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的历史演变
解放前夕,除鞍钢外,全国几个大城市只有十几个燃煤炉,技术设备落后,没有专门的热工技术人员。解放后,我们全面学习和引进苏联的先进技术,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实践和创新。
1951年,上海钢铁局工程部开始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连续薄板加热炉,燃烧发生炉煤气,运行正常。
1952,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了一台烧发生炉煤气的630轧钢加热炉。
1957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鞍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斜底无缝钢管加热炉。50年代的加热炉以烧煤为主,所以在人工烧煤方式上创造了一套经验,煤层薄,加煤频繁,加煤少。在燃煤机械化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如抛煤机、煤粉燃烧器、往复炉排、链条给煤机等。,比人工给煤领先一步,对提高煤粉加热的热管理有一定作用。
20世纪60年代,由于石油产量的增加,加热炉的热焦点开始转移到燃料设备和炉型的研究上。
70年代后期,加热炉热工围绕节约能源和提高炉子热效率的方向发展。主要成果如下:1,燃烧设备的改进;2.换热器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3.耐火纤维衬里;4、底部水管保温包扎;5.提高设计能力和操作水平;6.制定了节能规范。