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九通》、《武氏年谱》两个版本在历史上分别指的是什么书?

1,司马光《资治通鉴》。

《子同治鉴》(常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以时间和事件为主,始于周威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五代以后的周世宗咸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了16朝和1362年的历史。

《资同治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正史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朱《资治通鉴》

南宋朱所作。五十九卷,序一卷。根据司马光的《子简》、李、郭的《补》、及其门生赵世元的记载,这部《儒林外史》以讲授、简化内容、编撰成纲而著称。纲为小结,仿《春秋》;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叙述和摹仿《左传》的目的是用《春秋》的笔法“辨名辨规”。

《子简》中的《三国志》是以《魏年表》为基础的,朱为宣扬正统,将其改为《蜀汉年表》。后来尹启新等人阐述了这本书的意义,清朝康熙皇帝更进一步“御批”,使之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进一步思想工具。

3.清朝乾隆年间,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学通考》、《清文学通考》六部书,统称为前代所撰的“三通”(文学通考、通典、通志)。

1935,与清续文献通考合称为“十通”。其中,马端临的《文学通考》最有价值。《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法律法规体系的演变和发展。指的是记载历代法规的十种政治书籍。它是以大量原始文献和史料为基础,对历史或一代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的一类中国古代图书,主要是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有关历代法律法规及其演变的相关资料。

4、高庆·石齐的《左传》,第53卷。

宋元书《资治通鉴》,42卷。

陈邦展《明代宋史年谱》26卷。

陈明邦展的《元朝年谱》,四卷。

清顾应台《明朝年谱》,八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