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岛的历史演变

1129(宋代),建言三年腊月。他是扬州南外宗室的一员,从海上去了福建南部的大城市泉州(《宋·尧尧编官》)。

1133年,清道光的《晋江县志》卷二十八《官志·文秩·历代泉州府以下官员考试·宋竹思附泉州浙南外完颜政司》据《八闽通志》和《松石》,据说“绍兴已三年。封面按居住地划分辖区。”

1357-1366元末至郑铮十七年至郑铮二十六年,全州发生了一场持续十年的战争,史称“一四八战”。《八闽通知止治郑锦集》和《福建通志苑外集》中的记载尤为详细。

1336,元-至元二年:惠安县衙被日军焚毁。

1347年,元朝第七年,惠安县的官邸再次被日本人烧毁。

1370,明洪武三年:夏、六月,倭寇从晋江县(今石狮市)汉江登陆,烧杀抢掠沿海,袭扰惠安沿海,开启了明代日军入侵泉州的序幕。

1661年顺治十八年:清廷决定实施沿海居民大规模强制迁徙政策,对泉州港的衰落是致命的打击。

1805至1806嘉庆十至十一年间,悬挂西班牙国旗的鸦片走私犯安娜·菲利克斯,在晋江汉奸的带领下,多次驶入泉州港贩卖鸦片。

1821—1822、道光元年至二年,全州所辖各县制定村规民约,禁止村民贩卖鸦片。

1823道光三年,英国鸦片贩子詹姆斯·蔡(James Tsai)派了一艘200吨的帆船到泉州贩卖鸦片(英国人经常把鸦片运到大水岛,再通过洛江区的洛阳、陈三坝、河市运到外地贩卖)。

1839年,大水岛洋面上曾停泊过一艘外国船只,被清军水师吹走,20多名外国海盗在此丧命。

1891清光绪十七年,德化县爆发陈宫领导的农民反盐税斗争,永春知府刘被革职。福建巡抚孙派兵“进剿”,驻永春府第一营。

1994期间,惠安某公司在岛上修建码头、道路、台阶、景观绿化、度假别墅、路灯、人工湖、海堤、护岸,发展休闲旅游。

2013年,大水岛入选福建首批十大美丽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