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有哪些名人事迹?
康有为故居是德国前总督府高级官员的住所。他是1922来青岛的时候租的。他悬挂了由溥仪皇帝题写的“天佑殿”的御匾,并将这座房子命名为“天佑园”。康有为家门前有一条方石铺成的凹凸不平的小路。沿着这条小路一步步往上爬就是浮山路,这里有洪深和沈从文的故居。
洪深故居是青岛名人中最宏伟的洋楼,矗立在路口的高地上,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洪深先生是30年代著名的剧作家,更是因为他是洪叔祖的儿子。
熟悉中华民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洪淑祖,他是袁世凯当第一任大总统时的国务院内务部秘书,后来因为卷入宋案而逃到德国统治下的青岛。洪深曾写出电影剧本《劫后桃花》,成为中国第一部电影剧本。后来由导演张石山亲自执导,蝴蝶、修文舒等大牌主演,轰动荧屏。
与翟红一门之隔是沈从文故居,他曾在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沈从文是诗人徐志摩介绍给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显然,这个来自湘西的年轻人,当时还不出名,根本无法与著名的外语系主任洪深相提并论,所以他只是住在浮山路3号楼的12青年教师中的一员。这个善于用笔表达思想的文学天才,显然是个腼腆的人。巴金老人在《怀念从文》中写道:“他第一次在大学讲课,教室里坐满了学生。他走上讲台,那么多年轻人看着他。他脸红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在黑板上写下‘请等五分钟’几个字。他就是这样开始讲课的。”
“益多楼”位于今天的海洋大学校园内,是时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的故居。梁实秋先生还被杨振声“游说”到青岛跟闻一多先生一起教书。不过,这位当过外语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的学者,似乎对青岛印象非常好。晚年,他多次描写青岛,称之为“一个真正令人难忘的地方”。
老舍租的房子离梁实秋家不远,但他们从未共事过。老舍1934报考山大的时候,梁实秋已经去了北大。老舍先生在青岛住过三个地方,黄县路12是最长的一个。在这里,老舍先生的创作欲望比栈桥还要强烈,不得不辞职专事写作。在此期间,他写了《月牙儿》、《我的一生》、《骆驼祥子》,当然,他的另一部“作品”——他的儿子亦舒也出生在这里。
文坛“二小”和舒群都是东北热血青年。他们不甘心做“满洲国”的“良民”,于1934年端午节前一天乘船到达了还算太平的青岛。“我们在关彝路1号的一栋两层石头建筑的底层租了两套房子。一间是舒群夫妇住的,另一间是我们住的...后来我从楼底搬到楼上有太极图的显眼单间。”晚年的萧军曾这样描述。
在青岛这座小楼里,肖军看完了《八月村》,萧红看完了《生死场》。在爱的火焰中,“二小”奉献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也将这份人文景观献给了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