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庭院文化的特征
乔家大院是一座城堡般的建筑,城墙有城墙那么高。行李员过去常走在上面,清脆的梆子声在方圆十几英里外都能听到。布局方正稳重,整个大院的结构都是“喜”字。
曲家大院在建筑形式上是很讲究的。罕见的五步厅院、石栏杆院、十一步木牌楼、箱式戏台院,称为“四绝”。光看屋顶的形状就极其丰富,歇山顶、吊山顶、硬山顶、卷棚屋顶都不一样。院与院之间有牌楼,随处可见的匾额对联透露着些许书香气息。
曹家大院富贵气度十足,整体结构为篆书“寿”字造型。主体“三多堂”,寓意多子多福,长命百岁,由三个四层大厅组成,屋顶上还建有亭台楼阁,这在以平房为主的中国北方汉族民居中尤为突出。王家院建在山坡上。远远望去,是海拔2000米的绵山山脉,附近有河流流淌。前后院的每个入口都上了一个台阶,很有层次感。院内可见的砖、木、石雕极为精美,建筑构造无不精雕细刻。每一个码头,每一块石头地基都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现在还在装修的高家崖和红门堡建筑,气势恢宏,过几天就要对游客开放了。这些房屋被誉为“宋元明清法式风格,江南冀北精品”,从中可以领略到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精致。
伦理和民间传说的缩影在建筑中随处可见。大院整体封闭结构,轻重缓急分明,屋内外布局不同,都可以在封建思想的礼仪、等级、法典中找到。庭院里还有民俗风情的展示:寓意丰富吉祥的装饰图案层出不穷,带有儒家教化内容的传奇故事场景比比皆是。晋商文化交织在一起。从地图上不难发现,这些精致华丽的院落都集中在晋中盆地。
山西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地区物质交换的十字路口。再加上晋中南部地域狭窄,人口密集,外出经商谋生自然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勤奋、诚信、团结、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将把晋商事业一步步推向巅峰。晋商很少举家迁往外地,往往在外打拼,把家人留在原地,讲究“致富回乡盖房子,少给老人提供土地。”所以有那么多奇迹般的四合院,它们的豪华气派就是晋商实力的最好证明。也有人从大院里高墙深宅的建筑形式上看到了晋商的保守与冷酷。事实上,修建豪宅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致命伤:晋商资本大量流向土地,不利于商业资本向现代资本发展。尽管有今天人们所推崇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制度,但明清晋商毕竟是封建商人,在一个混乱的时代,他们的衰落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