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小说《冷山》的书评和论文?我想为我的毕业论文写这个。请告诉我谢谢。

一:

这两天一直在追忆冷山。我对小说中的故事不感兴趣。战争和苦难只是叙事依赖的背景。我在想因曼和艾达。为什么他们可以相爱?他们显然是完全不同的。艾达像奇花异草一样美丽优雅,却对世俗世界保持着疏离和不耐烦的态度,言行举止总是格格不入。一个永远的局外人,执着于幻想,脆弱而孤独,与世界僵如一骨。她本身就是一首诗。因曼是一个小地方的独立和简单的思想家。他的生活很简单,但他的心和眼睛超越了冷山的界限。他也不属于一个圈子。他们是两个孤独的流浪者,渴望彼此的温暖和光明。这种爱,是永远古老的。除了彼此,世界对心灵来说是荒凉的。

精神上无家可归的人更有可能与大自然相亲。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逃离反抗我们成长环境的旧梦。但逃亡之路往往会通向意想不到的伤心之地,甚至多年后才发现又回到了原地。一位文化专家说,因为家庭、地域、信仰,她内心是无家可归的。她曾经相信艺术幻想家的生活本质上是她的家,但经过漫长的寻找,她并没有“回家”。

受到家庭、地域和宗教的限制和束缚,我内心无家可归,我相信,我正遭受着与一个由激进的艺术幻想家组成的神圣团体令人心碎的疏远,我以为他们渴望我加入他们。在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梦想着找到回家的路。在我的想象中,家是一个彻底开放、重新认识和和解的地方,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地创造。

来自非法文化的“权力给女人”——贝尔·胡克斯的反抗表征

因曼和艾达很幸福,尽管他们的寿命不长。他们彼此是精神上的亲戚。在生命存在于野外的那些年,有永恒的瞬间。他们彼此珍惜,彼此辉映,温暖了这一生。

说起“回家”,很多人成年后就再也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回家,享受回家的温暖、轻松、幸福、和谐。时代变迁,青春与衰老,家庭矛盾,亲人之间往往情感亲密但生活疏远。回家是感性的,但也是伤感的。

愿我们在精神和情感上都有一个“家”可以回去。

二:

这是一束来自一个早已逝去的时代的光线,唤醒了人们对文学事业的普遍虔诚和敬畏。《冷山》应该启示我们的作家:如果一个人对文学写作还有信仰,应该坚持什么态度。

冷山照例有一部小说先于一部电影,电影改编自小说。但是和很多人一样,看了DVD才知道有这么一本小说,就去找了。虽然妮可·基德曼等大牌演员演技、摄影、音乐都很优秀,但我想说,如果你因为从DVD上了解了故事的大致轮廓而放弃看小说,那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说你是在买礼物也不为过。这两者的区别就像是亲自品尝一道美食,看着电视美食频道的主持人在镜头前自得其乐。

小说的内容比较容易概括。根据从他的曾祖父开始代代相传的家族故事,作者查尔斯·弗雷泽讲述了受伤的邦联士兵因曼的故事,他为了爱情逃离了战场,回到了家乡和战前的恋人艾达身边。这个主题让人想起荷马史诗《奥德赛》,这是西方文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平行于因曼的回家之旅,另一个叙事线索围绕着阿达。在勇敢顽强的年轻女孩鲁比的帮助下,她试图复兴父亲去世后留下的荒废农场。因曼孤独而悲惨的漫长旅程与阿达的挣扎交织在一起,他们长期与世隔绝的生活即将迎来战争的结束。

严格来说,就这部小说而言,故事虽然吸引人,但并不十分复杂曲折。讲故事最多只是一个维度,远没有涵盖其全部价值。更多的宝藏在故事之外。他们隐藏在小说的文本中,独立自足。它是由语言的魅力、韵律和意境编织而成的综合体。它们是电影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它们必须通过安静的阅读,灵魂的深度沉浸和想象力的积极参与才能被看到和感受到。这是一个关于自然、生命、爱情和死亡的巨大而深刻的主题,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

