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天人合一”到“天人合一”
中国优秀文化中关于宇宙观和自然观的表述非常丰富,包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人互爱。其哲学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点,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天人合一”的“一”是元,是始。“一画开天”,“一为万物之本”。“惟太极之初,道立合一,使天地成万物。”“天人合一”源于庄子《万物之论》中“天地与我共存,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认为人与天地是同源一体的有机结合体,包含着同构、同体、同象、同理、同心、同气等。“天人合一”一词的正式使用,是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正孟感城篇》中提出的。
“天人相爱”的“泰”,就是“和”、“泰”、“通”的意思。也叫“偏激”和“太”。《易经》中的“泰”卦,是阴阳和谐包容,“天地合,泰”的完整结合。“天人相爱”,源于当代梁魁《天人相爱》中的“善待苍天,趣味无穷”。善待土地,好处无穷;善待他人很有趣。天人相爱,芳村如此长。它以师法、顺应自然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主张人对一切自然事物都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把一切自然事物都看作是与自己有机联系的。它还明确了人的责任和义务,规范了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天人相爱”的自然观,指的是天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即天人和谐的关系。它是基于“天人合一”理论的新建构,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合一”因历史背景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思想含义。后者除了在文字表达上有所创新外,在内涵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高,他们的许多行为和结果只能用“依天而行”、“天意”的态度来解释和把握。“天人合一”思想产生时,人们关注的是“统一”问题,多以“静态”、“一元”、“机械”的形式出现,某种意义上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天人感应”的理念,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深度挖掘,是在古人智慧基础上的创新。它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注重“相互影响”的思想和因果辩证法,以“动态”、“多元”、“灵活”的形式出现。在科技文明的背景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唤醒人。因此,在天人关系的观念中,“天人相爱”是一种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自然观,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在现代哲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探讨天人关系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理想境地,人类如何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具有现实价值和未来意义。
“天人相爱”作为一种全新的宇宙观和生态观,其基础是易、哲学、公理和正义。是继承性、整体性、创新性、包容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和时代精神。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义,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入手,从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图景,从整体上考察人类在自然中的作用,离不开祖先的根和魂。它源于时代,源于实践,涵盖天地、自然、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的知识,融道、佛、儒于一体,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般规律。它拓宽了理论视野,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
人类活动的所有感知、认知和已知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未来的预测和把握。当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人类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的未来发展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上同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天人相爱”这一概念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循环。天人是一对互动的因果关系,相善则互利,相恶则互负。其立意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浓缩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描绘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图景。
人类不分种族、肤色、地域、历史、宗教、文化、制度,都在全球命运的同一个身体里。不同文明和人类不同时期应该坚持“和而不同,* * *取长补短,包容互进”的原则,在弘扬* *相同价值观的同时,体现“和而不同”和* * *享受文明。在中国文明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探讨,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伴随着农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延续,是现代文明的独特绽放,是人类的理想追求,必将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正文/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