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项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第一个在关中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的人。战国末期,秦国洞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朝鲜水利工程师郑国修建,大约十年后完工。位于泾河北岸,今泾阳县西北25公里处。它从西部的水镜引水到东部的洛水,全长300多英里(灌溉面积称为4万公顷)。
前246年(秦王元年),秦王采纳了朝鲜人郭征的建议,由郭征主持修建了一条大型灌溉渠,将水镜水从西边引至东边的洛水,全长300多里。泾河从陕北山区奔涌而出,流向礼泉,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势西北略高,东南较低。郑国渠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开始在礼泉县东北部的谷口修建总干渠,使总干渠沿北麓向东延伸。自然,总干渠分布在灌区的最高处,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了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溉4万多公顷。自郑国渠开挖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渠头逐渐被填满,水无法进入渠道。历代以来,河道入渠的地方在古口不断变化,但古口以下的干渠航道不变。
郑国渠的作用不仅在于其100年的灌溉效率,还在于其开创性的从井陉引水的实践,对后来的灌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朝历代不断完善这里的水利设施: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禹石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汉代有一首民歌:“田在何处?谷口池阳。郑在前,白渠在后。举钟为云,举渠为雨。水镜是石头,它的泥是几斗,它是灌溉和粪,它生长了我的小米。衣食资本,上亿之口。”赞是引水工程。1929年期间,陕西关中大旱,三年六绝,饥馑遍地。急需从井陉引水灌溉。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临危受命,毅然挑起了在郑国渠旧址修泾惠渠的重任。在他的亲自主持下,运河于65438年6月+0930年+65438年2月破土动工,数千名民工苦干近两年,终于建成了今天的京惠运河。1932年6月放水灌溉田地,引水量16m3/s,可灌溉60万亩土地。在这一点上,我们将继续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