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些关于月球的信息

概况

月亮俗称月亮,也叫太阴。月亮是天然卫星最明显的例子。在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其他行星都是天然卫星。月球也有46亿年左右,和地球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层状结构。最外层月球外壳的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在月球外壳下面1000公里深处是月球地幔,它占据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球地幔下方是月核,其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处于熔融状态。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引力几乎相当于地球引力的1/6。

月球上有黑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天文学家观测月球时,认为黑暗区域被海水覆盖,所以称之为“海”。比较有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明亮的部分是山脉,这里山峦叠嶂,纵横交错,环形山星罗棋布。贝利陨石坑位于南极附近,直径295公里,可以装下整个海南岛。最深的山是牛顿陨石坑,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球上还有普通的山脉。高山深谷重叠,给你一个独特的视角。

月球的正面总是对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靠近月球边缘的区域因天秤座运动而在中间可见外,月球背面大部分区域从地球上是看不到的。在没有探测器的时代,月球背面一直是一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点是几乎没有月海之类的暗月面特征。当探测器运行到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信。

月球大约一个太阴月绕地球一周,每小时相对于背景星空移动半度,与月球视直径差不多。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更接近黄道平面,而不是地球的赤道平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绕地球一周(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月;新月和下一个新月之间的时间(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的时间)称为新月。王朔月亮比恒星月亮长的原因是,地球在月球上运行期间,它自己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其公转周期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只能看到月球总是以同一张脸对着地球。从月球形成的早期开始,月球就受到某个时刻的影响,导致自转速度变慢。这个过程被称为潮汐锁定。因此,地球自转的部分角动量转化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角动量。于是,月球以每年38毫米左右的速度远离地球。与此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施加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原因之一。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同步的,所谓同步自转并不严格。因为月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当月球处于近日点时,它的自转速度赶不上公转速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东部达到东经98度。相反,月球在远日点时,其自转速度快于公转速度,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的西部经过98度达西。这种现象被称为天秤座运动。因为月亮的轨道是向地球赤道倾斜的,所以当月亮在星空中移动时,极地会晃动7度左右,这就是所谓的天秤运动。再者,由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只有地球半径的60倍,如果观测者从日出到日落观测月球,观测点会有地球直径的位移,在经度为1度的区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被称为天秤座运动。

严格来说,地球和月球是围绕* * *同心中心旋转的,这个中心距离地球中心4700公里(地球半径的2/3)。因为同质中心在地表以下,所以地球围绕同质中心的运动看起来是“晃动”的。从地球北极上方看,地球和月球都顺时针旋转。而且,月球也是顺时针方向绕地球运行;甚至地球也是顺时针方向绕着太阳转。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月球轨道的倾角和月球从轴倾角的值变化这么大。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的,而轴倾角是相对于卫星(即月球)本身的轨道平面的。在这个定义中,自定义非常适合一般情况(如卫星的轨道)并且值相当固定,但月球不是。

月球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地球的轨道平面)保持5.145396的夹角,而月球的旋转轴与黄道平面的法线形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不是完美的球形,而是在赤道处隆起,所以白色的路面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顺时针旋转),每6793.5天(18.5966)完成一周。在此期间,白面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在23.45°处向黄道面倾斜)的夹角将从28.60°(即23.45+5.15)变为18.30°(即23.45-5.15)。同样,月亮的自转轴与白平面的夹角也会在6.69(即5.15+1.54)到3.60(即5.15-1.54)之间。月球轨道的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其摆动0.002° 56°,这就是所谓的章动。

黄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升交点(北角)是指月亮通过这个点到黄道面的北面;降交点(南点)是指月亮经过黄道以南的点。当新月刚好在月亮的交点时,就会发生日食;当满月刚好在月亮的交点时,就会发生月食。

数据

平均轨道半径384400公里。

轨道偏心率为0.0549

近地点距离36.33万公里。

远地点在405500公里之外。

公转平均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钟11.559秒。

平均转速为1.023千米/秒

轨道的倾斜度在28.58到18.28之间变化。

(与黄道面的交角为5.145)。

上升路口赤经125.08。

近地点角为318.15。

重复阶段/日19。

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公里。

交叉点倒退期为18.438+0年。

近地点运动周期为8.85年。

全年食物消耗量为346.6天。

重复月食)18 10/11天。

轨道和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 9 '

赤道和月球黄道之间的平均倾角为1° 32 '

