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陈·
1982.07——1983.08,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现并入海南大学)生物系教师;
1983.08——1987.08,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系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专业博士生;
1987.08——1992.07,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教授(1989.05);
1992.07——1993.09,北京大学生物系;
1993.09——1995.07,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5.07——1995.12,北京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1995.07当选第八届全国青联副主席);
1995.12——2002年4月,北京大学副校长(2000年7月当选第九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会长);
2002.04——2007.12,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2005年7月当选第十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2007.12——2013.0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
2013.06——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陈的生命之舟始于福建省福清县一个靠海的小渔村。他说:“小时候,我和哥哥经常去海边抓鱼,卖了补贴家用。我9岁的时候,村里人都说我年纪大了,不能读书了,太离谱了。这是一年级。”
“我是那所中学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78年7月,我们100多人坐了一辆大货车,去很远的地方参加高考。”陈还记得自己被一辆卡车拖着摇摇晃晃地去县城参加高考。他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次考试上。
考试成绩公布后,陈成为全乡65438000多名考生中唯一的赢家——最终被海南岛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栽培系录取。其实当时的尴尬是不可思议的:陈要边读书边打工;寒暑假还得在海里打鱼捉虾卖几个钱交学费买灯油;晚上在煤油灯下努力学习。
他刚进学校的时候,别的同学都懂英语,他却连英语的26个字母都认不出来。别的学生用录音机学外语,他却连一个小收音机都买不起。“因为我穷,家里不可能给我一分钱。我靠学校每个月发的19元奖学金和假期打工赚钱。学校食物不够,木薯和红薯成了我大学的主要食物。”有一天,他从一本英国杂志《自然》上读到了几篇关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文章,作者是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玛丽·查尔顿。他非常激动,给玛丽·查尔顿教授写了一封信。
信中,他表达了对这一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投身于这一领域的决心,并希望在她的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
“玛丽·查尔顿教授很快给我写了回信,然后派了一个中国教授去他的学校面试。”陈仍然认为自己很幸运,他意外地抓住了一个好机会。在与陈接触后,这位美籍华人教授非常惊讶,他能在如此艰苦的学习条件下获得如此多的知识,尤其是陈努力进取、追求科学的精神,敏捷的思维和难得的天赋,让这位美籍华人教授非常欣赏。这位美籍华人教授回国后,郑重地向华盛顿大学推荐陈,并建议录取这位年轻的中国人。
1983,陈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与医学研究生院。陈到美国不久,就了解到当时世界上生物学的最新领域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工程师毕奇从事的重组DNA技术,毕奇教授就是他仰慕已久的科学家。于是,他竭尽全力,终于成为了毕奇教授的得意弟子。
陈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的研究课题也正在加州和洛杉机的几所大学紧张地进行着。而且他们的研究方法、路线甚至手段都大致相同。换句话说,他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实际上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陈清楚地知道,“只有张开双臂,拼命跑,多动脑筋,比别人更努力,我才能在这次比赛中到达终点,夺得金牌第一。”于是,在几年的时间里,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长达15、16个小时,有时甚至只是在实验室躺一会儿,然后又继续工作。
1985,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三年级陈终于率先“冲刺”,取得两大研究成果:一是在国际上首次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新技术,成功将大豆贮藏蛋白的基因转入烟草和矮牵牛;其次,在第一项成果的基础上,成功总结了转化植株及其后代的遗传规律,成功证明并提出了其表达的分子模型。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1986和1987年应邀出席了代表当今世界生物学最高水平的两个国际权威会议——美国戈登学术会议。为了表彰他的成就,华盛顿大学提前一年半向陈颁发了博士学位证书。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的陈深知大洋彼岸祖国对她的深切期望。
1987 1,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博士学位的陈谢绝了几家美国公司和科研机构的高薪聘用,放弃了国外的富裕生活,回到了自己深深依恋的祖国,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结果北大突然出了一个大意外:这个26岁的小伙子成了北大副教授。回国后,陈在北京大学主持了多项国家“863计划”研究项目。他和同事们一起在北京大学建立了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成立以来,以建带研的方式,高速高效地开展了植物基因工程特别是作物抗病基因工程的研究,为填补我国高技术空白、超越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1991年11月,30岁的北京大学教授陈因其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杰出研究成就,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青年高德·侯赛因诺贝尔奖。从而成为1987以来最年轻的单独获奖的青年学者,前两次获奖都是两人独享。陈教授一直从事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的“克隆”方面。他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植物蛋白工程和基因农业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陈,最让同事羡慕的是他科学家和成功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他喜欢被称为“老板”,因为他一直致力于创建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站在生物科学的前沿,他更懂得技术产业化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的生物工程在理论研究上能与国际水平抗衡,早在五、六世纪就有了。
有些新技术在十年间接近国际水平,但由于工业发展不足,几十年后的今天,不得不大量引进别人的东西。中国的新兴生物技术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时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的生物工程水平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几。”陈深感“技术不发达,躺在实验室里就永远是技术”,把开创中国的生物工程产业作为他那一代生物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1992年,凭借企业家的智慧,他和潘爱华等人成功创办了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基因工程制药公司之一,开始投身于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北大的“未名”很快就变成了拥有17个子公司的集团;接着,中国北大生物城成立——未来中国最大的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物工程产业基地。生物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技术核心。基因农业和基因药物给美国带来了数百亿美元的销售额。生物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陈深知这一点。他想找一个好的项目,带动中国基因工程产业的发展。他选择了α-1B干扰素(赛络清)。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中国不可能实现干扰素的产业化。然而,陈和北大的“无名”,打破了这一预言。五年来,他们创造了奇迹:从一项技术到一个成熟的产品——西罗琴,从一个企业到国内最大的生物工程基地。”西罗金”成为国内干扰素第一品牌,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超过60%。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人物,他们是技术的发明者侯云德、投资的决策者陈和企业的成功领导者潘爱华。他们共同完成了中国人的一个梦想,谱写了中国基因工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