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985名校毕业就业是什么体验?

历史学硕士现在不能进大学任教(有些学院招历史学硕士当老师,对大多数人来说参考价值不大),只有历史学博士才能进大学任教或在科研机构学习。

如果想做学术研究,需要学习到拿到博士学位。

就算是博士后,还是有留学经历的。

目前历史上还有很多博士每年招2000人。

哪些博士进大学有优势?(1)名校毕业的博士,尤其是这个硕士第三阶段的博士,都是名校(211学校,尤其是985学校)毕业的博士。

(2)能够在核心杂志上发表几篇论文、几十篇论文甚至专著,直接说明其创新能力很强。

(3)具有博士后经历的博士或在国外名校留学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博士的就业,首先一个主要语气告诉你,历史上的博士就业不是那么好。

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

仅在北京,就只有京、清、人、师几所设有历史系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加上社科院和首师大。

但在2004年硕士、博士甚至博士后大规模扩招后,高校师资得到了快速补充。

所有的职位都已经满了。让我们好好计算一下。很多高校5-10年都不会需要历史学博士来教了。

(4)家庭背景艰苦的人。

党政部门背景强、与用人单位领导关系好或有牛老师推荐工作的,进入高校有很大优势。

在高校用人中,关系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有兴趣读博,考生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如果学术和家庭条件不好的人,能承受读研、读博甚至博士工作后几年的艰辛,那就去读博吧。

在中国,读书仍然是没有背景的人往上走的通道,虽然这几年和未来几年这个通道比以前窄了很多。

农村的朋友想继续读研,但是因为家庭负担,想早点上中学,早点就业。

“你这种想法,我也有,所以那年我没考上,去了一所私立中学。

我也是农村来的,父母年近六旬。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中学生活比你想象的更苦更累。虽然大家都经历过中学,但是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作为当年的学生,我们不仅年轻,心中还有一个大学梦,还有梦想的鼓励。自然,我们能吃苦。更重要的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种艰苦的生活只有三年,三年后,又是一年。

但是,作为一名中学老师,你每天面对的是同样简单重复的工作,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中学在职称评定和奖金分配上的利益自然造成了这种现象),领导不客气的训斥(真的是训斥而不是批评。到了中学,领导不会把你当成一个人格平等的人)。除了要学会忍,还要学会拍马屁和出轨。

这样的生活,对于那些甘于平庸,愿意忍受的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内心还有点理想主义的人来说,也许还能忍受一阵子,但最终还是会爆发,而一旦爆发,你就失去了一切。

在中国这个环境下,虽然我们对大学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大学无疑是最理想的生存国度。

环境优雅,时间自由,人与人之间相对和谐,上课言论自由。

即使是功利的,大学的人际关系网络更广,可利用的资源也更多,无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

在中学,虽然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很响,但无疑是作秀。

身在山东,对那些所谓的名校有更深刻的感受。

从杜郎口中学的“336”自主学习模式到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从河北衡水中学到江西临川一中,这些树立了典范的所谓“名校”,都在打着改革的幌子,进行着赤裸裸的应试教育。

而且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管理规范,有一套近乎变态的严格模式。没有人能跳出这个模式,有自己的个性。学生的培养变成了真正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老师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

你的课再好,只要不符合所谓的模式,就是无效课,当月的奖金就要扣。

不管你的班级有多差,不管你有多固执己见,只要严格按照模式去做,那么这就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它会成为全校的典型。

本质上,这些所谓的成功模式都是成功的。在单位时间内,更多的东西被塞进学生的脑子里,最终导致更高的分数。

这种模式的背后,老师的负担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你需要仔细思考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把更多的东西塞进学生的脑子里,还要准备一份辅导计划让学生去指导。

所以对于中学来说,所谓的名校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

这类名校的老师压力往往比普通学校大。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一台呆板而善于执行的机器。

至于你说的家庭负担,我想说大学已经上完了,最大的一笔开销已经交了。

剩下的硕士和博士生活需要,除了学校的奖学金,课余做一些家教,稍微辛苦一点,应该问题不大。

另外,你想早点工作报答父母的想法基本不现实。大部分人,即使工作十几年,经济上也基本不太宽裕,父母也很少愿意接受子女的经济帮助。

现代社会,虽然你已经60多岁了,但是如果你身体健康,你能点多少菜,能点多少菜,能自己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生在这样的家庭,只有更加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至于孝顺,更多的是一种孝顺。多给父母打电话,不让他们担心,就是最好的孝顺。

RV这些东西,只能慢慢来,想要一些东西,就必须放弃另一些,不能兼得。

而且大学老师工资虽然低,但是时间自由,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开个小店来贴补收入,比中学时期被囚禁在学校没有任何其他收入要好得多。

