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活动概述

历史活动总结1本学期以来,历史教研组在学校教学部、教学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教研带动教学”的理念,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研工作。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抓套路,保质量。

1.监督落实教师工作手册、教案检查、单元检查、教研活动、教学竞赛等常规工作。一开始就要求每个老师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预设期末考试的质量目标。通过推门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增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根据教务处的规定,设定时间、地点、内容、主备人员,把集体备课做实。讨论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形成共识,寻找突破方法。

3.课后请老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和业务自学,不断提高教师这一群体的专业技能。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安宁市学科教研会,认真准备活动资料,撰写心得体会,坚持业务自学,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有了很大提高。

2.学习课改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提高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有理论支撑,普遍提高各班教师的教学水平。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认真评课,通过案例分析、教学诊断等方式,开展了“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学习讨论。此外,根据我们组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的老师经常捕捉当前人文、时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将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着力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开展课程改革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第三,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学引领科研,科研促进教学。

本学期以来,我们教研组持续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活动。3月中旬,全体教师参加了集团的一次公开课,全体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反思改进教学工作。4月中旬,以“合格科目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如何改变”为主题,开展了全集团范围的公共教研活动全团老师提前深思熟虑,写了5分多钟的演讲提纲。该组骨干教师举办了两场以“历史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和“提高复习课有效性”为主题的专题讲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和期末复习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四,存在的不足

1.与上学期相比,本组历史成绩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市内优秀学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历史仍然是学校的薄弱学科,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任重道远。

2.教研形式缺乏多样性,专业指导不够。很多教研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变化不大,模式固定,主要是开展讲座、评课活动、经验总结等等。

3.应试观念制约着教研方向,影响着教研的深入发展。学校和家长都希望学生考高分,老师也只能在这个指挥棒下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缺乏对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动词 (verb的缩写)改进措施

1.优化教研工作程序,避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无效性。教研组除了要为教师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优化教研程序,教研活动有主题,理论学习有内容,教学方法有指导,专业发展有目标。

2.丰富教研活动内容,激发教师的教研兴趣。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让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示范课、共同讨论等方式带动大家共同提高。组织备课组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讨、课题研究和教学方法交流。根据教师在学年中的表现。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论文获奖情况等。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3.加强专业指导,突破教研“瓶颈”。首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教研的发展要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者的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我们可以通过结对和课堂讨论的形式帮助和引导青年教师。其次,要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积极利用外部条件,营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再次,加强历史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对每一项理论学习都有具体要求。最后,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的契机,让学科群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科群体的共同发展。

我始终明白,教研是教育教学的动力之源。教师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教学科研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提高历史教研组的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活动概述2。新课程要求历史课堂教学要打破常规,改进教学形式,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内容;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知道学习历史不是枯燥的苦差事。学习历史不仅仅是历史课上的事情,也是我们每天每个小时都可以从事的活动,是一种乐趣。但是初中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内容多。学生基础薄弱,厌学懒学,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这期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通过平时的演练和公开课,还是能看到一些显著的效果。例如:

首先,学生更愿意上历史课:

回想我们以前的历史课本,真的很无聊。新的历史教材,从外观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喜爱;在内容上,降低了难度,淡化了知识体系,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内容,为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索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人物: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还有历史探究活动课,这是一个学生可以有活动的世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们都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给了大家。被老师鼓励的时候,别提有多开心了。往往课后学生还围着老师提问,意犹未尽。他们开始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探究学习。

二,师生关系的出现,良好的转化:

和谐、民主、平等。让学生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包容、亲情和关怀,同时受到启发、督促、鼓励、影响、召唤、引导和暗示,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为师生互动、相互学习,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比如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看书,画圈速写,提问;开始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课后收集信息。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探究性学习中真正能“动”起来的学生只有少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动”,但有些与课堂无关。个别学生自律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不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仅仅放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不够的。

2.教学空间和场景局限于课堂,决定了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学习的载体仍然是课本,教学活动场所仍然是课堂,限制了历史教学的优化。基于此,寻求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空间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可以采用主题辩论、主题演讲、故事会、知识连线、自主探究、征文、师生提问、挑战主持人、情景再现、成果积累、数据收集展示等教学组织形式。

