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学意境?中国古代的文学意境理论是如何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文学意境: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境界,是由文学意象(审美意象)的具体描写及其所隐含的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和所蕴涵的丰富感情所构成的,是在特定的审美意象规范指导下,能够诱发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是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抒情作品的一种艺术境界。

文学意境不仅是一种文学意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意象,它包含着更丰富、更壮观的高层次文学意象。

可以简单介绍意境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线索,说明其民族特色。

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的特点:虚实结合,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意,味外之意。

诗歌、文字都有意境,散文、戏剧、小说也有意境,但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意境。

辨析:情景交融是产生意境的基础和前提,但只有情景交融是产生不了意境的,所以要虚实结合。(以作品分析为例)

创造暗示性、象征性的审美意象,选择恰当的意象结构,引发和创造无尽的审美空间,是创造文学意境的关键。

意境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作者的精心营造,也需要读者的充分想象。

意境、意象和意象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的文学形象是具体而清晰的,而意境是模糊而朦胧的;意境既是文学形象,也是文学形象的升华。

文学意境往往是由文学意象(审美意象)组合而成,但又超越了文学意象。

文学意境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拟现实、生命律动、魅力无穷四个方面。

(1)景物混合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意象特征。王国维说:“文学有两种性质:景物和情感”。但情感的表达依赖于景物,抒情作品对画面的美感有一种依赖。一方面,它的艺术形象具有艾略特所说的“Bildlichkeit”,这是一种生动的直觉;另一方面,这种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理事件和感情的奇怪组合”。用中国的话来说,意境的这种形象特征叫做“情景交融”。南宋文学家范在《睡夜话》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说,“情景交融而不分离”。阿清王夫之对此论述得更为准确。这就强调了情绪对场景的依赖性。又曰:“虽分景心物,景生情,情生景,悲喜交融,荣与株相迎,隐其家。”“情和景是两个名字,但不可分割。神是诗人,妙不可言,无边无际。”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描述了情感与情景的辩证关系以及意境中的艺术形象。诗歌有两种表现方式:“情生于境,情含于境”。如果我们把这两者算作一个,那么我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场景混合:

首先是场景中隐藏的感情。在这种意境的创造中,作者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场景中,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他虽然不表情,但隐藏在情景中的感情往往更深情,如杜甫的绝句《漫行》:

三十里小道上,白杨树披着白毡,溪上荷叶叠着绿钱。没人看见拿着竹笋的幼童,沙上的幼童睡在母亲身边。

二是看恋爱中的风景。这种创造意境的方式往往很直白。有时候甚至连风景都不写,但是风景却很生动。请看李白《独饮明月》之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如果地球不爱酒,地球就不该有酒泉。听说过比圣人好,回去的路像圣人一样浑浊。贤者已饮,何以求仙?三杯通往大路,打一架自然。但如果你对酒感兴趣,就不要传给醒过来的人。

第三是场景组合。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抒情和写景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比如李白的《南岭子弟不进京》:

白酒新煮时还山,黄鸡吸粟秋肥;叫孩子烧鸡喝白酒,孩子欢歌笑语领人穿衣服。唱歌买醉自慰,跳舞夕阳争光。游说各种艰辛不早,鞭打马匹,长途跋涉。我要学傻女人,鄙视买臣,我要离家去秦国。出门在天笑,我们不是蒿人!

当然,以上三种创造意境的方式都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方法本身并无区别。

(2)虚拟与现实并存。

这就是意境的结构特征。想象与现实是一对哲学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被广泛运用,在意境结构论中也有所表现。宋代诗人梅说:“难写的风景,必然是不可名状的,如眼前,是无法言表的,然后才是极致。”这句话含义非常丰富,其中一句告诉我们,意境包括两部分:一方面是“它”,一方面是“无法言语”的真实部分。从结构上看,意境是两者的结合。于是,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境有法,境分虚实”的观点,把意境中的实境部分称为“真境”;虚拟部分称为“虚拟环境”。真实环境是指直接描述的景物、形状和环境,也称“真实环境”、“事件环境”、“物质环境”。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发展的审美想象空间,也称诗性空间。一方面是原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是伴随这种具体联想而产生的情感、精神、意义的品味和感悟,即“意无穷”,所以又称为“精神境界”、“情境”、“精神境界”。

朱雀桥旁杂草丛生,繁花似锦,夕阳在五一巷门口落下。

那么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的关系是什么呢?总的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了实境的创造意图和目的,体现了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绘,在意境结构中处于灵魂和统帅的地位。因此,中国的文学理论历来十分重视虚境的这一重要作用。在诗风上,唐代诗人高僧皎然说:“诗人的思想起初是偏高的。”很容易逃离最初的情况。这里所说的“情境”是指对虚拟环境的提炼和假设。皎然认为,它在意境中处于核心统帅的位置。但是,虚拟环境不可能凭空产生,核心不代表艺术表现的重点。在意境的创造中,一切都要落实到对现实环境的具体描写中。阿清王朝的徐寅方对此有过很好的解释。他说:

作品深则精粹含,轻语亦强;弥足珍贵的光芒溢出,质朴的语言也是汉语。真于境而又超越韵,其美来源于当下的现实。

换句话说,再好的虚拟环境,也来源于现实环境。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看似是两个部分,但在艺术表现上,所有的努力都要放在真实环境的描写上。

这里强调的是“真人逼萧,虚人出”,揭示了意境创造的奥秘。但“真人逼萧”并不是复制生活,而是在想象的虚拟环境的引导下,对生活意象进行选择、提炼和加工。这种努力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或者开放虚拟环境,求同存异,后者更重要。简而言之,虚拟环境应该来自真实环境。

(3)生活节奏

什么是生活节奏?也就是说,意境所展现的人生,才是真正深刻而壮丽的,或者说是生命本身的美。宗白华认为“当形象表现灵魂生命的时候,就是美感诞生的时候”,这与中国人的诗性世界观和哲学有关。

“无尽体而游无我”这句话出自《庄子·英皇》。因为鱼游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所谓“无限体与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诗人对生命节奏的体验;意境是这种生活节奏的表现;“游无我”,本意是对道的一种审美把握,是一种“振于无极,所以抱于无极”(庄子万物论)的自由境界,是指意境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效果。“无我”既有无我、无形、无痕的含义,即处于一种“超越形象”(如阴阳)的生命节奏中

(4)无穷魅力

这就是意境的审美魅力。“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审美因素和效果。包含了情、理、韵、趣、味等诸多因素,所以有韵、情韵、韵、趣、趣等多个别名。这些都是这个理论的前奏。晚唐时期,司空图创立了“韵味”说。他认为意境的审美效果具有无穷的韵味,这种韵味既包含了内在的韵味,也包含了外在的韵味。他还把这叫做“韵外之味”和“味外之旨”。自宋代以来,“暧昧韵”的审美内涵就凸显出来了。阿明人鲁世勇进一步认为,“韵”是意境的生命,“韵则生,无韵则死”。又说“寻才在于染,志在于转,情在于缠绵,韵在于婉约,调在于吞吐,姿在于游行,故韵生”。这说明所谓的“魅力”是建立在寻找人才的基础上的。

总之,意境以其情景交融的意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和表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文学意象的高级形式,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追求。

文学典型是个体与一般相统一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个体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本质和规律的必要的文学手段。文学是创作,充满了作者的想象和虚构。你永远不会根据门牌号找到文艺模特。塑造榜样的关键在于如何辩证地统一生活的真实性和艺术的浪漫性,但在这两者中,生活的真实性是根本的,是艺术浪漫主义的基础。失去生活的真实性必然导致文学的扭曲,而文学一旦被扭曲,也就失去了生活。文学典型作为符合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范式模式和高级形式,是指在现实主义作品的语言系统中呈现出来的、显示其特征的、富有审美魅力的、包含丰富历史内涵的人物形象。也称典型人物或典型人格。典型的是人格和* *的统一,但这是* *在人格上的统一——而不是两者的机械相加。艺术中个性和性是不可分的,但个性是具体的。鲍姆加说:“个体事物是完全确定的,所以个体事物的概念最能看出诗的本质。”歌德说“关注个人,描写个人,才是艺术的真实生活”,然而,单纯的个人并不构成典型,典型是概括的个人。黑格尔说:“艺术应该做的,不是把她的内容展平、打磨,变成一个平滑的观念性的东西;而是让她的内容变得独一无二,成为有生命个性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人物是个体的具体存在物,因此,文学模式应以“鲜明的个性描写”为前提。典型的文学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象。首先,她比一般的艺术形象具有更高的艺术成就,更能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这是因为她能集中精力把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的本质和规律总结成艺术形象,从而启发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生活中的道理。典型性与形象的关系:艺术形象可分为一般和典型两个层次。艺术造型是艺术形象的升华,是高品位的艺术形象。形象性和典型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深刻的一般性,是否有机结合。文学典型是指高于一般人物的文学人物。这类文学人物要么概括了某个人物,要么浓缩了某个社会现象,从而超越了这个人物,成为一个具体的通用称谓。因此,中外伟大作家在其不朽作品中塑造的文学典范,具有长久的艺术魅力。

象征是指用具体的事物或形象间接表达抽象或其他事物的思想。(比如中国的“美”字,象征一个美丽的女人。)希腊语动词Symballein的意思是“放在一起”,它的名词是Symbolon。在中国,象征是一种修辞格。任何一种抽象的观念、情感、看不见的东西,都不是直接表示出来的,而是通过大众认可的某种形象间接陈述出来的,这种形象被称为“符号”。在语言学、艺术、文学等领域,“符号”一词由来已久,但对其定义一直存在分歧。符号有不同于标志、象征、隐喻或寓言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