由于我们生在社会底层,不愿生活,承受压力可能是我们化茧为蝶所要付出的代价。

高中老师

历史硕士主要是给中学当老师,但是就业平台比本科生更广,因为很多地方的公立中学或者事业单位在招收硕士的时候并不限制生源,本科生在事业单位(包括公立中学)的招收中基本受到生源的限制,只能报考本市的区县。

想考研、读研的人,要想好自己是不是喜欢当中学老师。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讲课水平能过吗?如果你觉得讲座还可以,那就考研,读研。

中学教师中,历史专业哪个好就业?在我看来,专业差别不大。中国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史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当然,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学是另一个话题。

现在硕士进市区中学还是有些难度的,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招数。都是经过笔试和面试激烈竞争后录取的。

由于缺乏实际的教学实践,很多硕士生都卡在了考生中间听课、讲课。

本科生想在教师竞争中胜出,主要靠面试。

中学宁愿要讲课好的本科生,也不要讲课生硬、说话不流畅的硕士,哪怕是名校毕业。

现在有些县中学照顾硕士,让硕士直接进入面试,或者给硕士笔试加分,对硕士就业也有用。

部分地区,如潍坊市、淄博市,部分县级中学教师满员,近两年新招聘的教师全部或大部分被分配到乡镇中学。好在这些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错的,交通也方便。县级中学教师和乡镇中学教师工资收入持平。

此外,私立中学也会招聘很多老师。无论如何,毕业生的讲课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录取标准。

公务员和学校以外的事业单位很少招历史专业的,主要有党史办、史志办、革命纪念馆、文秘等。

在革命纪念馆的招录中,有的限于党史专业,有的限于党史、历史学专业,有的限于中国近代史专业。

据我所知,云南省社科院这几年每年都会招一个历史学研究生(重点方向是中国国史、云南地方史,或者民俗学、历史文献学等专业)。这两年有博士申请,但要么没参加面试,要么被优秀的硕士拒绝。

另外,广东省社科院也在2011招硕士,但不是历史学专业。没注意到其他社科院招硕士。

此外,历史专业可报考不限专业、本科(专科)及以上可报名的职位。这种职位竞争在市级和省级事业单位很容易达到百比一甚至百比一,被录取的希望很小。

全国体制内编制少,很多毕业生想进,竞争激烈。

每年国考的公务员职位都是面向历史的。比如2011的国考,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招收中国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含博士),部分中央部委招收历史学研究生。

但有一些限制:* *党员,两年工作经验,国考本科要求报名的研究生不允许报名。

在2011的国考中,党员历史专业考生可以报考的职位并不是20个左右(有的要求两年工作经验),但是党员历史专业考生大概可以报考一倍甚至更多的职位。

在省内公务员(参加公考)的职位中,也可以看到可以报名的历史专业,比如市县的地方志办公室、党史办公室、档案室等等。

目前,省考中要求两年工作经验的职位越来越多,应届毕业生能够报考的职位更加有限。

高校辅导员的一般要求是* * *党员,有在学校当学生干部的经历;很多大学都喜欢招自己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熟悉自己大学的情况,已经在各自的学院办公室处理过很多助理的事情。

大部分其他学校的毕业生被其他学校录取,相比1,经历了30-50人的激烈竞争。

两手准备:继续学习,找工作。

除非你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否则我建议你两手抓,两手准备。

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找工作,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我们班两个同学,一个考上了北大,一个考上了南开,同时分别考上了公务员和省事业编,最后放弃了读研,选择了工作。

只要有毅力,两者兼顾并不难。而且考老师,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很重要,但是运气也占很大比重。如果你再试一次,你会有更多的希望。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们班是最好的,和他现在的工作和知识最密切相关的那个同学还没读研。

(中华书局古籍编辑,很多硕士博士都不用做这个职位)...在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面前,一切都是浮云,我也相信他们两个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面试时,他丢掉了北大的硕士学位。

就算是北大,毕业后不还是要找工作吗?(想读博,就得考公务员。传言北大好找工作,绝对是吹牛。

目前除了少数有人才引进政策的地方,可以不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只参加小范围的考试就可以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在大多数地方,北大和其他学校的公务员考试没有太大区别。

这种人才引进基本不考虑引进一个学历史的人才,基本以法律、经济、建筑为主。

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如果家庭负担比较重,还是以找工作为主。

以后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读研究生或者博士。毕竟学术研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奢侈品。

历史专业其他就业渠道:各种辅导机构、记者、秘书、人事管理、出版社编辑、网络编辑、文案策划、图书策划、旅游等。,还有一部分进入会计公司、证券公司(需要通过相关考试),自己找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