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的《南京》
第二,南京
六朝的金粉都能让其名垂千古,更何况明清的政治大潮,还有近现代的血火。
很多原本属于全国的东西,到了南京就变得特别陌生,特别难忘。历代妓女多。他们怎么会有明末清初“八绝秦淮”那样的文化素养和政治知识,让一整部政治文化史变得多姿多彩?历代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他们怎么可能像葬在紫金山的朱元璋和让南京成为天京都城的洪秀全那么厉害?历代古都多,不像南京。直到近代,这座城市一会儿被洋人血洗,一会儿又是炮火中的历史性战术,一次又一次天翻地覆。
就其主干而言,中华民族屹立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到了南京,被楚风俗习惯感染,场面自然变得怪异。南京当然要接受黄河文明,但它只是紧贴着长江,与黄河有着不同的个性。南京的陌生,应该归功于两条大河的强烈碰撞,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汇聚。
这种碰撞和汇聚,浪大势大,气势压倒一切。因此,南京城的神韵无与伦比,深深镌刻着内战的宏大悲壮经历。玄武湖古城墙被藤蔓拂过,明故宫遗迹仍可寻,鸡鸣寺钟声依稀可闻,明陵石人马巍然屹立,秦淮河流水未干,夫子庙店铺厚重茂密,栖霞山秋叶年年落,紫金山姿态千年不变。去中山陵和灵谷寺的大道总是那么迷人。
其他旧都把历史浓缩成宫殿;而南京,则将历史溶于自然。在南京,没有纯粹的学术参观,没有可以抛弃历史的戏码。北京是奢靡的聚会,杭州是人满为患的沉淀,南京既不奢靡也不拥挤,大方地开辟一派山川,让人了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曾多次告诉我在南京的朋友,南京是一个对风景和历史同样感兴趣的中国学者的适当目的地之一。除了夏天太热,语言不太好,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我心中的名句很多都和南京有关,尤其是刘禹锡的《石头城》:
群山依旧,四周是废弃的古都,潮水像往日一样,拍打着孤独的空城。
淮河东岸,古寒月,子夜,窥旧皇宫。
65,438+0,000多年前,诗人已经把对乡愁的沉思发展成这样一种风格。另外,1000年,南京城真的充满了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