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2004年200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200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2004年全面开放粮食收购市场,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明确“改变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成,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施宏观调控。为充分发挥价格的引导作用,当粮食供求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保证市场供应和保护农民利益,必要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粮食主产区紧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
2004年和2005年,我国粮食供求形势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决定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最低收购价水平。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向社会公布早、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70元、72元和75元,并制定完善了最低收购价实施方案, 明确当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最低收购价开仓收购,直至粮食市场价格回升到最低收购价以上。 2004年,由于市场粮食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最低收购价的执行计划实际上没有执行。自2005年4月中下旬以来,市场粮食价格有所下降。4个早籼稻生产省份从7月28日开始,5个中晚籼稻生产省份从9月15开始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从2005年新粮上市到6月中旬5438+2月,我国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2万吨以上,其中启动实施计划的5个省份累计收购110万吨以上;主产区采购早籼稻800多万吨,其中启动招待计划的4个省份采购600多万吨。
国家对重点紧缺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实施粮食直补、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控等措施,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稳定市场粮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粮食连续两年增产较多。200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9389亿斤,比上年增加776亿斤,增长速度为历史罕见。预计2005年在9600亿斤左右,比上年增加21亿斤左右。二是农民种粮效益明显提高。
根据全国价格系统农产品成本调查数据,2004年小麦、玉米、水稻平均每亩现金收入达到374元,创历史新高。2005年,农民种粮收入仍将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第三,市场粮食价格在2003年底和2004年初两轮大幅上涨,近两年一直在历史高位平稳运行。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4年稻谷、小麦、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比2003年上涨33.9%。2005年1-11累计期间,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比2004年同期上涨0.1%。据统计,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1中的粮食价格指数增长了1.5%。(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