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沙漠的写作背景
据宁夏同志回忆,1959年6月至7月,竺可桢在包兰铁路沿线的内蒙古、宁夏、甘肃三省区考察。宁夏沙尘暴的危害是他考察的重点之一。他到灵武、盐池调研,考察了灵武白芨滩治沙林场、沙坡头治沙实验站。一路上可以看到,流沙覆盖了道路,威胁着农田、运河、道路和城镇。在黄河沿岸的大沙丘里,沙子涌入水中,增加了黄河的输沙能力。竺可桢指出,扬沙的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毁林、破坏草地、过度开垦、放牧和烧柴。防治荒漠化,首先要树立信念
1961年,年逾古稀的朱老深入川西北西昌、阿坝自治州雅砻江流域,实地考察南水北调工程。
65438年至0962年,竺可桢到河南封丘,调查了当地的水文地质等情况,提出了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后来,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封丘水稻丰收,非常高兴。
65438-0963年,竺可桢上半年去了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热带地区,下半年又去了宁夏中卫的沙坡头、营盘水。
1965年8月,竺可桢放弃在北戴河休养生息的机会,前往甘肃河西走廊视察农师,调查大黑河荒地资源。6月5438+02日,看到居民乱砍红柳,他深感痛心。他告诉同事,这是造成戈壁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红柳被砍下,沙子被吹走,就成了戈壁。当天,他向甘肃省科委提出,禁止砍伐红柳。
竺可桢带领10个调查队,深入黄河中游、黑龙江、新疆、云南热带生物资源、华南热带生物资源、土壤、盐湖、青海甘肃地区、治沙、南水北调西部地区,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面积,获得的资料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除了西藏和台湾省,他走遍了全国。
竺可桢强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整体观,认识自然的统一性,注重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根据自身特点和国家的需要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利用,否则自然条件就会退化。比如,对于东北、内蒙古的草原开发,竺可桢认为,草原只能作为畜牧区,绝不能大规模开垦。否则,肥沃的土壤会被风侵蚀,导致土壤肥力退化,甚至成为沙漠。他的观点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竺可桢一直怀有科学救国的愿望。这种思想在他行动上的表现就是,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向群众宣传科学的机会,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他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非常重视科学普及,把提高和普及比作科学工作的两翼,并说科学研究是科学工作的先锋队,科学普及是后备军,缺一不可。据统计,他一生写了68篇科普文章,其中地理学9篇,气象学、气候与物候学36篇,地学6篇,自然保护与改造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