赤道直径3476.2公里。

电杆直径为3472.0千米

平整度0.0012

表面积为3.976× 10 7平方公里。

平整度0.0012

体积为2.199× 10 10立方千米。

质量为7.349× 10 22kg。

水的平均密度的3.350倍。

赤道重力加速度1.62米/秒2

地球的1/6

逃逸速度为2.38公里/秒

自转周期是27天7小时43分钟11.559秒。

(同步旋转)

转速16.655米/秒(赤道上)

轴向倾角在3.60°和6.69°之间变化。

(与黄道的交角为1.5424)

反照率0.12

满月时的视星等-12.74

表面温度(t) -233~123℃(平均-23℃)

大气压力1.3×10-10千帕

月运周期

名称值(d)定义

相对于背景星的星月27.321 661

朔望月29.530° 588°相对于太阳(月相)

分月27.321.582相对于春分。

近地点月27.554 550相对于近地点

节点月份27.212 220是相对于上升节点的。

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着陆器“月球二号”,它于1959年9月坠入月球。“月亮3号”于同年10月7日10拍摄了月球背面。“月球9号”是第一个登陆月球的着陆器。它发回了1966年2月3日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此外,“月球10”于3月31、1966日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成为月球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冷战期间,美利坚合众国和前苏联一直希望在空间科学和技术方面领先于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个人登上月球时达到了高潮。阿波罗11的指挥官尼尔·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尤金·塞尔南是最后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是1972年2月阿波罗17任务的一员。

阿波罗11的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一个9英寸乘7英寸的不锈钢牌匾,以纪念这次着陆,并为其他可能发现它的生物提供一些信息。

六次阿波罗任务和三次无人探月任务(Lunar 16、20和24)从月球带回了岩石和土壤样本。

2004年2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议在2020年前将人送上月球。欧洲航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计划向月球发射探测器。欧洲的“Smart 1”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发射,于2004年6月165438+10月65438+5月进入绕月轨道。它将调查月球环境,并制作月球表面的X射线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积极开展月球探测计划,寻求开发月球资源的可行性,特别是氦同位素氦-3,它有望成为地球未来的能源。中国人民和国家探月计划,看嫦娥工程。

日本和印度紧随其后。日本已经初步确定了未来探索月球的任务。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甚至已经开始计划一个载人月球基地。印度将首先发射无人月球探测器Chandrayan。

神话和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关于月亮的故事数不胜数。像嫦娥奔月女神:相传上古某年,天上有十个太阳,使大地冒烟,海洋干涸,普通人无法再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爬上昆仑山顶,拉开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很多仁人志士来这里求学当老师。奸诈狡猾的孟鹏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猎,后羿所有的时间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羡慕这对美丽恩爱的夫妇。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过的王太后,向她要了一包仙丹。据说吃了这种药可以瞬间升天成仙。但后羿舍不得离开妻子,只好暂时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嫦娥把药藏在梳妆台的百宝箱里,却被孟鹏看到了。三天后,后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别有用心的孟鹏装病留下。后羿带领众人离开后不久,孟鹏手持宝剑闯入里屋后院,威胁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鹏的对手。危机时刻,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箱,取出仙丹,一口吞下。嫦娥吞下药,立即飘离地面,冲出窗外,飞向天空。因为嫦娥牵挂着丈夫,她飞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变成了仙女。晚上,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着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后羿又惊又怒,拔剑要杀小人。孟鹏已经逃走了。我气得后羿捶胸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有一个摇曳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来到嫦娥最爱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摆上她最爱吃的蜜饯鲜果,在月宫遥祭珍重嫦娥。听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人们在月亮下支起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运和平安。从那时起,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这只是“嫦娥奔月”的一种说法,民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后羿射下太阳后,被民众推选为首领,脾气变得暴躁,不高兴就随便杀人。嫦娥偷吃了两颗丹药准备日后和后羿一起服用而成仙。但流传最广的还是上面那个,因为人们向往这样的结局。)

吴刚赢了

还有一个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据说月亮上广寒宫前的桂花树生长茂盛,高达500多尺。下面有一个人经常砍,但是每砍完一次,砍的地方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来,这棵月桂树永远不能被砍倒。据说砍树的人叫吴刚,汉代西河人。他曾经跟随仙人在天上修炼,但是当他犯了一个错误,仙人把他贬到了月宫,* *做了这个徒劳的工作作为惩罚。在李白的诗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记载。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群众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奋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联合各种抵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严密,消息传递起来非常困难。军事家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部下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中,然后派人分别送给各地起义部队,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响应起义。起义那天,所有的反抗者一起响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达攻占元朝,起义成功。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极了,连忙传话,说是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全体将士都要与民同乐,并且要把当年开战时秘密送来的“月饼”作为时令糕点送给大臣们。此后,“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越来越多,如碟状,也成为很好的礼品。中秋节过后,吃月饼的习俗在民间流传开来。

