残忍。她不仅不会给它们喂奶,还会用牙齿把它们叼起来扔掉。如果这碰巧被这只幼崽的母亲发现,两只雌性之间就会发生争斗。年轻的不会游泳,也不敢下水。它们只是在五六月份才开始以小甲壳类和小鱼为辅食,然后慢慢学会游泳和在海里捕猎。它们在3-5岁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以上。

海象海象,顾名思义,是海里的大象。它身体巨大,皮肤厚而皱,体毛稀疏而硬,眼睛小,视力差。长3 ~ 4m,重约1,300kg,有两颗长牙。与陆地上头大耳肥、鼻子长、四肢粗壮的大象不同,海象因为适应了水中的生活,四肢已经退化,无法像大象一样在陆地上行走,只能通过将后鳍向前弯曲,将尖牙咬入冰中,在冰面上爬行。海象主要生活在北极水域,也可以称为北极特有动物,但它们可以短距离旅行,因此可以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找到它们。

在高纬度海洋中,海象是除鲸鱼之外最大的哺乳动物,有人称之为北半球的“土著”居民。19世纪,海象被随意捕杀,动物学界一度郑重宣布海象已经从地球上消失。或许是因为躲过大灾难的幸存者在五年内繁殖力翻了一番,海象在过去的百年间再度繁盛。例如,有100万只海象生活在离旧金山仅3平方公里的一个岛上。

海象巨大的身体、奇特的外貌和奇特的生活习性不仅让人们感到惊讶,也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它有一个圆脑袋,一个短而宽的嘴,一个厚鼻子,和上犬齿形成40 ~ 90厘米长的长牙,每根长牙超过4公斤。雄性海象可以达到5米长,4吨重。海象的后肢可以向前弯曲,贴在小腹上,这样它在陆地上就可以向前移动。海象是群居的,成千上万的头聚集在一起。夏天来了,它们成群结队地游到大陆和岛屿的岸边,或者爬到大冰山上晒太阳。

海象的视力很差,眼睛眯得像个缺乏活力的老人。它们爱睡懒觉,一生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冰上,也可以睡在水里。平躺睡觉时,海象的半个背露出水面,像一座漂浮的小山,随着海浪起伏;他们直着睡的时候,头和肩膀都露在外面,方便呼吸。海象为什么能直着睡?原来它的咽部有一个气囊。当它充满空气时,就像气球一样悬浮在水中。海象有非常灵敏的嗅觉和听觉。当它们睡觉时,一只海象在周围巡逻并保持警惕。遇到任何情况,它都会发出公牛般的叫声,唤醒熟睡的海象,迅速逃离。海象体积庞大,但非常敏捷。他们可以在粗糙的岩石间游泳,穿越数百公里的海峡。海象的皮下有一层大约3英寸厚的脂肪层,可以御寒保暖。海象在陆地上的皮肤颜色和在海水中不同,因为在陆地上,血管受热膨胀,呈棕红色。在水中,血管冷缩,血液从皮下脂肪层挤出,增强海水的隔热能力,所以呈白色。

在众多海洋动物中,海象是最好的潜水专家。海象一般能在水中游20分钟,潜水深度500米。单只海象可以潜入1500米的创纪录深水层,大大超过普通军用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海象潜入海底后可以在水下呆2个小时。一旦他们需要新鲜空气,他们可以在不减压的情况下在3分钟内浮出水面。

海象拥有如此惊人的潜水技能,主要得益于其极其丰富的血液。一只重2 ~ 4吨的海象,血液占整个体重的20%。而人血只占体重的7%,比海象少了近三分之二。因为海象有大量的血液和氧气,所以它们在海洋中潜水很深很长时间也就不足为奇了。

海象习惯生活在海洋的深水区,阳光无法到达这里。像蝙蝠和海豚一样,海象没有特殊的视觉功能。它们通过声音定位来捕猎。海象喜欢群居,很懒。它们有限的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据记载,海象活45年)都在睡懒觉。因此,经常可以看到数百只海象在冰面或海岸上安详地睡觉。长期的生存斗争经历让海象时刻保持警惕。这时,有一只海象作为守卫。一旦发现敌情,守卫会大声叫醒熟睡的伙伴,或者用长牙叫醒同胞,依次传递。有时候为了防守更加周到细致,他们还会在水中安排第二个后卫。

