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人文历史是怎样的?

吠陀时期,孟加拉被称为“万加”。据说当时有几个不同种族的部落居住在西孟加拉邦。在摩诃婆罗多时期,这个地区被分成许多王国和由不同领袖统治的王国。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在雅利安人移居孟加拉国(当时比哈尔邦东部的很大一部分也属于孟加拉国)之前,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部落居住在这里。据悉,他们是桑塔人的祖先。这些部落的人都长着长脸,塌鼻子,身材矮小,皮肤呈深棕色。今天的桑塔人仍然保留着他们祖先的这些身体特征。

雅利安人在后吠陀时期定居孟加拉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孟加拉国被不同王朝统治。由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这一地区与柬埔寨、缅甸、斯里兰卡、德干地区和波斯湾地区开展了贸易。

从3世纪开始,孔雀王朝取代笈多王朝成为孟加拉国的统治者。其他几个值得一提的地方政府包括波罗王朝、蓬泰拉王朝和莱茵河王朝。波罗王朝的统治大约从公元800年开始,直到公元11世纪,之后是犀牛王朝。

13世纪初,孟加拉成为德里苏丹国的一部分,后成为莫卧儿帝国的一部分。其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其易受外来影响,如16世纪早期的葡萄牙,约1632年的荷兰,1673年至1676年的法国,1676年的丹麦,1676年的英国。英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导致了孟加拉当地统治者与英国人在Murhidabad的冲突。通过外交手段和一系列政治阴谋,英国最终获得了孟加拉国的主权。

1905年,英国人根据宗教分布将孟加拉国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加尔各答从此成为英属印度的首都,直到1911年首都从加尔各答迁至德里。英国统治结束后,孟加拉国于1947年分裂。东孟加拉成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东巴基斯坦(现在的孟加拉)。

孟加拉国是许多印度伟人的故乡,现代印度就是建立在他们的真知灼见之上的。其中,罗姆·莫汉·罗依、伊斯瓦尔·钱德拉·维迪埃·萨加尔、拉玛克里希纳、维韦卡南德和奥罗宾多·奥罗宾多都是当代印度社会和宗教运动的先驱;班克姆·钱德拉·查特吉、穆图·苏丹·杜塔、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等。开启了新的文学时代;加加南德拉·纳特·泰戈尔、阿邦·宁拉纳特·泰戈尔、南德拉·罗斯和吉米尼·罗伊发起了一场旨在倡导纯印度艺术形式的运动;电影大师萨提亚吉特·雷拍摄的《人生之路》掀起了印度电影的新浪潮。孟加拉国也是印度自由运动的摇篮。苏巴希·杰德拉老板被亲切地称为“领袖”,他是印度青年眼中的勇敢典范。出生于孟加拉的印度著名物理学家Satiendra Nath Bose是玻色子和玻色-爱因斯坦理论的创始人。孟加拉国的土地还与五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们是泰戈尔、钱德拉塞卡·温卡塔·拉曼、罗纳德·罗斯、特蕾莎修女和阿玛蒂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