但我不想在这里说。我只尝试在文本阅读层面做一些粗略的“技术分析”,简单介绍一下微观层面的细致和细致的工作。正是在这些基本要素上,它证明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的品质。

语言同时充满质感、画面感和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中随意挑几个地方就能看出这种品质。

这是小说的开头。艾达还没有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她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困惑:

“常常,她从书上抬起眼睛,目光扫过田野,越过连绵而雾蒙蒙的群山,看着远处冷山高耸的蓝山。坐在椅子上往外看,你可以把她现在心情对应的主色调和图案都一一找出来。一个夏天,望向窗外通常会给人一种阴郁、压抑的感觉。窗外飘进来的潮湿空气充满了腐败和成长,在你面前迷茫而不确定。感觉就像用望远镜往远处看。湿气对视力的影响就像劣质镜片,使距离和高度有增无减,空间感随时变化。透过这扇窗户,艾达体验到了肉眼可见的各种形式的湿气——薄薄的雾霭,山谷里的浓雾,一座冷山的山坡上挂着的零散的云朵,还有整天不停倾泻而下的灰色的雨,像一根断了的麻绳挂在天上。”

这是对因曼最终找到阿达后两个恋人之间第一次肉体爱情的描述:

”她背对着因曼,既紧张又尴尬。然后,她脱下衣服,抱在胸前,转向因曼。因曼把毯子裹在腰上,坐了起来。一直以来,他活得像个死人,现在生活就在他面前展开,触手可及。他俯下身子,把衣服从她手里拉开,把她拉到自己身边。他把手掌放在她的大腿一侧,然后把手滑向她的腰部,把前臂放在她的臀部,用指尖触摸她后腰的浅窝。他的指尖向上移动,一段一段地触摸着她的脊椎节段。他抚摸着她的手臂内侧,把手滑向她的一侧,直到她的臀部变得光滑。他把头低到她柔软的腹部。然后他吻了那里,她闻起来像栗木的烟味。他把她拉到自己身边,抱了又抱。她把一只手放在他的后颈上,让他更紧地贴着自己,然后她用她白皙的手臂搂住他,仿佛永远。”

这是小说结尾因曼被枪杀时的一段话:

”她跑向躺在地上的男人,一个一个地看着他们。最后,她找到了与他们相隔一定距离的因曼。她坐下来,把他抱在腿上。他想说话,但她示意他安静。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他做了一个灿烂的梦,梦见了自己的家乡。一股清凉的泉水从石缝、黑土地、参天古树中涌出。在他的梦里,时间似乎同时出现,所有的季节都重叠在一起。苹果树上结了很多果实,奇怪的是树上的花还在开,春天的边缘结了冰,秋葵开着黄色和栗色的花。枫叶红如十月,玉米尖上长着尖刺,放满东西的椅子拖到客厅的壁炉前,南瓜在田野上闪闪发光,月桂树爬满山坡,沟渠里排列着凤仙花,山茱萸上开着白色的花,紫荆花上颤动着紫色的花。所有东西都聚集在一起。还有白橡树,大群大群的乌鸦,或者至少是乌鸦的灵魂,在高高的树枝上跳舞唱歌。”

有多久了?我们异化了这种充满质感、画面感和丰富象征意义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最基本、不言而喻的常识,但近年来却常常被当作一个重大命题,在各种场合认真讨论。原因是太多的作品在动摇这种认知。在很多作家甚至著名作家的作品中,我们读到了那么多粗糙、浮夸、杂糅、生硬、暧昧、奔放的作品。像《冷山》这样的作品,冷静的叙述,细腻的描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生动的仰角,但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文学品格的缺失越来越感到焦虑。

他一生致力于写这部小说。

要进入那种状态,作家需要相当的文采,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归根结底,只有有了那种态度,才能最终获得那种能力。这是一种由虔诚、耐心、细致、坚韧和对劳动的深刻信念所锻造的品质。

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印证了这一点。这本30万字的小说花了作者弗雷泽7年时间。他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山区,和妻女一起以养马为生,像个隐士。他每天沐浴着朝阳和夕阳,呼吸着森林和草原的气息,真正从身体到灵魂都深深融入大自然。山川、溪流、天空、大地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

