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摊的历史

大排档在香港历史悠久。五六十年代非常繁荣;到了1970年代,数量有所减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就发放固定摊档小贩牌照进行监管。与其他路边摊相比,大排档的车牌是一大张纸,需要装裱,挂在显眼的位置,所以叫“大牌(大牌)档(摊)”,后来传入内地多写“大排档”。在粤语中,“摊”和“摊”都有不固定或流动的意思,即地点或店面建筑不是固定的店铺。

1972年,香港政府公布10年房屋建设计划,政府建廉价房。计划后期,熟食店俗称蘑菇亭的设计与大牌档类似,但店铺不再用木板和铁皮包装,而是固定在指定位置。然而,在日常口语中,这种商店也被称为“大牌档”。

在1980年代的香港市区重建中,很多大牌档的小贩牌照被吊销,有的停业,有的搬入商铺,如湾仔唐珂街的再兴烧腊餐厅、中环广园西街的箭头、九记牛排等,都是从大牌档起家,成为香港的名店。

“大牌档”或“大排档”这个词在上世纪90年代后传到了中国大陆。起初大多聚集了成堆的大排档,其中以烧烤、串串、麻辣烫、简单小菜为主,其意义类似于“路边摊”。但是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很多大排档也进行了大改造,变得更加美观。大排档从最初的香港草根意识发展到今天的小资情怀,也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经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