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的读书方法

阅读是指获取他人准备的符号和文字,并对其进行识别、理解和分析的过程,有时还伴有朗读、欣赏和记忆。以下是我整理的古今名人的阅读方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韩愈“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

韩愈学习勤奋,持之以恒。金学杰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造词者必钩其玄机”。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把握真理的读书方法”。大意是,阅读时一定要记笔记;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笔记。读记录事实的史书,一定要写概要,掌握提纲;看汇编演讲稿的书,一定要勾掉精华,领会精神。写总结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这个事件和其他事件的复杂关系;在钩住本质的时候,一定要对那些言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真相的过程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韩愈还提出读书要“贪多而不捐多”(《学解》),“读书之苦不在多,顾名思义。病得够了,可以不学,但不能不学(《送别袁十八和》)。他要求知识渊博,学以致用。韩愈提出读书既要“入迷”,又要“不入迷”。在回答李益的书时,他先后用了“范”字。第一个“迷恋”是形容自己对读书的迷恋;“如果你忘记了,如果你离开了,如果你思考了,如果你着迷了。”有了这种迷恋,我们才能钻得更深,但一定要防止自己迷失。于是提出第二个“玄机”:“行靠仁义之道,游靠诗书之源。它的途径和来源没有什么神秘,它只会是我的身体。”这是韩愈多年读书的心得,恰如其分地指出,读书必须从着迷走向不着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摆脱书生气的束缚。

陶渊明的“知”读法

陶渊明一生非常重视读书学习,经常在诗中透露:“奇篇共鉴,疑篇共析。”(《徙》)而在《五六先生传》中,他说:“恬静恬静,不羡李蓉。我爱读书,不想知道太多,每当我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我就忘了开心地吃饭...我经常以写文章自娱,可见我的野心。不计得失,终成眷属。”这是陶渊明为后人总结的“知读书法”,也有人称之为“不求甚解之法”。其实他追求的是阅读和理解,重在理解书中的深层意图,而不是捡个别的词。元代叶莉指出:“不求甚解者,谓自满忘言,而不为章句老朽。”邓拓也指出:“本来我说我不想看懂这本书,也不是真的想看。而是主张放下困难的地方,不要执着。也许看完上下文,你就明白难的部分了;如果还是不明白,那就要等以后解释了。”(《燕山夜话·不要声张的秘密》)而陶氏说“你每知道一件事,就会欣然忘食”,说明你可以不止一次地知道它。

诸葛亮的“观其纲”读书法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已成为我国人民智慧的象征,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之所以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与他勤奋的学习精神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魏略》曰:“诸葛亮在荆州,与、、孟同行。他们三人在工作中驾轻就熟,但只有梁一个人能看清大局。每天早晚双膝跪地,心平气和地尖叫。那三个人说:‘你的三个官员可以去刺史那里守郡。’那三个人问他要去哪里,笑而不语。”后来,诸葛亮做了蜀汉的宰相,而石广元真的只担任了一个长官一类的中间职务。这里的“概述”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即概括精神实质和要点的阅读方法。大致意思是战略指挥。古人曾注:“略,即给其纲。“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书,都有它的精髓。如果抓住了,深入研究了,就能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主要精神,使所学知识扎实深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的“师事”

朱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把“师事,学于无知”和“学于事实,行于实践”作为读书的基本原则,并总结出一系列著名的读书方法,被他的学生等人概括为“朱读书法”。它的“精髓”是:

(1)循序渐进。他主张如果有两本书,那就“通一本书再通一本书”;同一本书,“其篇、章、条、句,首尾亦有条不乱。”他要求量力而行,打好基础,逐步深入。

⑵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朱认为,阅读要从反复阅读入手,学与思相结合,力求理解透彻,理解透彻,牢牢记住和掌握。“阅读时,你需要把每一个字都读得响亮而清晰。古人云,‘读一千遍,便知其意’。当你熟读的时候,你不需要解释,但你会知道你的意思。”思考的过程是从怀疑到怀疑,从怀疑到解决。在他看来,读书是从“未知与疑惑”开始的,读书要有“一步一步的疑惑”,然后“疑惑会逐渐解开”,最后“一切都会明白”。

(3)虚心游泳。朱认为,读书要有开放的心态。他说:“读书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诚心虚心,反复细玩,以为有用。”

(4)观察自己。朱认为,读书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推论,要“读其书,亲身体验”,但不可自以为是。