3.对外交流的机会太少,再加上专业能力不足,对课改的把握和分析不透彻,对学生的评价总是不到位。对课改新的教学方式不熟悉,甚至上课有很多不适应,观念也无法彻底改变。我还是采用满堂灌的上课模式。新的形式无法充分发展。

4.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绝大多数学生自学能力不强。很多学生还停留在等待、依赖、需要的阶段,所以要给学生学习法律的指导。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除了专门的课时外,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教学始终。

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我相信,如果教师能够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凭借教师的潜在创造力,一定能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有效教学风格,课程改革将以更加理性的现实走向成熟。而我相信,当学生被放开,不要太在意,让他们自主管理,他们就会学会自主学习。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带着一路走来的收获和迷茫,我相信“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我愿意在课改的天空下,和学生一起收获,一起成长。

历史活动总结3经过一个学期的农村历史教研活动,我乡历史教师展示了教师教案设计,探讨了历史教学模式,完善了课堂教学理念,有力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研过程总结如下,希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更多帮助:

第一,协调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节奏

在第一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乡的历史老师统一了教学进度,讨论了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乡的老师也统一安排了复习进度。

第二,展示教案设计,优化教学方法

各校教案设计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比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各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行。又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程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各种教学媒体的组合,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组织教学活动。第三,在把握目标层次的前提下,注意调整教学节奏;指导学生达标反馈,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控制。

第三,探讨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检验真知。

通过第二周的听课讨论活动,我们乡的老师们就历史教学模式的改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讨论,最终在各年级内部实现了基本的统一。通过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讨,我们乡的老师们即将开始实践各种新的模式,并通过实践来检验。

第四,分析考试现状,解决教学问题。

第三周,家乡的历史老师对期中考试做了分析。各年级老师从自身和整体分析了自己考试和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各年级学科负责人也分析了各个学校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最后,教师们通过对问题的理解也制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师和学校的历史成绩。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研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历史教学的多样性,认识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我们要以教研活动为契机,取长补短,在家乡的历史教学水平和历史成果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历史活动总结4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研任务。并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学习学科理论,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在配合学校教研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师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本学期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研组的实效为指导思想。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1,继续做好教研组的日常工作。

(1)、制定好教研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总结。

②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横向联合方案。向市县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本学期开始到结束,我们教研组每周都积极参加市县两级的教研活动。观察不同形式的研究课,同时通过听课、评课,拓展教师视野,丰富教师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③在课堂教学上做文章。利用学校请进来指导的每一个机会,为这个群体的老师把脉、挑毛病、找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比如高中教研员方老师,为了推动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花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给我们学校的高中历史老师进行指导,给高一高二的新教材老师提出了很多想法。并且听了高三老师的复习课,肯定了我们老师的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我们老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2.加强集体备课。

上一学年的教研组活动因为集体备课出现了一些问题。本学期重点加强集体备课,如高二备课,取长补短;结合新教材、新理念,准确把握教材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以集体备课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以校本教研的方式解决教学活动中的标准问题,尽量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和教学情景,倡导教师在教学中“精讲、善导、激趣、诱思”,让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自主”。如形成“自学、导学”的历史教学模式和“专题讨论”的历史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注重习题的精挑细选,做到“典型、启发”,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一些热点和考点,要让学生熟烂;注重整批和改革,及时开展作业设计研究,促进作业形式和内容的改进,认真推敲、精选,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3.加强教学反思。

各备课小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反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材处理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

4.继续加强教学中四个关系的研究。

(1)加强“考试笔记”与教材关系的研究。

(2)加强教与学关系的研究:历史教学必须发挥两个积极作用,即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动手,组织知识,穿线织网,形成知识网络。比如轮廓、形式等。,从学习到学习。

(3)加强讲座与实践关系的研究:学校提倡精讲精练,讲座与实践相结合。讲座——要把基础知识讲解清楚,线索明确,重点突出,有层次,加强史实、史学理论、史学方法的指导。练习——要加强各种题型的练习。实践的重点应该是能力的培养和适应性训练。

