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漓江大坝的中部。你平时关注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信息吗?你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了解多少?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历史沿革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65438+3世纪末)。丽江穆氏先民将统治中心从白沙古镇迁至狮子山,开始建造房屋和城市,史称“大叶场”[2]。古城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丽江的世袭统治者姓穆,所以建城必然像木字框起来的“困”字。丽江古城纳西族的名字叫“宫本支”,“宫本支”是粮仓,“支”是集市。丽江古城曾经是粮仓的聚集地。[1]

南宋宝佑元年(1253),蒙古军队南下,穆氏始祖阿宗阿良与之相遇。阿宗阿良在元世祖加入忽必烈,并在此驻扎军队。

元十三年(1276),察汗张观改为漓江路军民总局。

元十四年(1277),改官督民为同安州,治州为大研古城。同年,漓江路改为安州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同安知府阿甲阿德投降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德被朱元璋赐姓穆,为世袭知府。

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慕德在狮子山脚下修建了“丽江军民厅”。游遍云南的阿明时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云南之行日记中把丽江城描述为“一个由私人住宅和一排排瓦房组成的社区”。明朝末年,古城有1000多居民,城镇建设规模相当大。

清雍正二年(1724),丽江第一任官知府杨弼上任后,新建官知府衙门、营房、教授部、训导部等。在古城东北的锦鸿山脚下,并在这些官式建筑周围修建了城墙。[2]

65438年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丽江撤地设市,丽江古城行政区划隶属丽江古城。[3]

2065438+2002年6月24日至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了调整丽江古城微小边界和缓冲区的建议,将丽江古城的面积从3.8平方公里调整为7.279平方公里。[4]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地理环境、位置和边界。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丽江古城,丽江大坝中部,云贵高原上,中心在26?52?50.43?,东经100?13?27.70?全市面积7.279平方公里。[10]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气候特征丽江古城的气候受南亚高原风的影响,垂直分布明显,干湿季节分明,气温变化不大。虽然地处高原,终年可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属于西南季风气候。

丽江古城所在的丽江坝,年日照时间2530小时,光能充足。全年太阳辐射为每平方厘米146.5千卡,为云南省最高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