即使他对周围的环境如此熟悉,他仍然不敢轻易动笔。他和我们有些作家一样,喜欢拍马屁,喜欢走捷径,经常在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混淆过去。他还称之为“理性想象”和“超验写作”。这位作家在接受采访时说,他花了很多时间记录北卡罗来纳州山区的生态环境:野生植物、农作物、果树和季节变化。为了弄清一种植物的习性,他查阅了许多专业书籍。所以他作品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的服装和表情,每一片树叶,每一块岩石,每一棵树的姿态,都准确、细腻、生动,有一种雕琢的质感,让人觉得可以直接拿起画笔去画。整件作品精细而扎实,就像西方那些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著名建筑。每根柱子和拱券都是由精心挑选的实心石头制成。在漫长的建造过程中,那些建筑师和工匠们以他们虔诚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要求,最终将它们锻造成不会在时间中流失的艺术结构。

作者在七年的时间里,倾其一生来写这部小说,牺牲了很多生活中的乐趣,很可能也忽略了对家庭的责任,这让妻子不堪忍受,最终和他离婚。这么说吧,他的写作之旅漫长而艰辛,堪比因曼的归途。

打开阿里巴巴宝库的钥匙,依然是一个简单的翻页动作。

围绕这部作品创作过程的故事,传达了耐心、细致和坚韧,在今天的许多作家看来就像一个神话。似乎它们只应该发生在更古老的时代。就今天而言,它们已经成为一种不恰当的行为,一种人们嘴上说着但不打算认真遵循的行动——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在这个时代,只有“效率”为主导,崇尚速度美学,写得快,产出高才是本事,因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指望从读者有限的关注中获得一些份额。更肯定的是,只有这样,在经济效益上才划算。大家比较的是字数,出版数量,稿酬收入,这是一个以数量为中心的维度。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花7年时间,一丝不苟,写出一部30万字的作品。在市场之手的推动下,大家都很努力,也很享受。曾经看到一个女作家写文章,自称一年写了几篇长篇,写了多少短篇。同时,她也没有耽误国内外的行程,言语中充满了自得。

但这意味着什么呢?文学有自己的尺度,比的是作家犀利的目光,比的是生命探索的深度,比的是灵魂的重量和厚度。那些偏离了这个目的的东西,虽然因为迎合了社会上一些漂浮的、短暂的关注点,可能会流行一时,可能会给作家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但也只会是天上的一朵云,水面上的一片涟漪。

耕耘然后收获,付出然后谈回报。这条规则涵盖了生活的广阔领域,也适用于写作。价值是劳动的内在凝结。如果你付出了很多努力,你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去感染和启迪人们。投机取巧永远成不了杰作。很多作家没有耐心去观察事物,包括自己的内心,所以很难捕捉到心灵的节奏,描绘出生活的准确面貌。页面上往往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感觉和可疑的细节。这样自然就很难抓住存在的本质,进入其最深层的意蕴。这样不仅会失去读者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民间有句谚语:一筐烂桃不如一个鲜桃。当你抱怨自己的作品被读者忽视时,不妨换个角色,想想这句话。毕竟,上帝是公正的。在这一点上,冷山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一个不入流的题材,一个生活在大山角落的默默无闻的作者,能一夜成名,所向披靡,靠的就是作品固有的艺术魅力。即使从市场上来看,它也取得了巨大的回报,其在畅销榜上的长期排名就是明证。《商业时报》习惯了鱼目混珠,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被吹嘘,但只要是真的珍珠,就会一直发光,不用担心会被掩盖很久。

遗憾地说,这部作品生不逢时,生在一个图像取代文字成为时代宠儿的环境里。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品味文字的魅力。所以这本书虽然有很多名著的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享受到历史上很多名著曾经享有的荣耀。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拍成电影,虽然获得了美国图书奖,但普通读者很难看到。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屏幕已经成为天下无敌的武器。少数学者在央视的文史通俗讲解,就能掀起一股阅读传统经典的滚滚热潮。但凡事总有自己的规律。电影《冷山》再成功,也传达不出文学语言所蕴含的魅力和神韵。它们是独特的,很难翻译。打开阿里巴巴宝库的钥匙,依然是一个简单的翻页动作。

