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是19世纪初与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生在苏塞克斯郡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的祖父是男爵,父亲属于代表工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他是国会议员,是保守派。

雪莱从小就很聪明。少年时就读于贵族子弟学校伊顿公学,1810进入牛津大学。他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广泛的兴趣,尤其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威廉·戈德温的著作《论政治正义》。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他反对压迫和奴役,反对宗教迷信,主张通过教育手段改造社会。1811年,他写了一篇哲学论文《无神论的必要性》,用逻辑推理证明上帝的存在,宣传无神论,因此被学校开除。看到他对父亲的愧疚,他不得不离开家,独自生活。

1865438+2002年2月至4月,我与新婚妻子哈里特前往都柏林,支持爱尔兰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发表了《致爱尔兰人民的信》和《人权宣言》,倡导民族独立、宗教解放、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从爱尔兰回来后,我继续写诗,批判暴政,宣传革命。

长诗《玛布女王》(1813)是雪莱早年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它描写了掌管人类命运的玛布女王带着少女艾安蒂的灵魂环游宇宙,纵览古今,评论世事,表达了诗人的社会历史观、政治观和哲学观。雪莱通过玛布女王的口谴责封建暴政和宗教迷信,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金钱关系,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他指出,“在它的幼年时期,人类的花朵被皇帝、牧师和政治家摧毁”。自由被践踏,智力被压制。在资本主义时代,商业兴起,贫富对立,黄金“统治着地球上的一切”,“人类的手艺和自然生产的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交易”;这个世界充满了饥饿、疾病和猝死。然而,在永恒的世界里,变化是自然的基本法则。随着人们理性的觉醒和智力的解放,“幸福的地球”将成为“人间天堂”。这首诗曾在英国民众中产生强烈影响,被后来的宪章派奉为“圣经”。

雪莱的批判态度和叛逆精神引起了统治阶级的嫉妒。1814年,雪莱与妻子离婚,娶了戈德温的女儿玛丽。英国反动当局利用婚姻事件对他进行诽谤,致使诗人愤然离开祖国,定居意大利。

著名长诗《伊斯兰起义》(1818)发表于诗人出国之前。它最初被命名为“莱昂和西斯纳”,副标题是“黄金城的革命”。长诗的开头是一则寓言,描写了海天中大蛇与苍鹰的激烈搏斗。双方都输了,苍鹰逃向天空。大蛇掉进了海里,被一个仙女救了出来。蛇与鹰的斗争象征着世间善与恶的斗争,是一首长诗的序曲,也是理解其主题的一把钥匙。

这首长诗的主要部分是一个虚构的“黄金城革命”,描述了伊斯兰黄金城,男女主人公莱昂和西斯纳的家乡。由于暴君的统治,过去的黄金果成了黑暗的人间地狱,人民受苦受难,生活被毁。莱昂和西斯纳也被逮捕和羞辱。于是,他们以宣传为武器,到处发表演说,用真理、正义、自由、善良的思想唤醒群众,瓦解敌人,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冲进皇宫,推翻暴君的专制统治。人们要求处死这个罪恶的暴君,但是里昂出于仁慈释放了他。不久,暴君卷土重来,进行反革命复辟。革命人民被杀,莱昂和西斯纳被绑在火上烧死。终于,轰隆一声,火光冲天,暴君倒地。莱昂和西斯娜在仙女的帮助下苏醒过来,乘着小船漫游在长河中。

长诗通过对黄金城革命的描写,再现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战斗精神。当时法国大革命面临挫折,封建势力疯狂复辟,反动的神圣联盟统治欧洲大陆。

在长诗《伊斯兰起义》中,雪莱热情肯定了法国人民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宣扬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乐观信念,这对欧洲人民革命是一个强大的鼓舞。然而,雪莱并不赞成法国大革命的暴力,正如他在序言中所坦承的那样:“在主张对人类精神状态进行重大改革以促进人类社会制度的时候,我绝不会恭维那些粗鲁的、恶意的情绪——这些情绪总是夹杂在极其有益的社会改革之中。诗歌里没有复仇、嫉妒和偏见的位置。唯有爱,作为统治精神世界的唯一法则,在诗歌中处处被歌颂。”这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弱点。

在意大利期间,雪莱关心英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同情和支持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人民的解放运动,并与诗人拜伦成为亲密的朋友,对创作怀有极大的热情。

著名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齐秦》(1819)、《希腊》(1821)和长诗《暴政的假面舞会》(1998年)。阿多尼(1821)和流行的短诗《西风颂》(1819)、《给云雀》(1820)和《给英国人的歌》(65438)。

诗剧《齐秦》是根据16世纪意大利的历史故事改编的。封建贵族齐秦伯爵是个“不可救药的魔鬼”。他一生都在从事“色欲熏心,杀人偿命”的活动,手段残忍,罪行累累。但由于教皇受贿,故意包庇纵容,使其屡屡逃脱惩罚。

