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镇经济
强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位居全县第二,历史上是鲁东南三大名镇之一。八路军115师旧址和山东省政府旧址就在这里。全镇获得的荣誉称号主要有:山东省新农村小城镇、山东省平安文明镇、临沂市首批小康镇、临沂市模范乡政府、临沂市乡镇企业明星镇、临沂市个体私营经济明星镇、临沂市文明镇示范点、临沂市科普文明镇。2000年2月,被列为山东省中心镇。
一次产业
50年代初,粮食平均亩产113公斤,总产量904万公斤。1978年平均亩产315公斤,总产2520万公斤。
1990以来,该镇以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为契机,实施大店西大湖平原2万亩“吨粮田”发展规划。三期综合开发后,* * *开发土地面积2500公顷,标准石渠65000米,修建桥梁、涵洞、闸门582座,地下管线12000米。通过路旁种植654.38+0.5万株树木,全吨粮田开发区达到了“田为方、树为行、路如带、渠如网、旱可浇、涝可排”的标准,获得了丰收。2000年粮食亩产突破400公斤,总产量达到3654.38+0.5万吨。
在黄淮海平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同时,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果园400公顷,水果产量1.6万吨。全镇共有温室大棚1.2万个,小拱棚1.3万个,主要种植草莓、杂果、蔬菜、黄瓜、西红柿、萝卜、芹菜等果蔬10余种。每年向市场供应蔬菜1120吨,每亩产值6000元。草莓是该镇培育的特色经济产业。1998注册了“大星”牌草莓专用商标,同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0年草莓种植面积1333公顷,亩产5000公斤。
该镇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山区种植松、桧、柏22万株,平原林网和“四面”种植36万株,既绿化了环境,又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截至2000年底,全镇农业总产值3亿元,其中种植业6543.8+0.9亿元,林业4200万元,畜牧业6800万元。
二次产业
新中国成立前,只有榨油、酿酒、编织、土陶加工等零星的私人手工业。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手工业作坊都关门了。1958年开始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建立了农具厂、综合厂、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等小型企业。大店镇企业办成立于1975,大店镇建筑队成立,员工140人,产值48万元,利税5万元。临沂第一家磨具厂建在新村。1978年,镇办企业总产值1.86亿元,村办企业总产值51万元。1978后,莒南砂轮总厂、蓝帆厂、针织厂等企业相继成立,6个村建起了粘土或煤渣砖窑。65438年至0985年经济体制改革期间,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形成了镇、村、联户、个人等多种形式的办企业。当年乡办企业总产值465438+80万元,村办企业总产值287万元。
90年代后,该镇确定了“农业兴镇、工业强镇、商贸科教兴镇”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强化主体(镇企业)、强化两翼(磨料企业、高效特色农业)、培育一点(培育个体私营经济增长点)、搞活全局(镇经济)”的具体工作措施。重点培育以莒南砂轮总厂为磨具的龙头企业。先后投资2400多万元,引进了具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陶瓷磨具生产线和磨料生产线,开发了陶瓷和树脂两大系列磨料产品。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自营出口权的国家中型(二)企业,带动了全镇磨具行业的快速发展。该镇主要形成了磨具、化工、辅料、印刷、包装、针织等产业。2000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582家,从业人员654.38+0.45万人,产品品种654.38+0.30多种。固定资产原值466.5438+0.00亿元,工业总产值654.38+0.36亿元,利税0.67亿元。著名产品有“大鹏”、“崂山”牌砂轮,油石荣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陶瓷系列产品生产技术”被列为省级星火项目。
服务行业
建国前,由于镇上的庄户是富户之家,商号众多,大店庄户开办的民族商业有280多家,主要有药店、油坊、杂货铺等。新中国成立之初,区政府发动群众入股,成立了大连联村供销合作社,集体商业日益壮大。1953期间,私营企业被改造成社会主义。1955年春,合作化运动达到高潮,大部分私营企业被纳入合作化轨道。1978之后,个体私营商业、餐饮、服务业日益繁荣。截止1986年底,国有网点33个,集体网点73个,个体网点560个。20世纪9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大部分国有集体商业服务网点实行集体承包或个体承包。镇政府先后出台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建立了集镇集贸市场和农工商批发市场。全镇共有商业街65438条,草莓批发市场6个,个体私营园区22个。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个体工商户3566户,私营企业499户,个体运输户106户,其中客运户45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5700人。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3亿元,产值654.38+5300万元,利税2530万元。被临沂市命名为“民营经济明星乡镇”,获得莒南县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等奖。
特色产业大店镇是中国重要的磨具生产基地,可生产陶瓷、树脂、金刚石三大系列近2000个品种的磨具,被誉为“中国磨具第一镇”。2000年,全镇共有磨具及其配套企业316家,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磨具总产值达9.7亿元,利税380多万元,出口创汇11万美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陶瓷磨料生产技术”、“陶瓷磨料燃煤节能推窑”等6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临沂市星火奖。其中“3000吨陶瓷磨料生产线”、“3000吨碳化硅、氧化铝磨料生产线”、“金刚石超硬磨料生产线”分别具有80年代末的先进技术水平。山东大典磨料磨具集团公司有成员企业146家,年产各种磨料6万吨,磨具5.2万吨。集团的“大鹏”牌和“巨坤”牌系列磨料产品已成为主导东南亚磨料市场的王牌产品,产量和出口量连续10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集团的核心企业——莒南砂轮总厂是目前中国第六大陶瓷磨料生产企业。
大店镇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泡沫碱生产基地。全镇生产泡沫碱的企业有21家,全国日产20吨以上的“全气体间歇燃烧熔化炉”有30多台,年产固体泡沫碱近20万吨,液体泡沫碱5万吨,年产值654.38+0.4亿元,上缴国家税收654.38+0.3万余元。
大店镇是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基地,栽培管理技术最先进。浔河周边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塑料大棚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333公顷,全部采用“草莓大面积高产优质保护地推广栽培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统一栽培从美国、日本引进的高产优质品种“大杏”、“大丰香”,平均亩产5000多斤,平均每亩产值6000多元。2000年,全镇从事草莓种植的有51个村,草莓种植专业户近7000户,总产值近8000万元,农林特产税近300万元。该镇草莓生产形成了农民连接基地、基地连接市场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草莓畅销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数十个大中城市。全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大星”牌草莓专用商标,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唯一“绿色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