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1,结合节气:一年的二十四节气,然后根据自己天气变化的一些经验,再总结出一定的天气变化规律。比如:“疙瘩云会死人”“日出不出门,日落千里”等等,还有一些谚语类似于天气预报。
2.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风与北风”记载了人们看天气的经历。“北风是凉爽的,雨雪是湿润的...北风潮湿,雨雪多雨……”里面提到的“滋润”就像滚滚雨雪。而“嚯”是对风病的描述;“飞”正在下雨下雪。这首诗的意思是“寒冷的北风吹来,风很大,带来了暴雨和大雪。”
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在汉代,人们开始尝试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天气。如元末明初楼元里在《田吴佳行》一书中说:“质量好的弦,如果干干净净,突然自动变松变宽,是因为琴床湿了;这种现象预示着将会下雨。”
2.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位天文学家,名叫张衡。他曾经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速计——“翔凤铜鸟”。这种方法如下:在开阔的地面上,竖起一根50英尺高的杆子;在杆子上,安装一只可以灵活转动的铜鸟;然后,可以根据青铜鸟的旋转方向来确定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