。5]抓紧用力。朱认为,我们应该抓紧读书,并愿意努力工作。“学习要雷厉风行,游手好闲也没用。”。

[6]带着尊重和雄心生活。朱认为读书应该有一种纯洁专一的心境和坚定远大的志向。尊重就是专一“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尊重自己,但当你应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尊重自己;读书时,尊重读书。”同时他指出,学习是先有决心,目的不明,没有学习的思想。所谓“不确定的时候怎么学习。”

孟子的“自得”阅读法

孟子关于读书方法的论述是中国早期形成的系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它和孔子的阅读方法一样,对中国的阅读史产生了深远而有益的影响。他的阅读方法论的精髓是:

(1)自我满足。孟子认为读书学习必须靠自己去精研。他说:“如果你寻求,你就会得到,但如果你放弃,你就会失去。求则得其利,从则我”(《孟子·尽心上》),“道若自然,何以知之?”人生病了就不想听了。子归而求之,多有师。”(《孟子·告子上》)他进一步发展说:“君子当学道而欲自得。自满则安,安则有深资,深资则取其源。因此,君子要沾沾自喜”(孟子·离娄)。也就是说,教师还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使他们“自我满足”,即依靠自己的求知欲,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知识。

(2)专注力和毅力。孟子说:“学无它法,只求他放心。”(《孟子·高子上》)旨在反对三心二意的读书态度。他以邱毅教棋为例,强调“不专心则不行”(《孟子·高子上》)的道理,指出一个人的学习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往往不是他的“聪明”(不是聪明),而是他不能专心的结果。孟子也指出,定力必须恒。他用挖井的比喻说:“有事业就可以挖井。掘井九次,不如一口泉,但仍是弃井”(《孟子》),可见不坚持读书,终将失败。

(3) PCG落后。即步步孟子曰:“流水也物,无盈科不可也。”(《孟子·尽心上》)并说:“原泉匪徒,日夜不弃,落后无处不在。”孟子以水比喻学习,可见循序渐进积累知识的重要性。

(4)重新考虑和怀疑。孟子认为,只有依靠“心之官”的思维,才能理解客观事物。看而不思,等于听而不闻。他说:“耳目之官不思之,而盖于事。东西交了,只会吸引它。”心官以为,不思则已。“其实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要通过思考获得事物的真正内涵(本质)。孟子还提出了“以疑读书”的思想,强调“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5)违背自己的意愿。这是理解作品的一种方式。孟子曰:“故诗人不以言害言,不以言害志;违背你的意愿是你的责任。”(《孟子·万章上》)对这种方法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清人的解释。如吴起在《六朝诗选结论的由来》一文中认为,“以古人之意反其意”,即“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意,以诗评诗”,即要以实际作品来论述作品,分析推断作者的思想。另一种是汉代以来大多数人的解释。认为《以意逆志》中的“意”是指读者的“意”(思想、知识、经验等。).比如对《孟子》的注释解释为“以我意反诗人之志”,朱对《四书》的注释解释为“以我意反作者之志”,朱自清对《诗论》的注释解释为“以我意推作者之志”。

(6)知人论世。理解作品的另一种方式。孟子认为,要正确理解作品,还必须认识人,讨论世界。他强调:“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赞美他的诗,读他的书。”它基于它的世界。”(《孟子·万章上》)要想真正理解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个人道德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

(7)详细谈谈回归契约。孟子曰:“博学而精,则以反讽而约之。”。(《孟子·离娄》)这里的“详释”,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仔细研读和详细解释,即所谓“读厚书”;这里的“谈论”是指对阅读内容的简明扼要的概括。细说复约,就是你必须先深入细致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直到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孟子读书方法的基本精神是:

(1)“求正道,得生命”。也就是说,读书学习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要根据规律来确定正确的读书方法。

(2)进行观察研究。即要了解学习过程本身,这样才能“知道”,即把握学习规律,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之符合规律。如果你“行而不思,学而不思,活而不知道”,你将成为一个平庸的学者。

孔子的“乐学”阅读法

(1)求知欲强。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事实上,这一论述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好学心理和乐于学习的习惯的重要性。

(2)从博归来。这是一种从博学到精研的读书方法。子曰:“君子博学于文,以礼许之,亦可得福。”他后期研究总结出的“学、问、思、辨、行”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孔子“从博还约”的读书原则和方法。

