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避暑山庄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辟湖区,筑岛筑堤,随后修建宫殿、亭台、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

康熙帝选园中美景,以四字之名写下“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到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皇帝大规模扩建了避暑山庄,增加了宫殿和许多精美的大型园林建筑。

乾隆模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之名写下“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二十年(1681),为加强对蒙古地方的管理,巩固北方边防,清政府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木兰围场。

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问题,在北京和木兰围场之间修建了21座宫殿,热河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从康熙五十二年到乾隆四十五年(1713到1780),随着避暑山庄的修建,周围的寺庙也相继建成。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清咸丰皇帝逃到避暑山庄避难。在这所房子里,他批准了几个不平等条约,如中俄北京条约。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辛酉政变”也起源于此。

随着清朝的衰落,避暑山庄日渐衰落。

扩展数据: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历时89年建成。

避暑山庄以古朴典雅的山村野趣为风格,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纳江北风光,成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皇宫。

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四个部分。整个度假村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3月4日1961,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