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罐头食品发展简史

(1949~1976)

1949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标准军粮。解放后,抗美援朝期间发展供应军用食品。受当时条件限制,开发的品种少,口味单一,不耐储藏,容易变质。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与营养研究所,1953研究过熟米饭和方便面:供应副食品罐头:1958总后勤部与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联合研制压缩甜咸饼干、杂粮饼干、压缩蚕豆饼、玉米饼。

在援越抗美期间,开发了701和702压缩干粮。

这个阶段的主要成果是701和702压缩干粮。因为是干制品,所以采用铁桶、嵌盖、充氮、锡焊。罐头食品主要是罐装硬罐头食品。(1976~1982)

从1976到1982,我军研制出一种由三种主食(761压缩干粮、脱水面条、脱水米饭)和三种副食(午餐肉罐头、什锦肉炒肉罐头、酱肉丁罐头)组成的新型食品,并将此命名为第一代野战食品。

这一阶段研究的主要特点:军粮开始考虑主副食结合,但没有形成正餐。脱水大米和面条因为技术问题没有装备部队。现阶段封装没有大的突破,1阶段的封装材料基本都介绍完了。(1983~1994)

从1983到1986,我军开始研制第二代野战食品。它由普通的个人食物、普通的集体食物、边防巡逻食物和坦克兵食物组成。由于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最终没有研制出设备。

八十六年后,我院研制出高原部队边防巡逻专用食品(861单兵口粮)、侦察兵食品、陆琴系列野战食品、90压缩干粮、94脱水大米、军用蔬菜罐头。其中分别应用了脱水大米、陆琴系列野战食品和90种压缩干粮。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餐食、日食、个体食、集体食;在营养学上,提出了热量指数和营养比指数;同时,海军和空军还开发了远航食品、救生食品和机载食品。在这一阶段,软包装材料用于罐装包装,具有阻隔性能的多层复合材料用于储存干燥产品,如脱水大米。由于软罐头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封口处污染、破损率高等问题,在品种的选择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995~)

我军开展了以主食、副食、汤和饮料三大系列为基础的高能野战食品、渡海登陆食品、高原山地野战食品和新一代野战食品的研究。

首次在高能野战食品中使用功能性物质,首次在跨海野战食品中使用自热装置。直条营养方便面实现了40年来的突破,可以冷水复水,热水复水,水煮复水。前不久,主食系列、副食系列、汤和饮料系列、米粥罐头4个项目通过了总后勤部军需部通过的技术鉴定,一批高水平产品亮相。这些项目在相应的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军自热器的研制有了很大突破,加热效率已达到美军90年代的技术水平。

这一阶段的特点:开展了高热量密度、模块化、功能性野战食品的研究;开展了自热式野战食品的研究;先研究基础品种,再把系列、餐谱、热食结合起来,提高我军野战食品综合保障能力。这一阶段正在进行,将于2004年左右完成。现阶段,在包装技术方面,软罐头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提高,并作为基础品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野外食品;尝试了一批铝塑罐,但在高原使用时遇到了物理罐体膨胀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部队的使用。易开易拉罐进入军用食品,解决了长期以来“罐头吃起来很好吃,但不好开”的问题;一些复合包装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军用食品中,如自热罐中使用的保温材料,脱水米饭和面条中使用的复水盒,以及一些餐具。为了满足漂浮和空投的需要,使用了玻璃棉和发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