(3)边学边学。子曰:“不时之学。”有两种相互关联的重要方法。一个是读书的时候要“学”。然后就是“时间习惯”。孔子提倡读书要有读书的目的和方法,反对“为读书而读书”,拘泥于章句。

(4)学思结合。孔子说:“佛教能做什么?沃斯是怎么拿到的?”他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学习和思考不能偏废,应该并重。

⑸学做结合。人们一般着眼于最终目的,把“学做结合”理解为“学以致用”。实际上,它还包含着“以做促学”、“以做助学”、“做即学”等相关内涵。

[6]向老朋友学习新事物。孔子认为旧知识和新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旧知识和新知识相联系的过程。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

曾经言而无信。意思是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重要的是理解作品的初衷,明确作品本身的思想,而不是主观发挥,重视它。

保持沉默并知道这一点。沉默是“冥想”;知识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我来说默默的知道它是什么?”我是说,偷偷的想,偷偷的记…都阻止不了我!这种读书方法也叫“静心”。

9.保持一致。孔子不仅提倡多学习,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而且强调要把所学的东西进行整合统一,并使之变成可以付诸实践的理论,成为行动的指南。他一再强调“付出始终如一”,“我的方式始终如一”。⑽举一反三。子曰:“取一角,不以三角转之,则永不见。”还有“知类”,也就是“举一反三”。孔子的读书方法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其基本精神是:读书与做学问相统一,读书与做学问的原理与实践相统一,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读书与非读书学习相统一。

苏东坡“四面受敌”的读书方法

“四面受敌”是抓住一个中心,只集中力量解决一个问题的阅读方法。发明者是宋代著名作家苏轼。

他认为,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到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是“四面受敌”,而“人不可能有全部的精力,却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学者一次做一个意向。“这就是说,在浩如烟海的知识中,每次学习都只求一点点,所以后人也称之为“求法”或“主攻法”,因为它只围绕一个中心,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很容易集中精力,深入渗透,彻底突破一个“敌人”。像打仗一样,把敌人打成一个个零件,一个个击破,一次突破一个个“敌人”。这种阅读方法是抓住主要矛盾,从战略上考虑问题。据史书记载,具体方法是:“尝苏文忠(苏轼谥号)曰:‘能学公乎?’岳:‘对,我尝过《汉书》,从头到尾都有涉及,比如治国、民本、地理、官制、兵法、财政贷款等等。不要等着数数,但一切都很好。“这种阅读方法是定向阅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会有好处。

李大钊的“串钱”阅读法

李大钊是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对如何读书有过生动的比喻。据说读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搜章摘抄句子,认真读,研究每一段甚至每一个字,有的老师还写过上万字的研究论文。它的缺点是见树不见林,捡了芝麻绿豆却丢了西瓜,却忽略了书中的主旨和思想。另一种是只看主旨,不寻求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这种人能抓住书中主要的东西,吸收、充实、提高自己,但不做搜章、搜句的工作。前者就像有一屋子的散钱,却缺少一根绑钱的绳子。后一种人,恰恰相反,只有一根绳子,缺少绑线。李大钊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两者统一,既要研究个别重点章节和短语,又要善于理解主要观点和立场,即钱越多越好,彩绳,两者缺一不可。