与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辉煌相比,虽然今天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已经无法相提并论,但只要文学依然存在,依然会有超越时代的标尺,也因此依然会对作品进行评价。总会有那么几部作品,凭借其优秀的品质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学巅峰,在当时尤其是后世拥有众多的崇拜者。冷山应该属于这一类。就目前而言,除了它的文本价值,我认为《冷山》的示范作用还在于它对一种写作态度的重新确立和强调。这是一束来自一个早已逝去的时代的光线,唤醒了人们对文学事业的普遍虔诚和敬畏。《冷山》应该启示我们的作家:如果一个人对文学写作还有信仰,应该坚持什么态度。

三:

我的看法一直是电影基本上没有书好看。据说这是一部与《飘》同名的史诗。弥漫整本书的孤独,有一种莫名的苍凉。

当战争爆发时,人们开始发现他们将不再像自己一样。

阿达写了103封自私的信,而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因曼却因为只收到三封信,亲手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想回家的逃兵,使他在战争中像野兽一样游荡,却没有回头。甚至当他回到最初的冷山时,他已经变得麻木、残忍、脆弱,不再英俊健康;一直等着她的阿达,已经转化为敏感,不再优雅,不再是那个优雅弹琴的阿达,而是变得出奇的坚强勇敢。虽然战争摧毁了一切,但当因曼中弹躺在雪地上时,他对躺在他身上的艾达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回来了。”然后乌鸦飞了起来,事情就结束了。

冷山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就像很久以前一样,外表也几乎和以前一样美丽。然而,没有因曼,阿达活得很好,战前的生活不再属于她。她像她一直等待的那样勇敢和坚强,她知道因曼一直在毫不犹豫地向冷山的方向走去。

困难中奋斗的力量,黑暗中信仰的光芒。

这场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本来面貌。发生了这一切之后,人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生活了。若干年后,当世界突然变得像幻觉一样美好,晒着小麦色皮肤的人,心里还是会有伤疤暴露在阳光下,有时隐隐作痛,提醒我们失去的太多,希望以后一切都好。

我记得我在看电影《冷山》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场景:

救了因曼的老太太温柔地抚摸着一只雪白的山羊说:“山羊是人类最好的伴侣。他们给你羊奶,安慰你。”他一边说着,一边右手拿着一把锋利的刀整齐地切入山羊的脖子。羊血汩汩流出,滴了一碗。这只白色的小动物软软地躺着,甚至没有呻吟。老太太把羊血放在一边,伸手继续抚摸山羊的头。“你真是个美人。”她说。表情和语气都是真心的爱。

也许,时间带走了永恒,永恒带走了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和辉煌,所以剩下的只有孤独。

四:

故乡是萧乾笔下的枣核,诗中的邮票,鲁迅童年的花园,林的北平城,沈从文的边城,还有美君梦寐以求的淳安。相对于离家出走的年轻游子,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在各种名著中也时常可见。而人们对家乡,即故土的感情表达,往往被弱化为对景物的简单描写。乍一看,总有一种冷漠感。《冷山》作为199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获奖作品,成功摆脱了这一魔咒,粉碎和提炼了作者对故土的感情,如绵绵细雨般出现在笔下。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受同名电影的影响吧。大量的介绍和书评将《冷山》解读为爱情史诗。但是,在我看来,《冷山》是一个关于家,关于生活,关于希望,关于奋斗的故事。它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感情,阐明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其次,它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爱情的不朽。

