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宣言为什么是变法的绊脚石?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关,也与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利益争夺有关,更与改革者自身的因素有关。尤其是王安石的“三缺”变法宣言,可以说是反对者攻击变法的弹药,成为了绊脚石,间接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三不足”即“气象不足以畏,祖宗不足以学法,俗言不足以慈悲”。“三不足”言论一经提出,就像一颗星星之火落入火药库,瞬间引发了北宋官方舆论的爆炸。无论皇室还是文人集团,都义愤填膺。现在看来,“三不足”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在当时,这绝对是“大造反”言论。按照王安石的解释,“物变而不惧”,是指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与世间万物无关。祸不在朝廷不仁;“祖宗不能守法”,即祖宗的法度不能完全遵守,因为祖宗的法度不同;“粗话不体恤”是指决策者不必顾及多数人的意见。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反对皇帝的宏伟计划,这是对国家发展的强烈抵制。
王安石为什么提出“三不足”?从史料分析来看,我们最有可能用这一全新的理论来激励宗申改革的勇气。只有在强有力的皇帝的支持下,改革的新政策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但是,王安石显然有点理想主义。他没想到这个宣言会带来这么大的反对,不但没有正面推动改革,反而阻碍了改革。为什么会有障碍?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到答案。
第一,社会政治环境不允许“三缺”的存在
从西汉武帝开始,以天人感应、三纲五行等儒家重要学说为核心,集神权、君权、宗法、夫权于一体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社会正统。虽然后世经历了南北朝、五代、十国不同阶段的战乱,儒家体系虽然逐渐凋零,但其影响力依然很强。
北宋建国后,理学逐渐成为政府统治人民的思想体系。理学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重新诠释经典,并吸收了佛道的一些观点,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理学的价值观与儒家的核心思想基本一致,如以“天”为法之本;当一个人主政时,他应该“法治”、“德治”、“为政为民”,否则,“天”就会降下各种灾难来“谴责”这个人。王安石的观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离谱”的,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是极其荒谬的。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根本不允许其存在,受其牵连的新政前路更加黯淡。
二是动了文人集团的“奶酪”。
“以文人* * *”治天下,一直是宋代文人的梦想。历代文人虽参与朝政,但最终决定权仍在皇权,皇帝仍拥有不容置疑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到了宋代,随着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再加上文官集团的日益壮大,皇权逐渐被压制,文人的梦想几乎都落后了。难怪富弼敢对宋神宗直言:“陛下亲自批内外事太多,怕你生气冷漠,善恶不准。这是通往混乱的道路。
儒家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正是文人限制皇权的“紧箍咒”,“气象不足以惧”显然是为了解开限制皇权的魔咒。在他们看来,从古至今,皇帝就是天子,唯一能让他害怕的就是天。如果皇帝连天都不怕,还怕什么?如果王安石的变法宣言付诸实施,皇权将如猛虎下山,一发不可收拾,皇帝将无法无天,独断专行,文人所追求的梦想将越来越远。
第三:清醒的宗教教派和保守的王室。
多年的积弊导致北宋危机重重。宗申上台后,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一拍即合,于是开始利用王安石变法,以求有一个“强国梦”王安石变法的最大背景是宋神宗,新政的顺利实施与宗申的支持密切相关。虽然两人的“强国梦”目标一致,但对“三缺”的看法并不一致。
就宗申而言,在对待祖先的问题上,他不会像王安石那样果断,但在朝堂上会包容不同的声音。王安石的言论让他更加警惕。作为最高统治者,他还是清醒的,变法的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同样重要。政改要稳,不能先乱后治。按王安石的说法,其他朝臣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朝廷之上只有改革派一个声音。这是最危险的事情,“不同意见混杂”才是最合适的制服方式。“三个不足”的说法没有得到宗申的充分认同,改革自然也不会得到宗申的无所顾忌的全力支持。
对于保守的北宋皇族来说,一般不可能通过尊重和遵守祖宗的律法来“促和”,历代都是如此。王安石的言论明显是在煽动皇帝打破这个规矩,结果就是皇帝不孝祖宗,天下大乱。这自然是以曹氏太后和高太后为代表的保守皇族所不能容忍的,变法过程更加曲折。
参考资料:
李华瑞的《王安石变法研究史》,邓晓南的《祖宗之法——北宋初年政治略》,梁启超的《王安石传》。
高平陵之变的背后,司马懿是整个魏国:曹爽到底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