毛泽东的“三读四性情”和“无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一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硕果累累。最引人注目的读书方法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紧密相连,“三时四温”读书和“不动笔墨不读书”其中,“三时四温”读书是基于他一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不仅年轻时熟读《史记》、《汉书》等著名古籍,老年时也不断重温。即使到了晚年,他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自己喜爱的同一本历史书,而且经常不断地读,而且有看完一遍就在封面上画圈的习惯。至于“无笔墨不读书”,则是毛泽东“师从老师徐特立,自青年时代起,终生坚持读书习惯”。少年读书时就有“多读书”的习惯,即“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多提问”(龚育之《毛泽东读书生活》)。其中“多写”就是多做读书笔记。看他的读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形式:(1)摘抄。早年读书的时候,上课听课写“讲义”,下课自学写“读书笔记”,整篇文章选抄,摘抄,积了好几筐。延安时期,毛泽东读了艾思奇的《哲学与人生》后,在书中记录了约3000字的论点。(2)阅卷。每读一本书,就在重要的地方画圈、杠、点等符号。早年读过德国人鲍尔写的,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整本书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刷子标上了圆圈、杠、圆点、单杠、双杠、三角形、叉等符号。《* * *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列宁辩证法笔记》、《斯大林选集》等延安时期读过的书,很多段落和章节都被圈起来,划了十字。(3)注释。《伦理学原理》这本书总共有65,438+万字,但他在页边空白处和字里行间用工整的小字写的批语却有65,438+0,265,438+0,000多字。毛泽东对延安时期读过的两个版本的《辩证唯物主义教程》写了13000字的评语。既有赞同的评论,也有一些观点联系实际的延伸和发展。(4)阅读日记。1937年,毛泽东读了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他反复阅读,开始写中断多年的阅读日记。开头他写道:“我已经二十年没写过日记了。我今天要重新开始,为了督促自己学习一点知识。”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65438+10月17,昨天看了第一篇《唯物辩证法》,1-385页。今天开始看第二篇,作为科学的唯物史观,387-416页。“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认真记录阅读进度。(5)纠正错误。书中引用不当的不正确观点或材料,往往以笔记的形式进行更正。比如《新唐书·徐有功传》说“人生如厨房,如何珍惜?”毛泽东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指出在历史上,仁人志士“死而无憾,这并不伟大!在《辩证唯物主义教程》的评注中,毛泽东用简短的话指出了它的不准确之处,如“这种情况不清楚”等等。

鲁迅的“苦读”法

鲁迅一生博览群书。除了政治理论和文学作品,他还涉猎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物考古、美学甚至佛教方面的书籍。他的阅读方法的要点是:

(1).“热爱读书的年轻人可以看看本职以外的书,也就是课外书,不要只抱着书本上课。.....我写完了作业,有闲暇时间,所以我可以看各种各样的书,哪怕和我的行业无关。比如你学理科就看文学书,学文学就看理科书...这样,你才能对别人和其他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读书杂谈》)并提倡“博采众长”,而不是着眼于一个人的作品,“必须采许多像蜜一样的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如果在一个地方咬人,收入会很有限,很枯燥。”(向闫立明)提倡闲暇时“随便浏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同时也要注意阅读负面的东西,“和自己观点明显对立的书,过时的书”也要加倍阅读。“翻过来,多翻过来,就有比较了。比较是治疗欺骗的良方。”(“翻转过来”)

(2)认真看。难懂的就去读,坚持读下去,直到看懂为止。“学习外语一定不能天天放下。仅仅记住新单词和语法是不够的。要认真看。比如一本书很难读,一边翻生词,一边背语法。看完了自然是看不懂,就放下看别的。过了几个月或者半年,看之前的肯定比第一次知道的多。”(《致白草》)遇到暂时不懂的东西,要跳过阅读,通过联系上面甚至全文来“苦读”,直到看懂为止。“如果你心存疑虑,只看那个地方,无论花多长时间,你都不会明白。所以跳过去继续前进,这样连前面的地方都明白了。”鲁迅翻译书籍时,与工具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收藏了大量种类齐全的外国工具书。

(3)专业化。鲁迅主张以“广泛阅读”为基础,“然后选择进入自己所爱好的一门或几门专门学科”。深入研究。否则就成了“杂耍”。书虽多,却一事无成。他编著的《中国小说简史》、《古代小说》、《唐宋传奇》、《旧事笔记》,堪称专业阅读的典范。

(4)现场阅读。鲁迅提倡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观察和实践。他指出:“读死书害己,张嘴害人”(《读几本书》)。他说:“只读书是有坏处的,所以我们必须接触社会,让我们读的书活起来。”你应该“自己思考,自己观察。如果你只看书,你会变成一个书柜,即使你觉得它很有趣,但那种兴趣其实在逐渐硬化和消亡”(读杂谈)。并倡导“关注世界”(海上通信)。“用自己的眼睛去读这本活在世界上的书”(读杂谈)。

(5)阅读。鲁迅不仅读《文选》,还读作者的传记和专集,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地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他说:“我一直认为,如果你要一篇论文,最好能兼顾整篇文章,以及作者的整个人和他的社会状态。这个比较有定论。”(7)“要看文学作品,先看几个名家的作品选,从中你觉得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再看作者的画册,再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细节,只要读一两篇这个人的传记,你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吴晗的“挑卡”阅读法