《冷山》以南北战争期间的北卡罗莱纳州为背景,以两条主线展开。一个是来自南方军队的逃兵因曼历尽艰辛回到家乡,另一个是富家女艾达在勤劳贫穷的女孩鲁比的帮助下重建家园。无论作者如何夸大战争的残酷和因曼的身心伤害,甚至借用一个逃兵的话“当初我选择了参军,现在我的选择变了”,都不能为因曼的行为开脱。但是,必须负责的行为,在作者的慢条斯理的阐述中得到了我的理解。作为一个人,因曼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当他看到维希试图杀死劳拉时,因曼本能地知道,由于他的开小差,他必须离开。然而,他的正义感让他陷入困境,并救了劳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跳过了劳拉奶奶在劳拉家的早餐,这是因曼唯一一次不主动买单——无论如何,他救了劳拉一命,他的行为足以补偿这顿饭。在以少敌多抵抗了凶猛的北方军,帮助了孤独的年轻寡妇莎拉后,因曼也有了留下来和莎拉一起生活的想法,这多少是对艾达的精神背叛,尽管他最终选择了离开。不难看出,因曼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硬汉形象。他只能算是一个好人——一个有血有肉的好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他的本性,这是这些人最简单的本性,这使得因曼选择离开军队,逃到冷山。崎岖的山路,漫长的旅程,从夏天到冬天,跨越严寒和酷暑,因曼不得不拖着受伤的身体,依靠双脚完成每一步。除了食物匮乏和随时随地被猎杀的危险,因曼的痛苦无以言表。面对这一切,除了从小生活在大山里,以及冷山托付给他的野外生活经验,唯一能支撑他继续前行的,就是他的翅膀和信念。作者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对恶劣环境的描写来烘托因曼的坚强信念,从而描绘了他的家园的美好,并用因曼的所见所闻所思来描述作者自己对冷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的另一个“传声筒”是Ruby,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和因曼一样,她出生并成长在寒冷的山区。这个诚实却懂事的帅气女孩,努力又执着,比女主角艾达更受我喜欢。因为她的经历,她几乎像一个“野孩子”一样在山里长大,也正因为如此,她理解和懂得了冷山。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失偏颇,但在某个时期——战时,一切都是真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露比,艾达的生活会陷入绝境。手指完全没动过的乖乖女,一生都在读书画画弹琴。所以,当她父亲突然去世,员工被战争逼走,她根本无法应付农场的一切。生存摆在我们面前。在露比的帮助下,从学会搅拌黄油到不带书本去农田,从劈柴犁地到卖钢琴,从在露比的监督下被动工作到努力独立,从离开马车到给自己留条后路再到下定决心去冷山生活,艾达的经历不仅体现了外国人对冷山的喜爱,也算是一部从小女孩到女人的成长史。前者是作者为了表现对冷山的喜爱而描写的,后者更多的是自己的追捧。或许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艾达的成长远比因曼的旅程更吸引我。我不得不承认艾达教会了我很多。她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和家务的同时享受生活,也让我知道了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肩负起家务和责任。Ruby也成长进步了。在艾达的影响下,这个不识字的女孩慢慢开始热爱书籍和故事。出门上班前,她转身让艾达看了一本书才走。写到这里,我已经隐约体会到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儒家的妥协思想,体会到了生命与生存的适当平衡。就像杨奶奶一样,爱羊。我相信她触摸羔羊是出于爱。然而接下来就是突如其来的一刀——杨奶奶爱羊,但也需要这些羊活下去。

也许是因为作者对爱情的弱化,最后我并没有特别在意因曼的死。我不得不离开,只是因为他才回到家乡几天。我感到一丝淡淡的遗憾,因为他真的得到了阿达的爱,即将投入死神的怀抱。然而,这种淡淡的遗憾在看到艾达生下因曼的孩子,鲁比原谅并接受了斯特布罗德,并和几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完全得到了缓解和解脱。这也印证了杨奶奶说的话——痛苦在我们心里,不像幸福,不会停留很久。这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也是他关心我们的标志。在《冷山》中,杨奶奶是一个未出世的哲学家。

看完之后感觉《冷山》和《朗读者》有几分相似,都是以战争和爱情为主题,但写作的主要目的不是爱情也不是战争。一种淡淡的感觉溶在书中,不仅需要慢慢阅读,细细体会,那种丰富的感觉也是难以概括和描述的。如果你想了解美,你必须自己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