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元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银元开始从欧洲流向中国。在明清与西方的贸易中,外国流入的白银大多是铸造成币的银圈。早期的银圈大多是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的西班牙圈,在中国被称为“本阳”。后来进口的银圈是墨西哥独立后铸造的,标有鹰的“鹰海洋”。两者的重量和细度是一样的。银币在中国的流行逐渐影响了清政府对经济的间接控制能力。外国也铸造了成色差不多的银币到中国去购物,这些外国统称为“贸易银”。但由于外贸银币的含银量只有90%,中国人要用满银换外贸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台湾省曾经仿制过一种银圈,称为银饼。光绪十四、十五年(1888-1889),广东省铸造银圈,重量和颜色接近。之后都开始铸造自己的银币,抵制白银对外贸易。银圈被称为“杨龙”,因为它上面有一个龙的雕像,各省都复制了它。宣彤二年(1910),清政府颁布《货币制度法典》,规定以白银为记账本位币,每币重量为七分、二分,其中九成纯银,即六分、四分、八分。次年5月开始选角。宣因为辛亥革命没有被正式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