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耳忒弥斯。她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也是狩猎女神。月亮的天文符号像一弯新月,象征阿尔忒弥斯之弓。

月球运动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6,5438+0 km。其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略大于地球直径1/4。月球的表面积是3800万公里,还没有我们亚洲大。月球质量约为7350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重力几乎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

月球的轨道运动

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切割出的大圆叫做“白道”。黄道平面既不与天赤道重合,也不与黄道平面平行,其空间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周期为173天。

月亮的自转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自转,周期为27.438+066天,恰好是恒星月,所以我们看不到月球背面。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同步自转”,这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行星对卫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天平动是一个奇妙的现象,它使我们能够看到月球的59%。主要有以下原因:

1.在椭圆轨道的不同部分,自转速度与公转角速度不匹配。

2、白路与赤道的交汇处。

月球地形

月球表面的地形主要包括:

火山口

这个名字是伽利略给的。它是月球表面的一个显著特征,几乎覆盖了整个月球表面。最大的陨石坑是南极附近的贝利陨石坑,直径295公里,比海南岛大一点。一个小弹坑甚至可能是几十厘米的坑洞。直径不小于65,438+0,000m的有33,000左右。占月面面积的7-10%。

一位日本学者在1969提出了环形山的分类,可分为克拉维型(古代环形山一般无法辨认,部分环形山内有山脉)哥白尼型(年轻环形山常有“辐射纹”,内壁一般有同心段与一个中心峰)阿基米德型(环壁较低,可能是由哥白尼型演化而来)碗。

母马

肉眼看到的月球暗部,其实是月球上一片广阔的平原。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字一直保留至今。

已确定的月海有22个,有些地貌被称为“月海”或“类月海”。22个公认的大部分分布在月球正面。后面三个,边上四个。正面看,月海面积略超过50%,其中最大的“风暴海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几乎是9个法国的总面积。大部分月海一般呈圆形、椭圆形,大部分被一些山脉围起来,但也有一些海是连在一起的。除了海,还有五个地形相似的湖——胡萌、死湖、胡夏、秋湖和纯狐,但有些湖比海大,比如胡萌的面积有7万平方公里,比齐海大得多。月球和海洋延伸到陆地的部分称为“海湾”和“沼泽”,它们都分布在正面。共有五个海湾:卢湾、夏季湾、中央湾、虹湾和岳梅湾;沼泽有三种:腐沼、疫沼、梦沼。其实沼泽和海湾没什么区别。

月海的地势普遍较低,类似于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平均月球地平线低1-2公里,最低海的东南面甚至比周边低6000米。月球的反照率(一个衡量反射太阳光能力的物理量)也比较低,所以现在看起来比较暗。

月亮、土地和山脉

月球表面月海上方的区域称为月地,一般高出月海地平线2-3公里。因为反照率高,所以看起来比较亮。在月球正面,月陆的面积和月海的面积大致相等,但在月球背面,月陆的面积比月海的面积大得多。同位素测定表明,月球和陆地比月球和海洋要古老得多,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形地貌。

在月球上,除了许多环形山之外,还有一些类似于地球上的山。月球上的山经常借用地球上的山的名字,如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脉等。最长的山脉是亚平宁山脉,绵延1000公里,但它的高度只比月亮地平线高三四公里。山中还有一些陡峭的山峰,它们的高度在过去被高估了。目前认为大部分山峰的高度和地球差不多,最高的山峰(也在月球南极附近)只有9000米和8000米。

月球上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5000-6000米有20座,4000-5000米有80座,1000米有200座。

月球上的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两边的坡度很不对称,向海的一边坡度很陡,有时呈悬崖状,另一边则相当平坦。

除了高山峻岭,月球上还有四个长达数百公里的悬崖。其中三个在月海中脱颖而出,月海也被称为“月地堑”。

月球辐射模式

月球表面的另一大特点是,一些较年轻的环形山往往具有美丽的“辐射图案”,这是以环形山为辐射点向四面八方延伸的明亮带,它们几乎以直线方向穿过山脉、月海和环形山。辐射图案的长度和亮度各不相同,最引人注目的是第谷陨石坑的辐射图案。最长的一条长达1800公里,满月时尤为壮观。其次,哥白尼和开普勒环形山也有相当漂亮的辐射图案。据统计,有50个陨石坑有辐射图案。

辐射图形成的原因还没有定论。本质上,它与火山口形成理论密切相关。目前很多人倾向于说,陨石撞击可能会让高温碎片在月球上飞得很远,没有大气层,引力很小。其他科学家认为,不排除火山的作用,火山的喷发也可能形成绕飞的辐射形状。