海象看起来很重,但它很聪明。当它潜入海底寻找食物时,它巨大的牙齿被巧妙地利用起来,不断地挖出沉积物。同时,敏感的嘴唇和触须也被检测和识别。在接触食物时,它们用牙齿咬住喜欢吃的蛤蜊和油田螺的壳,然后吃掉它们的身体。

北方海象主要生活在美国西海岸。它有时出现在大陆海岸,有时出现在夏威夷群岛。原来它们是来回漫游的,而且漫游行程因公因母而异——雄性海象漫游约210000公里,雌性海象漫游约19000公里。南海象群的漫游路线是在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海象是个庞然大物,但它害怕北极鲸和北极熊。北极熊可以用无穷的力量打碎自己的头骨,然后美美地吃一顿。当海象在水中遇到虎鲸时,双方已经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战斗。这时,海象采取集体防御的策略,奋起自卫。道高于魔,狡猾的虎鲸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获得海象的油,人们大肆捕杀海象。后来由于美国和墨西哥政府的严令禁止,这一趋势得到遏制,一小部分逃离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海象得以幸免。如今,海象一度被列为濒危动物,它的命运正在好转。沿着美国南部海岸有成群的海象。

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对海象的习性知之甚少,尤其是对大牙的作用,让科学家们困惑不已。如果说象牙是自卫的武器,那么在高纬度地区,海象没有对手,白熊也远离它们。凶猛的虎鲸可能会追逐它,然而,海象永远“走为上策”,它们绝不会用尖牙与虎鲸抗衡。那么方方是想增加海象头上的负荷,让它在深水中潜水变得容易吗?如果是这样,这种假设不是增加了海象漂浮的难度吗?海象有时会用它们的獠牙爬上冰山,或者用它们与情敌搏斗,但这并不能解释獠牙的主要用途。为了找出这些谜团,外国科学家们走访了海象的故乡哈德逊湾。

原来,獠牙正在海底拼命犁地,犁过的地方有两条深约50厘米的犁沟。当犁过2 ~ 3米时,海象向上游伸展前肢,它的两个前脚蹼紧紧合拢,抱着收获一边游一边摩擦,身后拖着一股黑色的“烟”。游到水面时,它分散猎物,根据下沉速度不同,转身捕捉海螺、贝类等肉类。这是多么巧妙啊!而海象浓密坚硬的胡须也有助于它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如极端的夜间季节)准确捕捉食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软体动物、甲壳动物或其他动物为生。有一种性情特别凶猛的海象,吃海豹和海兔的尸体,甚至追船伤人。这种海象的獠牙是黄色的(通常是白色的),爱斯基摩人最怕它撞到船上酿成灾难。

每年春天,海象开始迁徙。母海象分娩,然后进入交配期。刚出生的小海象体重可达40公斤,哺乳期一个月后体重可飙升至近100公斤。到两岁时可以达到2.5米长,500公斤重,从此开始独立生活。雄海象对小海象漠不关心。在交配季节,他们只关心嫉妒和妒忌,为了恋人互相残杀,有的死去,大部分留下许多伤痕。但难能可贵的是,一旦雄海象与雌海象分开,他以前的情敌的所有恩怨都被抛在脑后,它们很快组成了一个单独的、友好的雄性群体。虽然母海象不把儿子当生命,但她还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母亲和儿子住在一起,互相玩耍。妈妈们用前脚蹼抱着孩子,有时让宝宝骑在背上,用胳膊搂着孩子的脖子或睡在妈妈身上。如果小海象受伤死了,妈妈会尽一切可能把它弄进水里埋葬。有一次,一个爱斯基摩人在冰的边缘杀死了一只小海象。当他带着猎物离开时,突然被一只从后面走出来的母海象袭击。当他转身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时,母海象已经带着小海象的尸体潜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抓,小海象也会哭着找妈妈,在猎到船后舍不得离开。

海象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在陆地上,他们实行“禁食”,不吃任何东西,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陈代谢。公海象和母海象的体重也相差悬殊。一只2.5米长的雌性海象体重约700公斤,是同类雄性海象体重的一半,这在其他动物中是没有的。海象习惯回“老家”繁殖,每胎产一胎。他们年复一年这样做,从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