齐秦不仅野蛮,而且无耻。他不仅在外作恶,还害了家里的亲人。他杀了儿子,强奸了女儿,还打了妻子。完全不道德。在她的女儿比阿特丽斯受到羞辱和蹂躏后,许多投诉都无效,无法忍受,所以她不得不与家人合谋,雇佣刺客杀死齐秦。事件发生后,法官宣判他们无罪,但教皇坚持要将他们处死。最后,贝尔泰利在母亲和哥哥的陪伴下,平静地走向刑场。

诗剧用现实主义的手法鞭挞贵族的放荡暴政和教皇的虚伪恶毒,表现了诗人反封建、反教会的立场。在对待暴力的态度上,雪莱的思想是矛盾的。他不仅客观地肯定了用暴力手段反抗恶势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主张以“仁慈和宽恕”待人,反对“以牙还牙,以牙还牙”,主张“用和平和爱来改变加害者的卑劣情操”。

1819 8月16日,英国曼彻斯特8万民众在圣彼得广场举行集会,要求改革议会制度,废除谷物法。反动当局派兵镇压,死伤400余人,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鲁大屠杀”。

雪莱在国外得知此事后,极为愤慨,写下了《暴政的假面游行》、《为英国人歌唱》等多首政治诗,抗议英国政府对人民的残酷镇压。诗人在长诗《暴政的假面舞会》中,用生动的语言尖锐地指出,“谋杀”、“欺骗”、“虚伪”等一群刽子手,正戴着“上帝、法律、国王”的面具,在暴政的领导下,在英格兰的土地上行进。他们耀武扬威,忘乎所以,而英国人民则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诗人最后号召英国人民为自由而战:

起来,像一只醒来的狮子,

你们中有太多的人无法被制服,

快点摆脱你的枷锁,

就像你睡着时粘在身上的露珠——

你人多;他们是少数。

在短诗《献给英格兰人的歌》中,诗人通过一首清晰流畅的诗告诉英国人民:你们辛勤劳作,耕耘土地,纺织织布,但你们创造的财富却被一群寄生虫占据。你锻造的钢铁武器到了暴君手里,反过来成为压制你的工具,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诗人喊道:

播种——但不要让暴君搜索;

寻找财富——不要让骗子下手;

织——不要给懒人织棉服;

铸造武器-保护自己。

雪莱是一位热情的政治诗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抒情歌手。他创作了许多风格清新、意境优美的抒情短诗,歌颂了自然、爱情、生活和理想,表现了他对光明、自由、幸福和美好的热烈追求,给人以积极的启发和艺术享受。

《西风颂》是雪莱著名的短抒情诗。诗人以豪迈奔放的激情,赞美了猛烈有力的西风。他赞美西风摧毁腐朽之势,扫除地上残破的枝叶;他赞美西风以磅礴的空气驱散天空中的浮云,召唤冰雹、暴雨和雷电,在夜晚为世人高唱科罗纳歌;他赞美西风唤醒沉睡的大海,掀起汹涌的波涛,摇动海底的花草树木;他称赞西风同时是毁灭者和保护者。西风到处播撒生命的种子,催发多彩春天的到来。

《西风颂》采用象征艺术手法,影响深远。雪莱对自然界西风的赞美,其实是对人类社会革命风暴的赞美。他赞扬猛烈有力的西风等革命运动摧毁了一切反动和邪恶势力。他称赞革命不仅无情地摧毁了黑暗的旧世界,还播下了新世界的种子。他表达了投身革命的强烈愿望,说要做革命的号角,做预言的小号,向人们传播革命思想,预言美好的未来。

在《致百灵鸟》这首短诗中,雪莱把诗人自己的灵魂注入了百灵鸟,一种“欢快的精神”:

你从地球上跳下来,

飞起来,飞起来,

像蓝色天空中的一团火

展开你的翅膀。

这只百灵鸟,在蔚蓝的天空中高高飞翔,高声歌唱,它鄙弃世间的污秽,厌恶空洞浮华的音调。它用真挚温暖的感情和优美质朴的歌声,诉说着内心的悲伤和爱,诉说着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孜孜不倦地向人类传播着同情、欢乐和希望。这是雪莱形象的自我写照,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境界、社会理想和艺术抱负。

抒情戏剧《希腊》是雪莱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重要作品。以1821年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苏丹马穆德统治的武装起义为背景。在诗剧中,诗人缅怀了希腊的辉煌历史,歌颂了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压迫、争取独立自由的革命斗争,揭露了英、奥、法、俄反动政府对希腊的险恶用心,预言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1822年7月8日,雪莱在海上航行时遭遇风暴,倾覆而死,时年29岁。马克思对雪莱的早逝深感遗憾,并热情赞扬他是真正的革命家和社会主义深水炸弹。恩格斯称雪莱为“天才先知”。

雪莱时代,欧洲正在经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神圣同盟的反动复辟。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贵族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则相当强大;早期工人运动兴起,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未诞生。

雪莱在短暂的一生中,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武器,反对暴政和宗教迷信,倡导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向往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大同世界。雪莱是时代潮流的先进代表,是诗歌领域的普罗米修斯。他通过诗歌创作,把革命的火种传播到被压迫的人民和被奴役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