月亮谷(月亮峡)

地球上有很多著名的裂谷,比如东非大裂谷。月球表面也有这样的结构——那些看似蜿蜒的黑色大裂缝就是月谷,有的绵延数百米至千千米,宽度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不等。那些宽阔的月谷大多出现在月球陆地上的平坦地带,而那些狭窄而狭小的月谷(有时被称为月溪)则随处可见。最著名的月谷是连接玉海和冷海的高山月谷,位于柏拉图火山口的东南部。它切断了月球上的阿尔卑斯山,非常壮观。从太空拍摄的照片估计长130 km,宽10-12 km。

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

月亮总是一面对着地球。因为月亮的自传和革命时期的自传是一样的。(同步旋转,27.35438+066天)

要了解这个现象,可以做一个实验。画一个圆,标出正的东、西、北、南四个方向。你站在圆心(代表地球),找另一个朋友,站在圆圈上,让他的脸朝前(也就是不要扭脖子),沿着圆圈逆时针移动,要求他的脸始终朝向圆心,也就是你。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基本上模拟了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过程。

很明显,在这样的过程中,你的朋友总是面对着你。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公转周期等于自转周期。

你的朋友从你的正北出发,绕着你转,再一次出现在正北,他完成一段公转。(类似于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我们来看看他的轮换时间是多少。我们不妨把你朋友在你正北位置,脸朝正南时的姿势定为初始姿势。那么我们可以发现,当你的朋友逆时针移动到你的正西位置时,他的旋转姿态逆时针旋转了90度。如果你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旋转”,那么当他处于这个位置时,他仍然面向正南。实际实验中,你的朋友面向正东,所以他相对于初始位置绕自己逆时针旋转90度。)

同样,当他走在你的正南方时,相对于初始姿态,他自传了180度。当他走在你的正东方时,相对于他最初的姿势,他自传了270度。当他再次走到你的正北时,相对于最初的姿势,他360度自传。换句话说,他完成了一个旋转周期。

因为一次公转的完成只是一个自转过程的完成,所以就时间而言,这个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你的朋友总是用身体和脸对着你,也就是说,月亮总是一脸对着地球。

月球起源

第一,划分理论。这是解释月球起源的最早假说。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潮汐与太阳系中的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但后来由于地球的快速自转,把地球上的一些物质甩了出去,形成了离开地球后的月球,地球上留下的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种观点很快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自转的速度,不可能抛出这么大的东西。况且,如果月球是地球甩出来的,那么两者的物质成分应该是一样的。但是,通过对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的分析,发现两者相差甚远。

第二,俘获理论。这个假说认为,月球最初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有一次,它因为跑到地球附近,被地球引力捕获,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还有一种观点接近俘获理论,即地球不断积累进入其轨道的物质,久而久之,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月球。不过也有人指出,对于月球这么大的星球,地球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捕捉它。

第三,同调理论。这种假说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阳系中的漂浮星云,经过自转和吸积,同时形成恒星。在吸积过程中,地球比月球快一点,成为“兄弟”。这个假设也受到了客观存在的挑战。通过分析阿波罗12号飞船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样本,人们发现月球比地球要古老得多。有些人认为月球应该至少有70亿岁了。

第四,大碰撞理论。这是近年来关于月球起源的新假说。1986年3月20日,在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举行的月球和行星研讨会上,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本茨和斯莱特里以及哈佛大学史密斯天体物理中心的卡梅伦提出了大碰撞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在太阳系演化的早期,星际空间中形成了大量的“星子”,星子通过碰撞和吸积长大。星子合并形成原始地球,同时形成相当于地球质量0.14倍的天体。这两个天体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组成的帷幕壳。由于两个天体相距不远,相遇的几率很大。偶然的机会,小天体以每秒5公里左右的速度撞向地球。剧烈的碰撞不仅改变了地球的运动状态,使地轴倾斜,还导致小天体被撞击破碎,硅酸盐外壳和地幔被加热蒸发,膨胀的气体和巨大的速度将大量粉碎的尘埃带离地球。这些飞离地球的物质主要由碰撞体的地幔组成,地球上也有少量物质,比例为0.85:0.15。当撞击器破裂时,从幕布中分离出来的金属核因为膨胀和飞行的气体而减速,大约4小时后被吸收到地球上。飞离地球的气体和尘埃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引力的控制。它们通过相互吸积结合形成一个完全熔融的卫星,或者先形成几个分离的小卫星,再逐渐吸积形成一个部分熔融的大卫星。

球体组成和可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