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南京下关电厂的历史沿革

1910年,南京西华门外正式建成金陵电灯厂。

1912,赵建建于民国,发电厂更名为江苏南靖电灯厂。

1919,江苏省南京电灯厂在下关建立分厂,命名为江苏省南京电灯厂下关电站。

1928年4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该厂与电灯厂分厂合并,改名为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

1937年5月,首都电厂由扬子电气有限公司接管,转为官商合资企业。建厂之初,电厂设置了总务、业务、会计、维修、电力、发电办公室和中山路办公室、下关发电办公室,负责全厂的日常事务和送电工作。此时,电厂已安装了两台50000 kW和两台10000 kW汽轮发电机组,而以前的小机组全部停止。

1949年4月中旬,国民政府军政机关兵败,南京告急,开始撤退。中国下关地下组织发动工人成立“纠察”和“紧急会议”组织,为保护首都电厂而斗争。此时电厂资金被冻结,电煤供应中断。为了保卫电厂,迎接解放,首都电厂的工人每人捐了两块银元买煤,维持城里的电力供应。

4月21949,21日,驻守电厂的军警加强了对工厂工人的监控和防范,准备炸毁电厂。工人中的代理人还煽动停工、停电和离开工厂。此时,工厂工人给电厂的围墙通电,关闭了电厂前后的铁门,阻挡外人进入。同时,他们与驻守工厂的军警发生争执,迫使军警撤退。

1949年4月23日夜,解放军35军司令部5名侦察兵与首都电厂工人汇合,首都电厂厂长带领5名工人驾驶小汽船“京电”号到北岸接35军参加渡江作战的部队。下午11,渡河先头部队在首都电厂附近登陆。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下关电厂收归国有,主要从事火力发电、蒸汽供热和电力设备维护。为了满足苏南地区的用电需求,电厂从1957开始扩建。三期工程于1961建成投产。此时装机容量达到11.5万千瓦,是当时江苏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承担了当时全省三分之一的发电任务。

1993 65438+2月,江苏省电力公司独家投资下关电厂技术改造,拆除老机组,安装两台12.5万千瓦新机组,引进芬兰烟气脱硫装置,采用四电场静电除尘。

1997年,该厂进行了“以大代小”的技术改造,引进了国内第一套炉内喷钙后加湿活化脱硫工艺。两台125000 MW机组分别于198+2月和1999年7月建成投产,为国内最大。

项目于7月底正式开工,1997。

1998第一台机组2月建成投产,第二台机组7月建成投产,1999,脱硫等环保装置同步投产。

2003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下关电厂划归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大唐集团。该厂对两台机组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两台机组的容量增加到275,000千瓦。

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该电厂的搬迁和扩建计划。根据规划,电厂将搬迁至栖霞区静安街道,总投资51.2亿元,建设两台6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两台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同时建设1 35000吨级煤炭装卸泊位和1 2000吨级综合泊位。作为下关的标志性建筑,电厂的烟囱会保留下来。与此同时,厂区内建筑的去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2009年5月22-23日,大唐南京下关电厂新厂大唐南京电厂建设如火如荼。为实现新机组尽快投产的目标,打造更加和谐的铁军,掀起更加热烈的建设高潮,工厂精心组织举办了“团结就是力量,激情超越”拓展训练营。来自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公司、江苏兴源监理公司、下关电厂的70名建筑工人参加了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