吴晗认为:“年轻人要有志向,要写书,没有勤奋的目标是不会有所成就的。”阅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搜章搜句”,读起来很仔细,但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像一屋子的钱却缺了一串钱;一种是“看大意而不求甚详”,缺少找章节找句子的细致工作,就像有绳子没钱串一样。正确的做法是“两者统一”,让“广度和深度”有机结合。于是他想“多读书,好好学习,但要善于读书”(谈读书)。他看书,喜欢做笔记。每当你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你就把它抄在你的笔记本上。后来记得多了,渐渐发现这种方法有问题,主要是各种资料都抄在本子上,不清楚,很乱。下次想用某个材料的时候,在厚厚的笔记本里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吴晗于是用卡片记录信息。所以我身边总是有一叠卡片。读书看报的时候,每当遇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抄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件事和一段话,记录出处。久而久之,卡多了,就按内容保管。他亲自整理了上万张卡片,像银行储蓄卡一样,储存了大量信息,需要时随时取用。他有三种方法制作卡片。一种是记录书刊的名称和页码,以备参考。二是记录内容总结;三是抄原著。当他想研究一个问题时,他就把关于问题的卡片拿出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到问题,进行讨论。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历史上很多人说曹操不好,而唐太宗却说曹操好。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公正的评价曹操?这个要看你收藏了很久的卡了。这样结合了很多家的长处,就会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华的“厚度”阅读法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先生主张读书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即读书要脚踏实地,每一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溯源。就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因为内容很多而变得“厚”了,是“由薄到厚”。比这一步更重要的是第二步:学会分析、总结、把握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样,仔细分析之后,你会觉得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也就是“由粗到细”。读书,只有学会“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阅读法

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1922-)在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原理,为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二年,他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认为,学习方法无非是“渗透式”阅读和“循序渐进”的常规阅读。他认为知识是相互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要与此相适应。当你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钻研一门学科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延伸到相邻的知识领域,必然会有不一样的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中,如果你把不熟悉的新知识链中的一个环节连接起来,很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新发现。所以只要时间精力允许,相关专业的书他都会看,暂时看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可能来自半沟通。他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有些东西你不太懂,但是看了几遍之后,你会不自觉的吸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于前沿科学,这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学习方法之一。”还建议人们“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去图书馆”,翻翻杂志。读多了,他们就能掌握你的渗透式学习方法,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举一反三。

爱因斯坦的“忘书”法

爱因斯坦读书时经常有意识地忘记一些东西。他从小就对物理着迷。他成为物理学家后,有人问他不锈钢的成分。他建议:“查一下冶金手册。”有人问爱因斯坦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说:“真的很抱歉,我记不起来了。当然可以查铁路交通。”显然,爱因斯坦曾经浏览过冶金手册、铁路交通之类的书籍,却不记得最基本的数据。爱因斯坦解释说:“我从来不记得我已经在字典里有什么。”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是:在他所读的书中找出能引导他走向深处的东西,扔掉一切会让他的头脑超负荷、使他偏离要点的东西。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从粗中取精,抓住要点,吸收有用的核心东西。对于一般材料,只记住“门牌号”,知道从哪里找什么材料,不再背诵,用书本分担一部分记忆任务,重点记住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他曾经看过一本几何课本,马上就把书中的要点讲清楚了。有人问他怎么看这本书,他说:“抓住书的血肉,丢掉书的皮毛。”

黑格尔的分类阅读法摘录

黑格尔喜欢读严肃的书,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把自己读过的东西详细摘录在一张活页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数学、心理学、历史、神学、哲学进行分类。每个类别都严格按照字母顺序排列。所有的摘录都放在一个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无论你需要提取什么样的信息,都可以立即找到。这些文件夹伴随了哲学家一生。黑格尔的阅读方法是相当有益的。很多人看书的时候,留下一本书,一摞书,这就乱了。有的人抄笔记、卡片,堆着不管,没有系统。一旦你想查阅一本书或者某个资料,时间长了就找不到了,但是黑格尔把它写在活页纸上,系统地整理了一下,方便查阅。这个好习惯对阅读大有裨益。

苏霍姆林斯基的“围绕问题”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学院传播学院成员。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科学研究,为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作品有《把心灵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他总是带着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去研究,孜孜不倦地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各种教育方法的专著中提取“精华内容”,然后编辑成专题研究笔记,分门别类地撰写论文。他的著作被誉为“学校的百科全书”。他说:“面对浩如烟海的书刊,我们应该非常严格、仔细地选择我们所阅读的书刊。善于限定阅读范围,排除那些可能破坏学习体系的书刊。“围绕问题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选书方式,读专题,加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