(4)加强知识与能力关系的研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能力是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条件,所以获取知识只是在数学上做加法,培养能力是在数学上做乘法。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还要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即学生不仅知其一还知其二,不仅知其所以然。教师讲课时,要让知识与点相连,形成知识网络,有一种主观的感觉,就是一条垂直线,一个水平面。

5.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

我们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板书设计可能仍然是枯萎的历史知识信息或历史线索的暗示符号;教师的语言表达仍然是缺乏智慧、哲学和深刻洞察力的简单陈述;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引人入胜的历史图片,但缺乏深刻的刺激性;在教学中,有许多可疑的问题和困惑,但没有神秘微妙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思想但缺乏点睛之笔。这些都是我们教研组将要共同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三。缺点和有待改进的领域

1.为了充分发挥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历史教学质量,学校需要加强网上教研活动。

2,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教研和指导中,还是经常感觉“资源有限”,使用不畅,新课程的理念实践不够,未来的收费将是永恒的。

3.组内教师理论研究水平不高,参与研究和撰写论文质量不高,参加各类竞赛积极性不足,获奖不多。

历史活动总结5在教务处的统筹安排下,历史教研组于6月65438+10月65438+5月成功举办了一次课堂教学示范活动。首先感谢教务处组织这次教研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感谢赵振涛和葛广健两位老师,他们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在短短几天内精心准备了两节课,献给我们大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

本次教研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两位老师各上了一堂高质量的新课,让听课的老师受益匪浅。整个活动过程中,所有历史组老师都积极参与听课和评课,并写下对每节课的反思。同时,其他组的很多老师也来听课,对两位老师评价很高。

这些活动的主要收获总结如下:

一,讲座的共同趋势

两位老师工作态度端正认真,业务能力提升很快。它们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主要包括:

1.课件美观实用,素材丰富。利用视频、图片等大量素材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教学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

2.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课堂结构紧凑,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证明教师教学质量高,基本功扎实。

3.多使用图片和视频导入,设计好场景,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师生互动良好,课堂顺畅。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良好,积极有效地回应老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5.良好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视学生的调动。四个班的学生活动都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6.教学理念新颖,启发式原则落实良好,启发诱导自然流畅;内容选择,重在基础和时代;教学方法灵活,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加强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亮点: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处,课堂教学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每门课都有自己的亮点:

赵振涛老师:

1.把新的引入课堂,利用“诊断报告”引入自然,从而调动学生探究本节课内容的积极性;

2.课件设计思路有创意,教学思路有新意,课件的使用和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以“诱导”为主,学生多探究,多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新课改把握更到位,理解更多;

3.讲课思路清晰,课堂结构完整,与新课标紧密相关;

4.讲课思路清晰,处理问题的角度独特,衔接性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听课精神;

5.对知识点的把握细致完整,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强,基本功扎实。

葛广健老师:

1.教学态度亲切亲切,基本功扎实;

2.引导学生看图,培养记忆,师生互动到位;

3.教学思路清晰,准备充分;

4.对知识点的把握细致完整,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很强。

5.对教材理解深刻,分析透彻。

三、有价值的建议:

由于授课时间较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两位老师在教材的使用上遵循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顺序,不敢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和活化。

2.有些课件中的背景色和文字颜色应该是不合理的,或者有些图片的颜色不好,让学生看不清文字或者图片的意思。

3.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但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要长一些,设计问题要多一些梯度,处理好教与学的衔接。

4.培养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

四、常见对策:

结合两位教师的评价,教研组全体成员提出了在今后工作中应采取的措施:

1.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标准、性质、概念、内容等。,从而准确地整合新课程的规律和精神实质。要特别注意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注重能力,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体现新课程理念。

2.做好备课工作,认真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认真研读教材,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

3.课堂教学应注重有效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到“诱导”,从“我完成了教学任务”到“学生学会了”。

4.要进一步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好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阅读、思考、分析、综合。

5.认真备课,广泛收集资料,广泛阅读四个版本教材的内容,然后精心设计,打造一堂优秀的课。

历史教学研讨会非常成功。四位青年教师为石昊历史教研组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位老师都做了精彩的点评,探讨了历史教学的方向。相信在以后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组的各位老师会更加努力,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让我们学校的历史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